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碧螺春茶(十大碧螺春茶厂品牌)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7-20 16:36:44
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产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关于碧螺春,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碧螺春原是一种野茶,生长在太湖东山的碧螺峰石壁上。有一年,野茶长得特别茂盛,采下的茶叶竹篓里装不下,采茶人就把多余的茶叶放入怀里。谁知茶叶沾着热气,透出阵阵异香。“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人们嚷了起来。从此,这种野茶就被叫做“吓煞人香”。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就根据此茶原产于碧螺峰,以及古代常用“春”字来代称茶的习俗,便给它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碧螺春”。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刚交春分,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入夜,山村里万家灯火,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焙茶手短衣紧袄,利索地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翻拌。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此时的茶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碧螺春的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带毫,用九个字形象的比喻为“满身毛、蜜蜂腿、铜丝条”。
“一嫩三鲜”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细嫩、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
一嫩,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特别细嫩。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摘6.8-7.4万棵芽头。
色鲜艳,是指碧螺春不但色泽银绿隐翠,而且茶汤碧绿清澈、鲜艳耀人,叶底嫩绿亮丽。
香鲜浓,是指碧螺春清淡的茶香中透露着浓郁的花香,使人陶醉。
味香醇,是指碧螺春的鲜爽茶味之中还有一种甜蜜的果味,回味无穷。
4.东山碧螺春茶叶分什么品种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区土壤质地比较松疏很适合茶树的生长。由于茶树种植与果树之间,所以生产出来的碧螺春带有特殊的花果香味。洞庭湖的历史也是比较沧桑的,大自然带着沧桑可谓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独特的幽韵。
在金庭镇当时称之为西山镇,在西山镇中有十二个行政村都种植茶叶。主要的茶区在东村、衙甪里、缈村等一带。剩下的其他各个村落也有所产量。而东山镇中以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为主要产区。两个针产出的产业越有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有152.3吨。
洞庭湖的传说可谓是古老,历史文献资料中就记载着这么一句话:洞庭中西尽处,有仙人茶,乃树下之苔藓也,四皓采以为茶。更详细了解碧螺春传说及更多碧螺春知识,竟在和茶百科碧螺春栏目。
到底是东山碧螺春好,还是西山碧螺春好?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碧螺春头采·茶徕·10年相伴
到底是东山碧螺春好,还是西山碧螺春好?
早在《苏州府志》就有记载:“茶出吴县西山,以谷雨前为贵。”
西山的历史要比东山悠久得多,只不过当时地理原因,西山作为一座岛屿,没有陆地连接,出入陆地只能渡船到东山,然后再去城里。
所以淳朴的西山人民销售茶叶都是直接贩给了东山的商贩,然后外地的人们认识和购买碧螺春就以东山为主。
等到太湖大桥造起来,加上吴中政府的大力推广,促进了西山岛的旅游业,也加大了西山的土特产外销,才慢慢的让众人知道了西山其实也有茶,东山有的任何东西,西山都有。
西山碧螺春头采·茶徕·10年相伴
到底是东山的碧螺春好,还是西山的碧螺春好?
同种规格的东西买回去对比下不就知道了嘛!东山人民很清楚,西山人民也很清楚,没有必要像华山论剑一样大战几百回合决雌雄。洞庭湖畔从未偏袒任何一方的子民,并不是东山的水质好,只能说东山比西山被发现得早,就好比成名早吧。如果《姑苏晚报》真的说东山的贵,西山的便宜,请来西山吧,现在的西山地理优势远超东山,且价格便宜啊,没有二道贩子啊,而且相信淳朴的西山人们并不会亏待你们,给你们的产品也一定是保质保量的。
细数上好的碧螺春新茶的五大制作工艺碧螺春产于江苏太湖洞庭山。正值春季新茶上市,我们来看看碧螺春新茶是如何制作的吧?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杀青。在平锅或斜锅内进行,锅温约190℃。炒时以抖为主,双手翻动,要求撩得净,抖得散,杀熟杀透,焖抖结合。杀青时间为3~5分钟。一般来说,碧螺春新茶芽质柔软,青臭气转为略有清香,失去原有光泽,即已杀青适度。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揉捻。当杀青适度后,即在原锅内进行揉炒,锅温降至70℃左右,采用抖、炒、揉3种手法交替进行。随着茶叶水分的散失,锅温也必须逐渐降低。炒揉时,手握茶叶松紧适度,当茶叶达到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时,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搓团显毫。它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和茸毫披满的关键过程,此时锅温降至45℃,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历时约15分钟。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烘干。用轻搓、轻揉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达到九成干时,起锅将茶叶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中,用文火慢慢烘至足干,锅温约30℃,足干叶水分含量在7%左右。
碧螺春新茶经过以上五个步骤,就逐渐形成了。茶叶的好坏与每个步骤的制作都紧密相关。制作好的碧螺春新茶,在第二三天就可包装上市,所以春茶新鲜不仅在于茶鲜叶的新鲜,还有制作后刚出炉的那种新鲜。
品茶心得:普洱茶的茶韵品自好的茶境
要藏茶先学会选茶:谈谈选购茶叶的技巧
最爱那一片地盘那一道风光——从太湖茶俗到茶陵茶俗
碧螺春只有一种,即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是采摘细嫩芽叶,经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制等工序制成。
碧螺春具有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的特点,冲泡后茶汤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口感浓郁甘醇、回味绵长。
碧螺春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就已被李唐皇室列为贡品,专供皇族饮用。到了清康熙时期,康熙皇帝将此茶正式命名为“碧螺春”,自此碧螺春就成为了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2017年苏州东山洞庭碧螺春茶刚刚上市,可以来询问我行情,有问必答新茶肯定好,颜色碧绿;陈茶放时间长了,泡开后汤水会发黄,香味不浓郁,量多的话可以做个茶枕头,对颈椎与睡眠有帮助
碧螺春这一篇课文通过对碧螺春进行详细的优美的描写,表达了对碧螺春的喜爱以及对太湖人民辛勤、智慧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于祖国茶文化的兴趣进而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
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产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
关于碧螺春,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碧螺春原是一种野茶,生长在太湖东山的碧螺峰石壁上.有一年,野茶长得特别茂盛,采下的茶叶竹篓里装不下,采茶人就把多余的茶叶放入怀里.谁知茶叶沾着热气,透出阵阵异香.&34;人们嚷了起来.从此,这种野茶就被叫做&34;.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就根据此茶原产于碧螺峰,以及古代常用&34;字来代称茶的习俗,便给它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34;.
上榜理由:产于福建省武夷山,武夷岩茶四大名枞之首,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上榜理由:产于杭州,具有1200多年历史,名茶之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有&39;美称。
上榜理由:始于1725-1735年间福建安溪,乌龙茶类的代表,半发酵茶类,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以其独特的韵味和超群的品质备受青睐。
上榜理由: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卷曲成螺状,浑身毛,色泽银绿隐翠,属于绿茶,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上榜理由:产于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茶区,1700多年历史,属于黑茶,汤橙黄浓厚,外型色泽褐红或略带灰白,香气独特陈香。
上榜理由:产于皖西大别山,又称片茶,绿茶特种茶类,单片嫩叶炒制,不带芽梗,形似瓜子,色泽宝绿,中华传统历史名茶。
上榜理由:产于安徽黄山,别称徽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绿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带有金黄色鱼叶。
上榜理由:产于河南省信阳,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被誉为绿茶之王。
上榜理由:产于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黄茶中的珍品,君山茶历史悠久,享有&39;的美誉。
上榜理由:产于福建福鼎及南平政和,以白毫银针为代表,白茶极品,芽头肥壮/身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有退热降火解毒之功效
1.阳澄湖大闸蟹2.黄天源糕点3.东山碧螺春4.津津牌卤汁豆腐干5.周庄万三蹄6.蟹黄面7.海棠糕8.三万昌茶叶9.甪直萝卜干10.桂花小圆子
苏州小吃种类繁多以甜口为主,食材精细,做法讲究。获得国内外游客一致好评
碧螺春的采摘应该遵循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其实碧螺春的采摘时间非常短的,一般从春分开始,到谷雨前后结束,大约也就只有不到一个月的采摘时间。在采摘的过程中通常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芽长1.6~2.0厘米的茶树鲜叶,因为茶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一斤碧螺春需要使用6.8~7.4万颗芽头,如果是特别名贵的碧螺春,有时候还能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
采摘回来的碧螺春嫩芽必须应该精挑细选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制作,挑选要求剔出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采茶时节,茶农们都这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早晨5-9时进行茶叶采摘,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