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常识 > 黑茶分为三砖三尖(湖南黑茶的三砖)

黑茶分为三砖三尖(湖南黑茶的三砖)

介绍了茯茶的历史起源,也有茶友问到了黑茶的其它品种,像千两茶、天尖之类的。

这些黑茶和茯茶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湖南黑茶的几大主要品种。

首先来看,湖南黑茶品种可分为紧压茶、散装茶及花卷三大类。

紧压茶为砖茶,主要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茶,俗称四砖。

散装茶主要有天尖、贡尖、生尖统称为三尖。

花卷茶有十两、百两、千两等。

这里我们必须要了解到的一点,就是这些黑茶,它们大多是由同样的原料--黑毛茶制作而成的,只是在茶叶的等级上和后期工艺上有所不同。

通过我们昨天的文章介绍,相信很多茶友都已经了解茯砖的由来了。

而茯砖与其它黑茶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它有一道独特的发花工艺。

茯砖茶在压制成砖后,就需要进烘房干燥了,这个时候,它比其它砖茶就多了一个特殊的发花工序。

发花,就是在烘房中使茯砖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突冠散囊茵得已快速生长.形成金黄色的孢子囊,俗称“发花”。

所以说,金花就是茯砖最大的特色。

黑砖,也是用黑毛茶作为原料。

可以说砖如其名,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所以就直接叫黑砖了。

在传统上,黑砖的茶叶等级说要比茯砖更高一些的,也就是用的茶叶更嫩一些。

这也是因为茯砖有发花的需求,所以含梗量会多一点,这样茶砖砖体松紧适度,才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而黑砖自然就没有这个需求,用更嫩一些的茶叶可以压制得更紧实。

黑茶分为三砖三尖,湖南黑茶的三砖

过去花卷茶的加工方法是用棍锤筑制在长形筒的篾篓中,筑造成高147厘米,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做工十分精细。

1958年“花卷”改制成为长方形砖茶。

花砖形状虽然与花卷不同,但茶叶原料的等级基本接近,成为黑茶类的新品种,一下就代替了历史上的花茶,受到了销区的赞赏与欢迎。

所以,“花砖”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

当然,如今花卷茶(千两茶)也仍然受到市场欢迎,所以也一直都有在制作。

这也是我们看到花砖和花卷同时出现在市场上的原因。它们本身也更多的是形态上的区别。

青砖与其它三大砖,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它主要是湖北黑茶,而其它三种都是湖南黑茶。

黑茶你需要知道的“四砖三尖一花卷”

青砖的得名是来自它采用的原料--老青茶。因为它采用的原料,主要是由半木质化红梗枝叶为料,然后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而制成。

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就是青砖茶的原产地,距今也已经有两百多年的生产历史了。

散装茶当中,有天尖、贡尖、生尖,也统称为三尖。

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茶叶的原料等级不同。

天尖是用一级黑毛茶压制而成,贡尖是用二级黑毛茶压制而成,生尖是用三级黑毛茶压制而成。

等级越高,所用的茶叶嫩度越嫩。而喝起来,自然就是嫩度较高的茶汤带甜多一些,但耐泡程度就没有嫩度稍差的茶耐泡了。

花卷茶一开始是叫作“百两茶”,意思就是说一根茶叶重达百两。

后来又发展出了“千两”的规格,这也就是如今“千两茶”的由来了。

花卷茶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这种茶的制作方法是用竹编编制成花格篾篓,然后用蓼叶(棕叶)包裹在茶叶外层,把茶卷成一根柱子形状,而卷好之后的茶柱外表纹路像花纹,所以叫花卷茶。

花卷茶最早也是因为茶马古道的运输需求,山路崎岖,才制成茶柱形状的。

而如今却是因为它的特殊形状与工艺,以及特殊的口感特色,带有蓼叶清香,受到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