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40.8度(乾隆下江南1977)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6-03 10:53:35
乾隆下江南铁观音,一口气喝了三碗,然后说:“这茶真好喝,比宫里的还好喝。”乾隆听了哈哈大笑,并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和珅回答说:“皇上喝的茶是御茶,而我喝的茶是民间的茶。乾隆听了很高兴,说,朕知道你是个聪明人,朕以后会重用你的。从此,和珅的仕途一帆风顺,官至一品大员。和珅不仅是个能干的人,而且还是个有才华的人。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能诗善文,写得一手好字。
优质答案1:
铁观音(又名红心观音、红样观音)
原产于安溪县西坪尧阳。无性系品种。其由来有两种传说: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献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翌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佳宾临门,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便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是“王说”。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乡南岩村)仕人王士让,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清乾隆元年(1736)春,王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俯。乾隆六年,王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士让询问尧阳茶史,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为“铁观音”。
铁观音植株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树姿开张,枝条斜生,稀疏不齐;叶形椭圆,叶色浓绿,叶厚质脆,叶缘波状,略向后翻,锯齿疏钝,嫩芽紫红。开花多,结实率高。萌芽期在春分前后,停止生长期在霜降前后,一年生长期7个月。天性娇弱,抗逆性较差,有“好喝不好栽”之说。制乌龙茶品质特优,滋味醇厚甘鲜,香气清芳高雅,水色清澈金黄,叶底肥厚软亮,常以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韵”而区别于其它乌龙茶。制红、绿茶则品质中等。
铁观音主要分布于感德、剑斗、西坪、虎邱、祥华等乡镇。1990年栽培面积达2万多亩,居全县第二位,为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安溪福美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并先后传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华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县和广东等省。
优质答案2:
铁观音(tiěguānyīn)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养生保健的功能。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
二、铁观音为什么叫尼姑茶?
优质答案1:
优质答案2:
铁观音之名出自乾隆,因茶叶形似观音脸重如铁,乾隆便赐名为“铁观音”。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相传,清代乾隆元年(1736),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镇南岩村)有位书生名叫王士让,生平喜好搜集奇花异草,曾在南山之麓筑书房,名为“南轩”。他经常与亲友聚集于南轩。
这年春天的一天,王士让在南轩之旁的层石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异于寻常,遂将它移植到花园中精心培育,压枝繁殖。这株茶树成茶乌润肥壮,气味超凡,冲泡后,香气馥郁,滋味甘醇。乾隆六年(1741),王士让上京奉召,拜谒礼部侍郎方望溪,馈赠自己用这株茶树制成的茶。
方望溪品后大加赞赏,遂献给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问此茶历史。王士让如实奏享此茶的发现经过。乾隆细细观察、掂量此茶后,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因而御赐名为“铁观音”。
优质答案3:
铁观音,铁观音,铁了心要做观世音!
一心向佛除了做尼姑,还能咋办?
三、能介绍下茶叶吗?绿茶,红茶,龙井,普洱,铁观音,碧螺春,各有什么特点?
优质答案1:
能问出这样一堆茶叶又不会分类,是还没有入门的小白问的。
龙井碧螺春炒青(你说的绿茶是指高山云雾高山绿茶日照绿茶等类似的吧,实际是炒青工艺),在加上一个毛峰毛尖,这些基本上就是绿茶的主要生产方式了,炒青蒸青烘青晒青四类绿茶,现在大都以炒青为主,或者结合了炒青工艺保持一点特色,你问得很好没有加前缀,因为工艺是工艺,加了地名或特殊的前缀就成了品牌,绿茶的特点是工艺价格特点公开透明,以芽级定等级,就是再不懂的小白泡开茶看看芽好不好,茶叶完整不完整,喝喝茶,苦不苦涩不涩,汤色清不清,香味浓不浓,了解一些常识就能简单分辨优劣,至少几个茶放在一起能对比一下。
第二类是红茶,中国红茶的产地非常多,著名的工艺比较好的口味比较好的,有首推祁门红茶,然后英德红茶,江西宁红,川红等等这些茶叶口味都不错,性价比也高,至于名气最大的金骏眉正山小种呢,一般小白就不要接触了,云南和武夷茶是天价封神的,我做了十来年的批发,自己客户需要武夷茶都不敢和武夷人联系的,他们报的价会是我预想的十倍百倍价格,宁可找苏州上海南京同样做批发从武夷进货的那不会忽悠的茶叶;
第三类是青茶,铁观音还有你没有说的大红袍乌龙茶,以及广东的一些乌龙茶,我个人接触不多,喝的也少,相比之下还是广东茶实惠,福建茶叶一个武夷天价放在那里总感觉不踏实,几万几十万的茶叶还是少接触好。

我聊天观点比较直接,不玩天价茶,遇上吹嘘天价的可以视之无物,换一样茶叶就行,中国现在不缺茶叶,缺的是喝茶叶的消费者。
优质答案2:
将茶树拳梢采摘下来,然后进行杀青,揉捻,干燥,这样就制成了绿茶。杀青工序是绿茶类制法的主要特点。在高温杀青过程中,迅速钝化了酶的活性,制止了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保持了绿茶“绿叶”,“绿汤”的特色。按照初制过程中杀青和干燥方法的不同,绿茶可以分为蒸青绿茶,烘青绿茶,炒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四种。
是利用蒸汽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绿茶呈深绿色,茶汤浅绿,茶底青绿,香气较闷并带有青气,涩味也较重。
是用烘笼烘干的,可作为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较淡,按其外形又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
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其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所以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呈颗粒状,所以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名扁形茶。长炒青的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具有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香鲜味醇。
是指经过锅炒杀青,揉捻以后,利用日光晒干的绿茶。由于太阳晒的温度较底,时间较长,较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制出的茶叶滋味浓重,且带有一股日晒后特有的味道,所以人们常说此茶带有“浓浓的太阳味”。
红茶是全发酵茶,因其冲泡后的茶汤,茶叶红色为主调,故得此名。红茶茶叶色泽乌黑或偏红褐色,冲泡后的茶汤呈红色,叶底红亮,滋味醇和,有水果香气。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龙井茶得名于龙井,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井村。龙井原名龙泓,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从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在称龙井。西湖龙井茶早在唐代就已久负盛名,且很多史料都有关于龙井茶的记载。据说当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经过龙井茶区,将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18颗茶树御赐为“十八御树”。
龙井茶营养丰富,其中氨基酸,儿茶素,维生素C等成分含量均比其他茶叶多,可起到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腻,消炎解毒的功效。如以当地的虎跑,龙泉之水冲泡,更有鲜爽味烈,绿野飘香,茶芽成朵,交错辉映,赏心悦目之妙,素有杭州“双绝”之誉。
龙井茶因产地和炒制技术的不同有狮,龙,云,虎,梅等字号的区别,其中以“狮”字号的狮峰龙井品质最佳。国内销售的西湖龙井被分为狮峰特级,梅坞特级,龙井特级,狮峰上级,梅坞上级,龙井上级以及1-6级共12个花色级别。
外销的龙井则分极品,特级,1-5级龙井片等8个花色级别。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变为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变为青绿,黄褐。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等,以云南省普洱市为集散地,唐代时已负盛名。普洱散茶分生普洱和熟普洱,生普洱为自然发酵,新茶口感刺激,越陈越香;熟普洱则为人为发酵,茶性更温和。
外形:普洱散一般分特级,1-10级等11个等级,外形壮实,色泽褐红光润,条索整齐,紧结,芽头多毫;表面有霉花,霉点的均匀为劣质普洱茶。
汤色:优质普洱茶冲泡后茶汤浓艳明亮,如红酒一样醇浓剔透;劣质普洱茶冲泡后茶汤暗黑浑浊。
香气:冲泡后陈香沁人心脾,悠长高远的是优质普洱茶;冲泡后带有霉味或阴沉香香的则为劣质普洱茶。
滋味:优质普洱茶冲泡后滋味浓醇,滑润,饮后口舌生津,香气盘旋;劣质的普洱茶则滋味平淡甚至苦涩,饮后舌根两侧会感觉不适。
对于铁观音的观音韵这一抽象的概念从三方面探讨,一是品种香显,二是茶汤也有品种的香气,三是饮后有回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喉韵。
余韵绕梁,齿颊留芳,证明了铁观音兼有各类茶的优点,青茶的正味,经茶的醇厚,绿茶的清香,普洱的甘滑,不红不绿,不清不酸,最是中庸。所以在品评铁观音的时候,第一要看它是否有品类的特征,第二要看它品质的优点,第三要看品质和技术上弱点。
譬如说铁观音香气评审,首先要看音韵是否明显,其次是看香气高低,然后才是香气的持久程度。那些香气馥郁,高长的铁观音毫无疑问便是上品了。
韵明香高是高档铁观音,韵显香幽是极品铁观音,而事实上在品鉴的过程中韵显不一定香高,香高不一定韵显。这种观音韵的形成和鲜叶的质量,季节,制茶时的天气,制茶工艺密切相关。香高味醇,如新风临荷,空谷幽兰之感,才是最让人沉醉的。
安溪铁观音的品质评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必须要有长期的实践经验,通过摸索才能掌握要领。从外形,听声,察色,闻香和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看外形的色泽和条索紧结度,听茶叶入壶的时候清脆的声音,察看汤色是否金黄清澈,叶底是否肥厚明亮,闻茶汤的香味是否高扬,馥郁持久,最后再品一口,通过茶汤的甘鲜来感受观音韵的独特。
碧螺春茶的采制在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中旬,茶芽长到1-2厘米的时候,要求采摘初展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的嫩梢,叶的背面密密地长着茸毛,长约0.5-0.7毫米,肉眼可见。所采的鲜味越幼嫩,制成干茶后的白毫就越多,品质就越佳。嫩叶经过拣剔,杀青,揉捻,搓团,干燥等工序处理,全部是手工操作。0.5千克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
选购洞庭碧螺春茶时应该闻其香气,因为碧螺春茶树与果树间杂而生。每到春夏时节,蜜蜂,蝴蝶会将果树的花粉带到茶树上,自然而然地令茶树有了花的清香,特别是上等的碧螺春,味道清新淡雅,有着浓郁的花香和甜蜜的果香。
上等的碧螺春茶干茶条索纤细,卷曲如螺,浑身披毫,银白隐翠。每0.5千克的上等碧螺春茶有芽叶6万多个。现在市面上的碧螺春茶分7级,随着等级由高向低,芽叶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市场上有一些添加了色素的碧螺春,同色泽柔和鲜艳的优质碧螺春相比,它的颜色发绿,发暗,绒毛也非白色而多为绿色。
优质的碧螺春茶在冲泡时可在瞬息之间观赏到茶叶在杯中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但次品茶叶香气则不够醇厚,只是带有淡淡的清香,甚至带有异味,土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