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喝茶叶的历史(中国喝茶的人有多少)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8-18 17:32:15
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的古体字)而解之”。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还明确地指出:“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神农食经》也说:“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在中国古代,最初是直接采摘野生鲜叶作药用,以后进而为饮用,并从利用野生茶树发展成为人工引种栽培。《华佗食经》说:“(茶树)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古益州包括现在四川和云南。据说东汉末年,诸葛亮南征时,士兵多病,后访问该地人民,以树叶冲开水饮用,减少了生病。这种树叶,就是现在云南西双版纳的茶树,该地人民称为“明树”,并称诸葛亮为“茶祖”可见,茶叶早就受老百姓重视了。后来,饮茶之风从四川一带逐渐扩展开来,茶叶随之成为商品,茶树也向各地传播。到了唐朝,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达十多个省区,茶叶的收入,已成为封建王朝的重要财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