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的文言文(描写喝茶的文言文)
- 普洱茶
- 用户投稿
- 2025-05-09 17:51:47
明代淡修漏露漫录对青藏牧民饮茶助消化的重要性评述为:茶之为物,西戎土番,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
要说论茶韵最有根源和依据的泱泱中国,古籍中是这样记载的:
神农本草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广雅称:荆巴间采茶作饼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枕中方中说:疗积年瘘,苦荼、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厥,以苦荼葱须煮之。
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说:茗,苦,寒,破热气,除瘴气,利大小肠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不睡。
南宋时虞载古今合壁事项外集中记载:茶有理头痛、饮消食、令不眠之功效。
林洪的山家清供中说:荼即药也,煎服则去滞而化食,以汤点之,则反滞膈而损脾胃。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凡诸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止渴,利小便,消食下气,清神少睡。
明代钱椿年编,后经顾元庆删校的茶谱将饮茶的功效归纳为: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