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库大雪山普洱茶特点(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8-01 15:07:48
梦达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双江县西北部,是勐库大叶茶的摇篮,主峰海拔3233米。5米,从县城所在的距离来看,山峦叠嶂,形成一道面向西北的绿色屏障。
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海拔2200至2750米的大雪山山腰,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下,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这里的自然条件正是茶树生长的天堂。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中,有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大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研究部门的植物专家和茶叶专家鉴定,双江县大雪山野生古茶园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
在那次干旱之前,大雪山的植被非常茂密,尤其是长在山上的一丛丛竹林,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止人们向大雪山更深处探险,别说人,就连野生动物也很难走过这些竹林。正因为如此,隐藏在大山中的古茶树群落一直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1997年的干旱对这些竹林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由于严重缺水,竹林逐渐干枯死亡,大雪山茂密的植被逐渐出现缝隙。周围的村民开始在山上更加自由地活动。这时,人们发现除了单一的古茶树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古茶树,面积达1。2万亩。这一重要发现很快传遍了全世界。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被专家一致认定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区域最广、种群密度最大的群落,双江县顿时名声大噪。
在发现的古茶树中,树龄为2700年的1号茶树无疑最为引人注目,这也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古老的古茶树。据专家考证,这棵古茶树位于海拔2720米,株高16。8米,基围3。25米,胸围3。一米。站在树下,抬头看着浓密的茶叶,我感到崇敬。要知道,茶树要500年才能长到成年人那么高。
勐库野生古茶树是一种野生茶树品种,在进化上比普洱茶更原始,具有茶树的所有形态特征和功能成分。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古茶树专家马跃华说,几百年前,生活在大雪山的拉祜族、布朗族人偶然捡到掉落在地上的野生茶籽,用于人工栽培。随后,“人造茶”的传统发源于双江,通过茶马古道传到云南保山及更远的地方。
1998年,双江县成立了古茶树资源保护机构,并在古茶树群落所在的大雪山半山腰建起了双江蒙库古茶树群落保护管理办公室。

2002年9月20日,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向临沧行署提交《关于对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进行科考鉴定实施方案的请示》。10月,县茶改办鸟写《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与保护利用开发建议》,勐库古茶树的发现、保护与利用。
2002年11月28日,中共双江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勐库古茶树群落科研鉴定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实施科研工作
2002年12月586日,由县人民政府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茶业协会、临沧市茶业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野生古茶树考察组,应邀对双江自治县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和采访。结合当地群众提供的相关资料,经过充分分析研究,于12月9日对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了考察,在县招待所会议室召开了科考鉴定汇报会,并形成了会议纪要。10日进行了科研鉴定,科研组成员张建邦向省创新办主任书面汇报了调查结果。鉴定会议纪要全文为:
1.蒙库野生古茶树群落位于双江自治县西北雪山中上部,地理坐标东经99469949,北纬23402342,分布面积约12000亩,海拔22002750米。社区的环境条件和植被如下: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的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其主要标志有:
木本藤冠群落非常显著(如五味子);
丰富的附生植物(兰科、杜鹃花科、蕨类等。).群落结构:主要建群树种为木兰科和樟科。壳斗科植物构成一级乔木层;第二乔木层以蒙库野生古茶树为主。还有五加科、茜草科、桑科等。林下大面积,所有镞都死了,植被层主要有荨麻科等。在调查地块内,古茶树整个群落为原生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天然更新能力强,生物多样性丰富。云南省拥有如此完整的原始植被实属罕见,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和保护价值,是自然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珍贵活基因库。
2009年,双江县下发文件,规定除科研外,不允许以任何形式采摘勐库野生古茶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