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距离一杯茶的距离(一杯绿茶的英文)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7-24 16:31:12
安徽是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茶叶是安徽优势明显的主导农业产业。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安徽绿茶。安徽省按茶区分布分为皖南和皖北,分别属于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茶叶品质较好。
安徽产茶制茶历史悠久,名茶众多。在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中,安徽占据34%。到上世纪90年代初,安徽省茶园面积仍居全国第二、三位,产量排名前五。9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安徽的茶叶生产开始停滞,在全国的地位开始下降。特别是与周边省份的差距逐渐拉大,安徽茶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70年代中期,安徽省茶园已达100多万亩,基本保持在全国前列。1990年达到178万亩,仅次于浙江和云南,位居第三。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茶园更新发展未能有效跟进,导致茶园面积增长缓慢,在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
作为安徽省重要的传统产业,虽然近年来安徽省茶产业各项指标不如其他产茶大省,但安徽省茶产业独特的自主优势依然较强。
一是生态区位比较优势独特。
安徽省是中国唯一产茶省份,兼具长江南北茶区和南北气候特点。皖南和大别山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优越,形成了安徽茶独特的风味品质。
历史品牌具有优越的比较优势。
“祁宏”和“屯炉”是中国出口散装红绿茶中最著名的品牌。猴魁、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享誉海内外;

安农大学和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历史悠久,技术支撑体系完备,在茶树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与机械设计、茶叶经济与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四是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凸显。
2012年,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180亿元,既提高了一产产值,又使二产、三产均衡发展。在产品结构方面,除了初级农产品,许多茶企都启动了清洁加工项目,生产深加工茶产品。在市场主体上,2012年,省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50家,合作社806家,市场主体规模逐步扩大。在营销业态上,茶叶专营店、直销店星罗棋布,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占据一席之地。在销售市场上,我省茶叶在国内茶叶消费市场上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出口国外销售也在逐步提速。
安徽茶叶的振兴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的双重局面。优势明显,但仍需清醒认识到,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茶产业仍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基础发展滞后,茶园建设缓慢。
我省茶园基础设施还很薄弱,老茶园改造任务艰巨。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2年,我省茶园面积增加62万亩,增长38.1%,不仅低于全国的1.1倍,也分别低于河南、湖北的3.2倍和1.1倍。全省无性系茶园面积比例约为24%,远低于全国51%的平均水平。
二、管理粗放,资源优势不明显。
安徽名茶众多,但品牌推广缺乏整体规划,安徽茶叶品牌普遍认知度低,认知度弱,未能形成有效市场。据统计,2012年,四大品牌茶叶产值22.7亿元,仅占全省茶叶产量的37.8%。
2月28日,祁门县红茶协会二届四次会员大会在祁宏国际饭店成功召开。祁门县委副书记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平安、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王传佳、祁门红茶协会会员等300余人参加。
其中,畅销书《茶叶应该这样卖》作者戴高诺做了《经济新常态,提升茶产业制胜力》的主题演讲。戴高诺分析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个茶叶营销案例,带领祁门红茶会员就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提高茶产业的决胜力进行了3个小时的精彩演讲,得到了会员的高度认可。祁门红茶协会主题培训是戴高诺老师第六次对安徽茶业进行培训。“研究行业成功案例,揭示简单实用的商业逻辑和技巧”让戴老师的课程得到了茶界的高度认可。会后,戴高诺应邀参观了天之红、祁宏园林等企业。祁宏茶叶协会表示将长期合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