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克普洱茶的价格是多少(普洱茶饼重量多少克为什么)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8-13 10:40:08
1.普洱茶的重量一般是多少克
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野生型:是茶树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后保留下来的茶树类型。
栽培型:是野生型茶树在人工栽培驯化的过程,不断累积基因变化,经过很长时间以后,遗传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的茶树类型。
过渡型:基因变化处于野生型和向栽培型过渡的程中,遗传特征兼有野生型和栽培型的特点。
以茶树种植管理方式分类:野生茶、茶园茶(野放茶、台地茶)
野生茶:是生长在野外无人工管理,完全自然生长和发展的。
茶园茶:人工种植、有人工管理的。
台地茶:原意是指那些外观整齐、高度相仿的茶园茶。"台地"一词,源于地理学,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无需更多解释,"台地茶"原是用来描述茶园外观的,而形成这种"台地"样外观的必然条件,是人工管理修整。
以市场自然分类:古树茶、野放茶、台地茶(狭义)
古树茶:禁采范围之外,茶树龄在百年以上古茶园或古茶树。无论是否人工种植,都是长期无人工管理。
野放茶:它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茶树龄通常在50年至百年之间。人工种植,无人工管理。
台地茶:通常指狭义台地茶,绝大多数为1985年以后推广种植,茶树龄在二十年左右。多为人工培育无性繁殖灌木型,密植,高度人工管理。
依照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首先会依茶树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两大类。
1985年之前,中国国营厂所生产普洱茶成品的主要原料是有性繁殖的群体种。群体种,是阿萨姆种人工种植有性系品种的总称。1985年后渐被淘汰。1985年后推广种植的良种茶,均为无性系品种。
云南大叶种:不是茶种,也不是茶树品种。将此说法用于界定普洱茶原料,很容易将一直作为普洱茶原料的阿萨姆种中、小叶茶排除在外。
老树茶与大树茶:与古树茶一样,是市场上逐渐形成的对于树龄的表述。它们与古树茶之间的区分与古树茶、野放茶的区分相仿。
"普洱茶"在制作上,分为普洱散茶和普洱紧茶两大类。普洱散茶,传统品类为毛尖、粗叶,今已发展为普洱绿茶、普洱青茶、普洱红茶、普洱黑茶、普洱黄茶、普洱白茶6个品类。
传统品类为芽茶、女儿茶制成的团茶、饼茶、茶砖,今发展为由6类散茶制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饼茶(含青饼、熟饼、方饼、圆饼、异型饼)、普洱茶砖3个品类;其制作方法,就是将散茶经过蒸(炒)后,装入各种品类模具并经特定工艺压制成型。普洱紧茶,按照后发酵方法,有"生普洱"(即制成晒青并进而制成紧压茶后令其在自然存放中缓慢发酵陈化者,如"青饼")和"熟普洱"(即将晒青以高温、高湿加速发酵者,如"熟饼")之分,其品味以"生普洱"为佳。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叶条索,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质容易泡出。其干燥方法有炒干、烘干、晒干三种。干燥的目的,是蒸发水分、紧结条索,透发香气,增进色泽。精制后的绿茶,经过再加工后,一是窨制成普洱花茶,二是制成普洱沱茶、普洱茶砖(青)、普洱饼茶(青)。
其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其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从其外形与品质分,有小种红茶、红碎茶和功夫红茶3种。
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为轻微发酵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后。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
生茶: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生茶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储藏时间越久香味越醇厚。
熟茶: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人为加水提温促进细菌繁殖,加速茶叶熟化去除生茶苦涩以达到入口纯和汤色红浓之独特品性)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均匀。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熟普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更适合日常饮用。熟普的香味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熟普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每七个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饼
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为250克

七子饼:圆形的茶饼通常七饼包装成一提,所以称为七子饼,重量小至25克,大至3公斤
小金沱:圆形的沱茶,重量2克
老茶头: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由于嫩度高,果胶含量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陈年茶头紧结,发酵充分,非常耐泡,为熟茶中精华,口感汤色极佳;
初制毛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春茶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夏茶又称二水;秋茶称为谷花茶。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品质最佳。
普洱茶里面说的200克和357克是普洱茶的重量,就是这一饼茶有多重。357克是标准饼,200就稍微小一点。这两个的区别就是一个比较大,一个比较小。
3.普洱茶的重量一般是多少克的
400克的普洱茶饼是正品。市面上最常见的茶饼尺寸就是357克的,其实还有其他尺寸的,比如500克的,400克的,200克的,100克的等等。400克重量的普洱茶饼很多茶厂都生产过,有据可查的就有中茶和大益,这两个国营大厂都出品过400克的普洱茶饼,而且质量还很不错,是正品。
7饼。普洱茶一件是84饼,普洱茶饼一般7饼为一提,每饼重357g,为笋皮包装的有12提,一共84饼为一件,一件普洱茶通常为纸箱包装,因此正常情况下一件为84饼,除此之外,根据生产、包装方式的不同,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七饼一提的出现应该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
一斤普洱茶原料大约能制成两块茶饼,三块不够。这是因为云南普洱茶大多都是以公斤为计量单位,一饼标准的普洱茶重量为357克,压饼前需要对原料进行蒸汽蒸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杀青中发黄的叶片捡出来,重量也会有所减少,所以一斤原料只能做两饼茶,三饼不够做。
这个价位在普洱茶中已经算不错的中等偏上价位了,如果你给茶农买这个价位的茶已经很好喝了还可以买到一百年左右的树龄的产品。你不要忘了茶叶炒作因数很大。老班章2030年左右的时候也和这个价钱差不多!
大概有42个左右。1斤小青柑有50—100颗左右。
小青柑大的有10克左右,小的话的有5-6克一个。一斤=500克,所以一斤大约50—100颗左右。
小青柑虽然个头差不多,克数却不会完全一致,一般来说,真正会在8到10克之间。也有更小的小青柑,单个克数约为五六克。照这种算法,正常情况小青柑一斤有八十个到一百个。
“件”是传统普洱茶饼规格单位,一件十二筒,一筒七饼共八十四饼,整件净重30千克。
如今随着普洱茶的盛行,茶饼重量与包装也开始多样化,整件重量也随之变化。以传统“件”为单位逐渐减少,而多以饼、筒与公斤为单位。
传统普洱茶饼规格单位,一筒七饼茶,净重2.5千克。七子饼,也叫七子圆茶,是云南普洱茶的标志性形态。关于“七子饼”的由来,说法很多,主流的说法是: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清廷正式颁布“云南茶法”,茶法规定买卖云南茶叶需持“茶引”,每引购茶一百斤。其中特别规定,交易之茶需为圆饼状,每圆重七两,每七圆为一筒。七子饼的形态由此正式确定并沿用至今。
古代规定茶饼为圆茶,每桶7圆5斤重,所以每圆平分得357克。
这个规格沿用至2000年私人厂量产开始才有所变化,众多厂家与坊间开始开启茶品规格上另一新风格,一筒重量与饼数也无严格限制,不过一饼357克依然是市场上比较主流的克重。
9.普洱茶饼重量多少克?为什么
一、普洱茶饼为什么是357克?不是325克
于历史来说,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的古人,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茶的,每饼重357g,为何设置这个重量,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
比如古代圆茶(即七子饼)为每圆重7两,七圆为一筒,重49两(16两为一斤,49两合当时的3.06斤);32筒为一引(重98斤),接近100斤。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则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约等于2.5公斤;一篮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约等于30公斤。
这样一来,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
七子饼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祝福家和万事兴。
七子饼茶畅销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在海外华人中负有“合家团圆”的精神寄托。因此,七子饼茶又称为“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
二、普洱茶饼为什么紧压不散存?
一开始普洱茶紧压,只是为了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
古代交通不便利,茶马古道上马帮运送茶叶,由于我国西南地区山地较多,地势不平坦,如果茶叶以散茶形式存放,会给运输增加成本,而紧压之后只需一匹马就可以背负两件60公斤茶叶,极大方便运输。
这主要是因为茶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如果以散茶的形式存放,就会导致氧化加快,茶叶的香味物质会过快散发掉。
紧压茶与氧气和光线的接触面积相对减少,多酚类与叶绿素等物质的氧化缓慢很多,茶质得到更好地保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