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最具特色的氨基酸是(绿茶氨基酸的功效与作用)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8-17 15:37:49
关于哪种茶叶含氨基酸多,简要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①蛋白质与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占茶鲜叶干重的20%左右,但茶叶中蛋白质一般情况下难溶于水。
②而乌龙茶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祛寒解酒、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
③铁观音含有较多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成分,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天然饮料。沏泡后,茶香持久,带有兰花香或者花生的清香,入口后,滋味醇厚甘鲜,鲜爽回甘,微带蜂蜜味道。黑茶:属后发酵茶。
溆浦瑶茶又名木姜叶柯,俗称甜茶,故称观音茶。主产于溆浦县东南海拔300~800米的雪峰山上,野生瑶茶树高3~10米,春夏季采瑶茶嫩叶于口中咀嚼,清凉甘甜,然后喝白开水或矿泉水,有喝糖水的口感。溆浦产瑶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在《茶经》引用《坤元录》记载:“辰州溆浦县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
瑶茶是广东省著名的特色茶叶,它是瑶族特有的茶叶。瑶茶产于粤北瑶山8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该处峰恋叠嶂,林木葱葱、终年云雾弥漫,由于环境优越,所产茶叶富含糖类、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经精细加工,其成品茶香气清新芬芳、滋味醇和回甘,能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助消化、去油腻、解热毒,常饮利于健身防病益寿延年!
2、潮匠人凤凰单枞茶是什么茶?
凤凰单枞茶又叫凤凰单丛茶,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的方法,产自广东省潮汕市凤凰镇,故称凤凰单枞茶。凤凰单枞茶是潮汕特产,同样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按发酵程度来分,凤凰单枞茶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70%之间;按茶的品种来分,凤凰单枞茶属于乌龙茶,乌龙茶特点是既有绿茶的清新又有红茶的甘醇。因为是半发酵,所以茶叶的叶片大多呈现绿叶红镶边的美感。凤凰单枞茶茶汤为黄褐色,味道浓醇清香,独具山韵,茶叶比较耐于冲泡,凤凰单枞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和生物碱。
潮匠人凤凰单枞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凤凰山。
3、十大名茶增强记忆的茶?
补脑增强记忆力可以选择饮用白茶、人参天麻茶、迷迭香茶、红茶、枸杞茶、蜂蜜茶等
其中白茶与红茶富含黄酮、氨基酸等物质,可以增强记忆力,起到健脑益智的好处,而迷迭香茶、蜂蜜茶、枸杞茶不但能补充身体能量,还能起到活跃思维,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4、茶含有什么酸和什么碱?
茶叶含有单宁酸(鞣酸),没有柠檬酸。柑桔类和菠萝含柠檬酸较多。茶叶的化学成分是由3.5—7.0%的无机物和93~96.5%的有机物组成。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通过饮茶能摄入的数量和对人体保健的作用见下表: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
茶叶中含有20—30%的叶蛋白,但能溶於茶汤的只有3.5%左右。茶叶中含有1.5—4%的游离氨基酸,种类达20多种,大多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叶中含有25—30%的碳水化合物,但能溶於茶汤的只有3—4%。茶叶中含有4—5%的脂质,也是人体必需的。除这些之外茶叶中富含若干功能性成分
5、霄坑绿茶属于什么档次?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霄坑绿茶原产地霄坑村,地处皖南山区九华山山脉,隶属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村域面积56平方千米,坐落在长约25千米的高山峡谷之中,最高海拔1086米,山场总面积7.2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5.1万亩,原始森林3万亩,有机茶园4200亩,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92%。
霄坑绿茶选用当地优质大叶马兰枝鲜叶,采用“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制作工艺,严格按照有机茶制作标准精制而成,其外形紧结壮实,内质风格独特,色泽翠绿油润毫显,冲泡后雾气环绕,香郁芬芳高长,味醇鲜爽回味甘甜,汤色清澈绿亮,叶底嫩绿完整,素有“春满晶宫、绿满杯底”之美妙。具有味浓,劲大,耐泡,汤色持久稳定,茶杯无茶垢,耐贮藏等特点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霄坑绿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油润显毫,栗香高长,鲜醇爽口
产地环境历史渊源生产情况产品荣誉地理标志
(1)感官品质特征:霄坑绿茶外形紧结壮实,色泽翠绿油润显毫,香气栗香高长,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汤色清澈绿亮,叶底嫩绿匀亮。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霄坑绿茶产区位于贵池区东南部山区的梅村镇霄坑村,属九华山山脉,霄坑绿茶主要产于海拔300—650米的山间坡地或山坞中,此处山峦重叠、谷狭壑深,茶园土壤为花岗岩母质风化的山地黄棕壤,pH为4.5—6.5。
贵池区霄坑绿茶产区分布于霄坑河流域。霄坑河起源于霄坑龙池,全长36公里,向下流入龙须河,于殷汇镇石城村汇入秋浦河。根据农业部行业标准《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判定,霄坑绿茶种植区域水质的综合污染数为1级,属清洁水平,适宜生产优质的有机霄坑绿茶产品。
贵池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472.3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931小时,4—9月份的总辐射量为393.3千焦/平方厘米,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2.1%。年平均气温16.1℃,有效积温值4000—5100℃,无霜期219—243天;年平均降水量1493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平均78%。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的土壤和降水,非常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霄坑茶叶种植源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列入《贵池县志》记载的十三种地方特产之一。
1987年4月24日,茶学家陈椽教授亲临霄坑茶区指导茶农制茶时指出:“此地生态皖南少有”,评价霄坑茶叶“花香花味”。
20世纪90年代之前,池州霄坑的主要产业是伐木,收入根据工分来。在1994年之前,霄坑村从未想过要发展茶产业。
随着林木资源的逐渐枯竭,霄坑村的发展遇到了困境,树木越砍越少,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一直未受重视的茶叶开始登上舞台,成为村民们眼中致富的新希望。
1994年开始,为了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霄坑村党委书记王建伟将茶叶分产到户,并率先在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上种了3300棵茶树。市场价30元一斤的霄坑茶叶很受欢迎。茶叶有了市场,村民们也尝到了甜头,种植面积开始逐渐扩大,产量也逐步提高。
2010年,霄坑绿茶种植面积320公顷,年产量100吨。
2015年,池州市茶园面积27万亩,产值9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4.6亿元。市内拥有市级龙头企业3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创建中国驰名商标4个、地理标志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23个、市知名商标38个,4家茶企先后入选全国百强。
2017年,霄坑绿茶种植面积6000多亩,年产量350吨,有178家茶叶加工企业,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2家,销售额达2.6亿元。
1998年,霄坑绿茶在安徽省率先获得有机食品认证。
2000年,霄坑绿茶获得国际名茶金奖。2002年,霄坑绿茶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
2004年,“肖坑”牌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
2010年,霄坑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霄坑有机茶特色主导产业示范村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霄坑绿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8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联合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2018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贵池区霄坑绿茶上榜,以4.64亿元位列第86位。
霄坑绿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全村12个村民组及棠溪镇西山村高塘村民组茶园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霄坑绿茶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交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且基地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b)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c)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基地选择海拔高度为100—650米,要求地势平坦,或在宽大的台地、缓坡地,坡地坡度要求小于25°,且基地必须排水良好、地势背风,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蓄水、保肥性良好的沙壤土,土层大于70厘米,土壤pH4.5—6.5。基地要求通过有机认证。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霄坑绿茶选用本地品种——霄坑大叶马兰群体种或短穗扦插苗,要求芽叶肥壮、节间长、茸毛中等、芽色黄绿、成叶浓绿的中早生品种。短穗扦插育苗参见《霄坑大叶马兰种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霄坑绿茶育苗移栽于10月初进行,经三年的定型修剪形成良好的采摘面,病虫草害防治必须符合GB/T19630.1—2005附录B《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植物保护产品物质和措施》中的规定。霄坑绿茶采摘要求按标准及时、分批采摘。春茶结束后对茶无进行轻修剪。茶园施肥采用土壤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施用的肥料应符合GB/T19630.1—2005附录A《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中的规定,以确保生产的茶叶优质安全,同时应维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条件,不断提高土壤肥力,避免施肥不当引起的土壤严重酸化、重金属积累、水体硝酸盐污染,从而促进霄坑绿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茶青采摘后要及时分批加工制茶。茶叶加工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并通过有机认证和QS认证,加工人员必须持有健康体检证,持证生产。霄坑绿茶农产品的加工茶类均为绿茶,分扁形名茶、毛峰和大宗茶。所有的茶青必须来自霄坑绿茶生产基地,茶树品种为霄坑大叶马兰种,茶青没有褐变。扁形名茶的茶青为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工艺流程为摊青—杀青—做形—干燥;毛峰茶的茶青为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二叶展,其工艺流程为摊青—杀青—揉捻—干燥,大宗茶的工艺流程参照毛峰茶。由于霄坑马兰种芽叶粗壮,要求杀青时掌握高温快杀、杀透杀匀,严禁出现红梗红叶、生青叶和焦边焦叶。加工的产品必须保持色泽、汤色和叶底的“三绿”,在未制定新的产品标准前,所有加工的产品应符合GB/T14456《绿茶》的标准。
(5)生产记录:认真记录霄坑绿茶生产、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技术措施、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建立健全霄坑绿茶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方法与使用量。加工厂也应建立霄坑绿茶加工档案,记载加工茶类、工艺、数量、等级、时间和所用茶青品种、数量、等级。
霄坑绿茶地域范围内种植农户、加工厂及经销商等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霄坑绿茶地理标志,须向池州市贵池霄坑生绿茶叶专业合作社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