哪一种普洱茶好喝(乌龙茶最好喝的是哪种)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4-20 19:16:27
先讨论一个问题:普洱茶是否比其他茶更耐泡?
我们知道,普洱茶有一个优于其他茶叶的特性,就是耐泡性。
原因很好理解。云南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其所含物质远多于其他茶叶,自然也比其他茶叶更耐泡。
有茶友对此有疑问:我也用大杯泡普洱茶和绿茶。为什么,普洱茶三杯之后就无味了,绿茶却能做成四五杯?
我是这样解释的:茶的耐泡沫性不是这样测试的。在水温、茶具、茶叶配比不变的前提下,用固定的浸泡时间来检验茶叶的冲泡次数,看似科学,实则不合理。这是因为同时,不同茶叶所含的物质在热水中沉淀的速度不同,茶汤的浓度也不同。太浓或太淡都不合胃口。防泡茶的意义是什么?
比如绿茶可能同时刚好适口,但是普洱茶太浓了,这样测试的耐泡性没有意义!相对合理的方式是:两种茶的浸泡时间由冲泡者控制,看得出每种茶都适合饮用。这样可以测试一下,哪种茶冲泡次数多,哪种耐泡。不考虑茶叶的种类和形状(散茶、压制茶或针状茶、片形茶、碧螺春茶、铁观音茶),如果直接以每种茶的适口性为标准,普洱茶的冲泡关显然会胜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普洱散茶从外观上看起来比较马虎,尤其是散茶。如果没有经验的冲泡者只用手抓,看起来就像少量的茶叶。可能实际上是含有足够的物质,以至于大杯冲泡的茶短时间内太浓,不仅口感苦涩厚重,而且不耐泡。
另一方面,抓着看起来骨头很多,但用手摸起来很轻的绿茶,实际上含有的物质很少,大杯冲泡的茶当然也比较淡,不耐泡。陆羽在《茶经五之煮》年写道:茶俭,但不宜粗放。如果粗放,味道会很平淡。说明茶的本性是节俭的(营养成分没有那么丰富),不宜多放水分。水多茶少,其味淡。这是事实。

普洱茶可以分为生茶和熟茶,新茶和老茶,还有茶区、山头、原料树种、选材层次、大树和小树。这些各种类型的普洱茶的耐泡性如何呢?
无论是哪种普洱茶,比较其耐泡性的主要依据是该物质的含量,而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含量是测定的。但不能简单的认为水浸出物含量高的茶抗泡性强。在实际制茶过程中,茶水浸出物中芳香物质和氨基酸是最先也是最快溶于水的,而茶叶耐泡性的测试主要是根据冲泡的后期次数,也就是说这两种物质对茶汤的耐泡性影响不大。在水浸出物中,茶多酚和咖啡因对耐泡性的影响最大,所以可以通过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来大致推断茶叶的耐泡性。对于成熟茶,由于茶多酚转化为茶黄素,茶多酚和咖啡因对耐泡性的影响最大。
与生茶相比,熟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总含量有所损失,因此生茶的耐泡性优于熟茶。与新茶相比,老茶中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总含量在储存过程中有所损失,因此新茶的耐泡性优于老茶。以此类推,那么我们有以下
生茶>熟茶;新茶>老茶;嫩度高的原料>嫩度低的原料;高档原料>低档原料;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老树茶>台地茶。
这可以解释福鼎白茶的水浸出物高达46.8%(云南大叶种为45.3),却不如普洱茶耐泡。原因是云南大叶种的茶多酚(38.74%)和咖啡因(4.44)含量远超福鼎白茶。(茶多酚和咖啡因分别为21.62和3.74)
对比老树茶和台地茶的平均含量,虽然台地茶的灰分和水浸出物更胜一筹,但老树茶的茶多酚含量更高,这也是老树茶比台地茶更耐泡的原因。
至于新茶和老茶的对比,一般认为老茶更耐泡。其实这是一个表象。老茶中的物质浸出慢。如果不考虑时间,新茶的耐泡性不如新茶。太多的时间花在唤醒茶叶上,更多的留根方法用于后期。
熟茶:发酵度重的熟茶<发酵度轻的熟茶,陈年的熟茶<新堆的熟茶,嫩度低的熟茶<嫩度高的熟茶。
宫廷蒲、黄片因单芽或单叶原料而独树一帜,不耐泡。黄片看似耐泡的本质是水浸出物沉淀慢,浸泡时间长,但冲泡遍数不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