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冬至后适合喝什么茶(适合冬天喝的茶)

冬至后适合喝什么茶(适合冬天喝的茶)

冬至是中国最早的节气之一。在这一天,北半球将会有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意味着极端,也是最冷的时候。俗话说三九天冷,三天热。九是冬至后十八天进入最冷期。

天太冷的时候,人们往往懒得动。如果不是为了工作和其他在外面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想大多数人的愿望是:宁愿待在被子里玩手机。

对于爱茶的人来说往往是矛盾的。他们能不能挣扎着爬起来摆弄那些冰冷的茶具,取决于喝茶的欲望是否大于床上温暖的被窝。偷懒的借口比比皆是:冬天泡茶,温度低导致香气差,水冷快,茶味不好,冬天身体虚弱,冷茶伤脾胃。

对于爱茶的人,我也有同感,我也很能理解这一点。冬至寒冷,是不是不适合喝茶呢?喝茶不方便吗?

对于前一个问题,前人已经回答过了: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冬至是滋补的好时机。这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从立冬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防止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人们吃饺子是为了庆祝冬至的到来,也是为了抵御寒冷。

冬至后适合喝什么茶,适合冬天喝的茶

酥油茶是西藏的第一饮料。在西藏不喝酥油茶,就像在北京不吃烤鸭,在Xi不吃羊肉泡馍一样令人遗憾。酥油茶是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一日三餐可以吃,但是要喝酥油茶。

在一些藏民看来,住在白马里(意思是交替喝茶喝酒)就是小康生活。可见酥油茶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之重要!想想那种场景:围坐在温暖的火塘边,吃着奶酪和巴赞,喝着美味的酥油茶,欣赏着藏族人民在煮茶和打茶方面优雅娴熟的技艺。一股暖流传遍全身,这是你在冬天从未有过的美妙体验。

去大理,一定要尝尝三道茶。三茶,顾名思义,分三杯,一杯接一杯。第一杯苦,比喻少年受苦;第二杯是甜的,象征中年幸福生活;第三杯百感交集,酸甜苦辣,代表了老年人的生活。一苦二甜三回味是三茶的人生哲学。看起来像是一个学习求艺的仪式过程,其实是一个有趣有趣的经历。

身着鲜艳服饰的白族姑娘熟练而自然地拨弄着焙壶、茶品、煮水用的铜壶,以及红糖、乳扇、肉桂、核桃、乳扇等各种茶叶所需的配料。听着茶壶里茶叶噼噼啪啪的声音,闻着苦涩的茶香。第一口茶还没入口,却预感到这将是一场你五官、眼、耳、鼻、舌都能参与的盛宴!第二次品茶之后,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完全融入了这场温馨无比的茶宴。我早就忘记是在冬天还是最冷的冬至了!就在她得意忘形的时候,这位白族姑娘适时地献上了第三杯回味茶。这杯茶尝起来酸甜苦辣,回味无穷。它就像是一个清醒的提醒人们,凡事都要多一些回味,记住先苦后甜的哲学。

冬至的时候,西藏和大理的茶宴美味可口,五彩缤纷,但不喝茶的时候,总有些冷。如果你去版纳,那就完美了。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气候。这种气候意味着没有冬天。冬天的西双版纳更像是一个比较凉爽的夏天,很舒服。冬天一定要去西双版纳,那是西双版纳最舒服的季节。

当然,天气不是主要原因。在版纳,不同民族喝茶的习俗足以满足你的食欲。西双版纳有十多个民族,如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各民族创造了独特的茶文化和习俗,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饮茶、饮茶、用茶习俗,代代相传。

最具代表性的有:戴的焙茗、泡饭、茶、竹筒茶;哈尼族的瓦壶茶烤茶竹筒茶米楠茶;布朗族的酸茶、米楠茶、朱庆茶、瓦壶茶;诺祖的冷袋泡茶烧茶炒老茶;拉祜族的烘茶,竹筒茶等等。多元的茶文化构成了西双版纳多彩的民族文化,你会在一杯香茶中领略到一个美丽的世界。冬至,请来版纳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