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茶叶8窨和6窨的区别(茉莉花茶六窨一提)

茶叶8窨和6窨的区别(茉莉花茶六窨一提)

茉莉花茶过去卖不起价钱,也得弄些概念,卖贵一点。“窨制次数”,就是茉莉花茶的“概念”。窨即熏。窨花,就是把茶坯和鲜花均匀拌和、堆放、吸香。

市场上动辄都是“七窨”、“八窨”、“九窨”的茉莉花茶;没这么多次窨制,根本上不了台面。营销逻辑:窨制次数越多,茶越香,越贵。

事实上,市面上几乎不存在七次以上窨制的茉莉花茶,包括茉莉花茶的原产地之一福州。

这要从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的改进说起。

中国茶叶界权威骆少君,她最主要成就是改进花茶的提香工艺。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留学回来的骆少君,发明了花茶的“湿坯连窨”工艺。

传统的茉莉花茶加工工艺,认为干燥的茶坯,吸香效果好,因而严格控制茶坯含水量,每次窨制后要复火,含水量控制在4%~4.5%。

骆少君实验发现,茶叶含水量在25%时,香气的吸附总量达到最大值。当茶坯含水量在15%-20%之间,则既有利于提高香气,又能保持茶坯的外形不变。

传统工艺多次窨制、复火、通花散热、起花,工艺非常复杂。一遍遍复火,香气会流失,鲜花利用率很低。

因此,湿坯连窨技术一出现,厂家们纷纷改进工艺。

省花、省工费,茶还更香,谁不愿意改呢?

比如,以茉莉花茶传统工艺著称的福州茶厂,在1991年已经全面推广湿坯连窨工艺。

到茶厂要等三伏天的露伏才开始窨花。窨好花之后,茶充分吸收花的香气之后,花就开始腐败。那时候花和茶就要分离,分离完烘干完才算一个窨次。然后这样重复九遍才叫九窨,一个窨制就要做三天,如果要做到九窖,就要27天才是一个周期。

"提"则是在完成所有窨制过程后,将成品用少量最好的鲜花再窨一次,目的是为了提高花茶的鲜灵度,增强茉莉花茶的表面香气

《辞海》里有“窨茶叶”这一条目,其解释为:把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窨花茶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吸,花香袭人,甘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可想而知,“窨茶叶”是个极雅致的专有名词,读之,口腔里便有了清香之味。

我国窨花茶的生产,始于南宋,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最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从12世纪起花茶的窨制已扩展到苏州、杭州一带。南宋施岳《岁月·茉莉》有“玩芳味、春焙旋熏,贮秾韵、水沉频爇”之句,宋末元初周密补注:“茉莉岭表所产……古人用此花焙茶。”南宋赵希鹄《调燮类编》写道:“木樨、茉莉、玫瑰……皆可做茶。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花少则欠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陈景沂《全芳备祖》也引文说:“茉莉或以熏茶及烹茶尤香。”可见宋元期间,茉莉已与茶拌和熏制,取其香美。

窨制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没有十多年经验的积淀,是做不好一份上等窨花茶的。每次窨花,都是茶坯脱胎换骨的一次轮回。六七窨后,茶已吸收极为饱满的花香,厚实沉稳。而到八窨、九窨,香气会转向通透明亮、悠远澄净,入口满嘴清香中溢出丝丝回甘,正是而今难见的“冰糖甜”。有时会加“一提花”,即最后一次窨花烘干后,再拌入少量花,起花后不再烘干,能补充花香鲜灵度。高等传统福州花茶能让人体会到“花香透骨”是什么感觉。

窨制花茶,鮮花的茉莉芳香渗透到茶叶里去,降低茶叶的苦涩度,使得茶叶的香气更加鲜灵浓郁。每当工作劳动之余,冲泡一杯花茶,阵阵花香,徐徐而来。细吸慢饮,花香茶味,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茶园花圃之中,令人心旷神怡,乐趣横生。

宝盖头一个音没有这个字,穴字头一个音是窨字。

窨[xūn] ,[yìn] ,部首: 穴

1、窨 [xūn]同“熏”,用于窨茶叶。把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2、窨 [yìn]地窨子;地下室。

①同“熏”,用于窨茶叶。把茉莉花等放在茶叶中,使茶叶染上花的香味。②另见yìn。

二、窨 [yìn]〈名〉(形声。从穴,音声。本义:地下室,地窖)同本义。又称地窨子,地下室窨,地室也。

三、〈动〉①窖藏;深藏趁墟窨酒担,跳月竹枝声。②思忖;揣度。③封闭。

为了花香更加浓郁更加鲜灵,需要一次一次地更换新的茉莉花蕾窨制。因此茉莉花茶有一窨,三窨,五窨,七窨,八窨,九窨等的说法。上等的茉莉花茶需要六窨或者七窨。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

1、采青:即采摘青茶,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心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心二叶,也有一心三叶。目前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2、萎凋: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均匀摊放,使适度促进鲜叶酶的活性,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3、发酵:发酵在一般茶上(除后发酵茶)是单纯的一种氧化作用,只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即可。就茶青的每个细胞而言,要先萎凋才能引起发酵,但就整片叶子而言,是随萎凋而逐步进行的,只是在萎凋的后段,加强搅拌与堆厚后才快速地进行。发酵对茶青造成下列的影响:颜色的改变: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后就会往红色变,发酵愈多颜色变得愈红。叶子本身与泡出的茶汤颜色都是一样。4、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5、揉捻:揉捻是普洱茶初制的塑型工序,通过揉捻形成其紧结弯曲的外形,并对内质改善也有所影响。6、干燥:是茶叶初加工环节较为重要的工序,主要是通过热量蒸发茶叶水分,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和稳定的品质特征。7、精制:是指将毛茶通过筛分、风选、拣剔、拼配、匀堆等工序加工得到的产品。

茶叶8窨和6窨的区别,茉莉花茶六窨一提

上等的茉莉花茶需要六窨或者七窨。

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

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汤色香槟金,璀璨,油亮和毫光相合。汤水入口,便直落喉底,茶汤极香极透,以至难以捕捉。

瞬间,香气从喉底向口腔扩展,饱满幽深;唇齿甘甜清凉,舌底鸣泉不断;呼吸间,香气又层层地扩开漫延至眼耳口鼻,馥郁的甜香,花香中又合着微微的清凉的果香。身心愉悦舒展温暖,眼前如见一支茉莉花在徐徐绽放。

窨的意思是花与茶亲密接触再分离的整个过程。

花茶的制作分为九个工艺,所以叫做茉莉花茶九窨。

整个窨花过程繁琐复杂,包括茶坯准备、鲜花维护、拌合窨花、通花、续窨、出花、烘干、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压花、打底等流程,不但对茶叶和花朵的品质要求极高,而且每个过程中都必须认真小心、倍加呵护,否则都会影响花茶品质。

一般来说等级越高越好,比如一级或一号。

审评茉莉花茶质质量的高低,其级别嫩度应对照全国统一素坯别标样。如嫩度比同级标样低一级的,甚至低一级以上的,应为低次产品。在香气上,一、二级茶香浓郁鲜灵的为上品,浓郁的为正常产品;有茉莉花香但透兰的为较差产品,香气不足而透素的为低档或不合格产品。

三、四级茶,有茉莉花香,稍透兰,但不透素的为上品;茉莉花香稍低呈兰香的为正常产品;茉莉花香低弱,透兰、透素的为低或不合格产品。

五、六极只要不明显透素,有茉莉香、带明显兰香的为正常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茶嘲价格放开,销售逐步走向交易市场,茶叶常不标级别而标号,花香味也对不上级别。对这种产品瑚行审评也不能死套级别,只能按质评价,对被评茶叶可采用级坏嫩度相当于标准样几极,花香味相当于什么档次,按当地市场价进行评审。

花茶的窖制是将鲜花与茶叶拌和,在静置状态下,茶叶缓慢吸收花香,然后除去花朵,将茶叶烘干而成花茶。花茶加工是利用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两个特性,一吐一吸,使茶味花香水乳交融,这是花茶窨制工艺的基本原理。由于鲜花的吐香和茶叶的吸香是缓慢进行的,所以花茶窖制过程的时间较长。

花茶窨制工艺分为茶坯处理、鲜花维护、拌和窨制、通花散热、收堆续窖、起花、复火、转窨或提花等工序。

(1)茶坯处理。茶坯的干燥程度是影响吸收花香多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

窨花前如茶叶水分超过7%,一般要先进行复火干燥,使茶叶含水率降到4%左右,复火后的茶坯需要摊凉冷却,待叶温下降到略高于室温时方可窨花。

(2)鲜花维护。各类鲜花在采收、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鲜花凋萎、失香和变质,必须做到鲜花不损伤,不发热。进厂后要在阴凉洁净的地方及时摊凉和处理,这个过程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以促进花朵开放吐香,但又不能使温度过高,致使鲜花“热死”而失去新鲜度和香气。

(3)拌和窨制。拌和前首先要确定配花量,即每100kg茶坯用多少千克鲜花,配花量是依据香花特性、茶坯级别以及市场的需要而定。一般100kg茶坯用100kg茉莉鲜花,分次窨花,每次用花量不超过40kg。

茶、花拌和要求混合均匀,动作要轻且快,茶叶吸收花香靠接触吸收,茶与花之间接触面越大、距离越近,对茶坯吸收花香越有利。

(4)通花散热。窨花拼合后,由于鲜花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堆温会上升,如不及时通花散热,一方面会使鲜花黄熟,另一方面还会使茶坯色、香、味受损,所吸收的花香也不鲜灵浓纯。因此,掌握通花时间,是提高花茶品质的关键之一。要根据鲜花萎蔫状态及堆窨上升温度,及时散堆薄摊,翻动散热,让茶坯温度下降。

(5)收堆续窖。待茶坯温度下降到略高于室温时,即收堆续窨。收堆温度应掌握适度:过高则散热不透,易引起茶香气不纯爽;过低则不利于茶坯对花香的吸收。收堆的温度应略低于通花前的温度。

(6)起花。通花后续窖,堆温又继续上升,鲜花呈现萎缩枯黄,且嗅不到鲜香,需适时起花。用抖筛机将茶坯和花渣分离,起花后的茶坯,需均匀薄摊散热并及时复火干燥。

(7)复火。起花后的茶坯水分含量一般可达12%~16%,采用100~110℃薄摊快速干燥方法进行复火干燥。但复火干燥与保持花香之间有矛盾,因复火中温度越高,花香损失就越大。为了减少花香损失,技术上要注意高温、快速、安全。对多窖次茶坯复火,温度掌握要逐窨降低。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约为8.5%。

(8)转窨或提花。高级茶需经多次窨花,复火后应转窖复制。提花的目的在于提高花茶香气的鲜灵度,要选用朵大、洁白、质量好的鲜花,并要充分开放。提花过程中不进行通花,提花时间较窖花短,起花后不复火。经起花产品检验合格,即可匀堆装箱打包出厂。

茉莉花茶在加工成袋泡茶的时候,通过切揉,形成颗粒状或形状细小的片状,叶细胞被破坏了,茶叶中的有效内容物冲泡时很容易被浸出来。

所以说茉莉花茶茶包,最多泡两三次,再继续不但滋味没有之前的好,而且还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常喝对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