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黑茶茯砖花砖青砖黑砖区别(安化黑茶花砖和黑砖的区别)

黑茶茯砖花砖青砖黑砖区别(安化黑茶花砖和黑砖的区别)

茯砖茶、黑砖茶、砖茶、青砖茶都属于红茶中的砖茶。都经过后发酵工艺,但又各有特色。

青砖起源于1861年前后的湖北省杨楼洞。以红梗半木质化的枝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堆制发酵、烘干后,称为“老绿茶”。陈年绿茶在1月份的潮汐中堆在工厂里,6-8月份自然风干,筛选,切碎,提纯,蒸熟,压制成型。它被称为“青砖茶”。

黑砖创建于1939年,祖籍湖南安化,创建时有四个等级,又称“天、地、人、和”。当地的一种红茶,蒸熟压制而成,也叫“红茶砖”。

砖茶始创于1958年,由“花卷茶(千两茶)”演变而来。其加工与黑砖茶一致。

陕西泾阳咸阳1644年前后手工制作的茯砖茶,又称“丰子茶”,是与西北游牧民族交易的茶叶。1953年在湖南安化试制成功,1958年在益阳茶厂机榨成功。一开始的原料来源是安化,后来原料来源逐渐扩大。将生茶切碎去杂,发酵蒸紧,放入烘房烘干。

同等级的“四砖”,黑砖瓦的原料高于富砖和青砖;与黑砖中的瓷砖相比,瓷砖的原材料质量略好于黑砖。同档次的福砖和青砖原料差不多。伏砖要求“晕开”,所以压的略松,青砖则紧。

以前砖茶的原料分为“撒面茶”和“包心茶”。洒茶是二级或三级红茶,“芯”是三级或四级红茶和一些改革后的老绿茶。1968年后,面包芯不再分配,而是混合压制。

黑茶茯砖花砖青砖黑砖区别,安化黑茶花砖和黑砖的区别

符砖分为“特殊符砖”(简称特殊符砖)和“普通符砖”(简称一般符砖)。所有的特制茯砖都是以三级红茶为原料,考虑到春茶和夏茶的品质差异和地域,调配了部分四级红茶。福砖的原料以四级红茶为主,掺入部分三级茶。

分洒面、两面、灌茶三个部分。外层叫洒面,用一级老绿茶加工而成,品质最好;第二层叫二面,由二级老绿茶加工而成,品质次之;中间的主要部分叫李茶,也叫保心茶,品质稍差。茶叶初制分为杀青、初揉、初烘、复炒、复揉、堆酵、晒干七个步骤。茶叶分为杀青、揉捻、堆酵、晒干四道工序。

黑砖茶和花砖茶:对原料茶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并对原料进行调配。经过称茶、蒸茶、机压、冷却、返砖、验砖、烘干、包装等工序。如果在烘干室烘干时间在10天左右,温度会逐渐升高,出来时温度可达70摄氏度。砖茶四面浮雕斜条纹。

伏砖茶:其压制程序与黑砖、花砖基本相同,因为伏砖独特的“开花”工艺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繁殖。压制时,压制压力小,为了促进开花,干燥不要求快干,整个干燥周期比黑砖、花砖长一倍以上。干燥室内花期15天左右,干燥期5天左右。

在砖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的前提下,“鸡冠花”可以快速生长,形成金黄色的孢子囊,俗称“金花”。传统茯茶的原料是三级和四级红茶。这种原料叶薄、色重、有一定梗量、无机元素含量高,符合传统茯茶特殊的生产工艺要求。现在生产采用科学精确的机械化和流水线作业,全面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量。在技术上突破了无茶梗无花的传统,使高档茯茶既保证了传统风味,又提高了保健功效和产品档次。安福砖茶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要求砖面均匀,外观颜色为黑褐色,香气纯正,能有松烟微香;味道纯正,浓而微涩,汤色红黄略黑,叶底黑褐。陈茶有樟脑香,滋味醇厚。

要求砖面一致,颜色黑褐,香气纯正,有松烟香味;味道浓烈纯正;汤是红黄色的,叶底是黑褐色的。陈茶有樟脑香,滋味醇厚。

特福砖要求形状为黄褐色,砖略松,在砖中打开时“金花茂盛”,色泽金黄,颗粒较大;香气纯正,有“蘑菇花”香味;口感醇厚,有一种“蘑菇花”的味道;唐红黄裳明;叶子的底部是黑色和棕色的。普通傅砖的要求略低于特种傅砖。茯砖茶要求有浓郁的菌花香。

要求外观颜色为青褐色,香气纯正,滋味尚浓而不青,水的颜色为红黄色,叶底较暗。老茶尝起来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