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百科 > 丽江乌木春茶叶的价格(鉴别乌木的最好方法)

丽江乌木春茶叶的价格(鉴别乌木的最好方法)

宁蒗华坪乌木春茶叶有限公司茶叶批发价格

我是茶叶公司,对产品还是比较了解的,不懂可以追问我,想批发茶叶可以找我

2012年,华坪县生产总值(GDP)完成38367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1%,生产总值自2002年来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1183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237211万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95277万元,增长14%。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60.6%和31.9%,分别拉动GDP增长0.8、6.7和3.5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GDP)达到22569元,比2011年增长10.1%。全县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12.7%、63.5%、23.8%调整为13.3%、61.8%、24.9%。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较2011年提高0.6和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华坪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3084万元,比2011年增长43.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594万元,比2011年增长42.3%。分产业看,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614万元,比2011年增长57.3%,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20870万元,比2011年增长19.9%,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7.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28600万元,比2011年增长76.3%,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50.8%。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79个,比2011年增长8.2%。建设项目到位资金19.6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3亿元;国内贷款资金0.37亿元;自筹资金15.2亿元。2012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90万元,比2011年增长79.7%,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4%。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28002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72.9%;商品房销售面积33107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8.0%。从行业情况看,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工业投资120870万元,比2011年增长19.9%(其中采矿业投资72381万元,比2011年增长87.4%,制造业投资7662万元,比2011年减少73%,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40827万元,比2011年增长20.8%),在工业投资中不含电力的投资81823万元,比2011年增长17.9%;交通运输业投资60559万元,比2011年增长74.2%;水利管理业投资27685万元,比2011年增长68.4%。2012年,华坪县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63294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8272万元,比2011年增长12.0%。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11591万元,比2011年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5%,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1159万元,比2011年增长17.2%,实现利税69720万元,下降5.3%,其中利润27610万元,下降17.1%。2012年,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施工企业5个(县内企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7198万元,比2011年增长23.3%;实现利润总额887万元,比2011年增长19.9%。2004年末,全县有完全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初、高中各1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266所(其中完小71所),在校学生2733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5年。截至2012年,华坪县有普通高中3所(含私立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中6所,小学62所,幼儿园35所(含私立34所)。高中专任教师190人,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21人,初中专任教师463人,小学专任教师978人,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27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482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409人,初中在校学生5263人,小学在校学生12259人,幼儿园(含私立)在园儿童4454人,在校残疾儿童少年39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86.67%,小学入学率99.87%,升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0.11%,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9.4%,初中升学率95.44%,初中巩固率98.09%,初中辍学率1.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8.2%。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78%,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5.59%。全县普通高考录取率达到100%,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37年。巴蜀文化华坪汉族主要聚居在县城及河坝区,部分分布在高寒山区,与其他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华坪位于四川、云南的两省交界地,距四川工业重镇攀枝花市仅70公里,故而在语言习惯、风俗、饮食、文化等方面,都受了巴蜀文化辐射和影响,华坪人出门在外往往被认为是“四川人”。据资料记载,华坪的汉族是明清时期从川黔两省及两湖、两广等地迁入,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许多外地客商游民和躲避兵役者,大量流居华坪,与本地人结合,从事农业、各种手工技艺及商业活动,生息繁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打工人员蜂拥而至,多数是四川、重庆等地人。谈古论今,巴蜀文化对华坪的汉族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华坪虽然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然而由于长期受土司的压迫和剥削,阻碍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自古以来乃至解放前,文化艺术都属民间自发组织行为,从未纳入政府职能范围,加之地处边陲,交通不便,使文化开发较晚,直致清朝晚期,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的渗入才逐渐地开化起来。据《华坪文化志》一书记载,清朝晚期,四方来的客商、工匠分别组织有同乡会、哥老会、庙会、洞经会等民间组织,还有专管龙灯、狮灯、婚丧民事的义节会。华坪县城也逐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每逢春节或其它庆祝活动,各行会、社团都筹集捐助资金,联合举办龙灯、狮灯及其它灯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烟花爆竹齐鸣,以表达人们欢乐喜悦的心情。同时,教会、行会、帮会等民间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有丰富多彩的戏剧、舞蹈表演。据史书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年)到四川会理请来川班唱戏,从那以后华坪凡办大庙会都要请戏班唱戏。直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华坪县中心镇“马头大爷”李荣常以茶馆为活动场所,组建起玩友班——“同乐社”,共有20余人参加学演滇剧、花灯等传统剧目。这些民间艺术团体对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来搜集记录的滇剧、花灯、狮灯、洞经音乐,因此成为华坪汉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服饰华坪县通达乡等地的僳僳族服饰更为鲜艳夺目。妇女喜穿右衽窄袖长袍,领口、胸襟、袖口等处,均用彩线相间绣上许多花边;长裙则用红、白、黄、蓝、绿五种颜色的12块5寸宽彩布直条拼合而成,裙脚再绣四道花纹图案;头戴人字交叉盘成的黑布包套,套沿垂挂彩须;腰系自织羊毛红色宽带,身体两侧还垂有两块对称长布;手戴玉锄,耳缀银环,胸挂串珠,肩挎麻织洁白包包,显得五彩缤纷。服饰传说传说僳僳族创世神尔萨天神把天地造好后,指派娃尔神来顶来立地。娃尔神脑壳是光的,顶天坚持不住,尔萨神就做了一个大大圆圆的头帕给娃尔神戴。娃尔神戴上了头帕,圆圆的天才顶住了。天稳了,可地又开始摇晃了,原因是娃尔神没有衣服遮身,怕人见了害羞而晃动。于是尔萨天神又给娃尔神做了一套衣裙,把十二座山的皮剥来做成裙羽,又拿来九十九条江水的水筋做成裙柱,把七十七座山的山花采来做成衣服。娃尔神穿上做好了的衣裙,便去顶天立地。可是忘了做腰带,娃尔神只能双手提着裙子,很不方便,尔萨天神见了,就把天上的彩虹剪下来一半,扎在娃尔神的腰间。衣裙加上腰带,娃尔神才安心顶天立地。天地不再摇晃,僳僳人从此安居乐业,由于娃尔神的衣裙非常漂亮,僳僳族先民就仿效娃尔神的衣裙,做成了花僳僳妇女穿着的五彩服饰。传统节日龙神节彝族认为水龙不可冒犯。不敬水龙泉水就会枯竭,稻谷不能丰收,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各家各户带着鸡、鸭、羊,聚集到泉源处宰杀敬“龙神”,并把“羊脚”用木条穿起来,由村中较有威望的老人(男性)抬去敬风神,求得一年无风灾。水田人传说“龙神”是神公,风神是“神母”,只有敬好了,才能求得一年的风调雨顺,敬神完毕,男女老幼泼水嬉戏,回家煮肉。山神节农历五月十五日,全村男子聚于山头,杀羊敬山神,由东巴先生主持做法事祈求山神保佑绿树常青,最后将羊肉煮食,此节日忌妇女参加。水田山歌水田山歌虽然曲调单一,但委婉动听,多数山歌都是即兴编词演唱。山歌对唱是水田先民交流感情、表达心声、记载历史的口头文学方式。乌木春茶叶乌木春是华坪县名茶,华坪乌木春茶在云南省首届乡镇企业产品交易会上,经茶叶专家鉴评,荣膺“银缨奖”。有“云雾山中茶,乌木河畔春”之称。鸡枞鸡枞被称为“菌中之花”、“菌中之王”,华坪是鸡枞的主场地之一。腊渣酒“腊渣酒”是水田人家待客的上等佳品,腊渣酒也成为水田人的土特产品。腊渣酒是用糯米酿造的,它的前身是甜酒(糯米酒),它的基本做法是:将糯米蒸熟,冷却、打散,用酒药子和冷开水调好,置于坛中发酵,制成甜酒,将甜酒兑水,长时间贮藏,去渣,便成了“腊渣酒”。

作用:乌木春茶是一个新品种绿茶,绿茶的基本作用都差不多,只是在口感上因工艺,产地,茶树品种不同而有所区别。介绍:华坪名茶乌木春,是近年在滇绿茶家族中崛起的一个新品种,其产地和加工在云南省华坪县永兴茶业有限公司,因当地地近乌木河,故名。华坪乌木春茶在云南省首届乡镇企业产品交易会上,经茶叶专家鉴评,荣膺“银缨奖”。乌木春茶属“大叶种”,外观条硕肥状,沏茶汤色澄明,具碧螺春色;口感清香回味,味长耐泡,是云南滇绿家族中的新秀。故有“云雾山中茶,乌木河畔春”之誉。

云南丽江有什么特产?拜托了各位谢谢

纳西族的风味食品很多,尤以火腿粑粑驰名。另外还有“纳西火锅”、“鸡豆凉粉”、鸡炖豆腐、“吹猪肝”、酥油茶等。火腿粑粑外酥内脆松软,油而不腻,香味扑鼻,搁置半月其味不变,有咸、甜两种。原料有丽江麦面,红糖、菜油、猪油、火腿、草果、花椒、葱、豆沙等10多种,制作考究。首先把各种槽糕,猪油、菜油、火腿末准备好。制作时先在专用木盆里用清泉水放少许苏打将面粉合成面团(冬天用温水),后在大理石案板上将面团揉透后放回木盆,制作时从待用的面团中取出100克左右面泥,用面杖擀成10厘米宽、40厘米长的薄面皮,然后涂上一层猪油,撒上盐,再铺上一层火腿末(甜的是铺豆沙、糖)及各种配料,再用手把圆筒压平,用面杖擀成圆形千层饼煎熟。煎时把菜油放入平底铸铁锅内用栗炭微火加温,油有七八成熟时才将粑粑入进锅里煎,翻几次,待粑粑呈黄色酥透后,就可以食用了。“丽江凉粉”是传统小吃。味鲜美、韧性好,可口、价廉。原料主要有鸡豌豆、韭菜、绿豆芽、花椒油、油辣子、炒火麻子面、醋、酱油、姜汁、蒜泥、香油、盐等。制时先将鸡豌豆用冷水泡一夜,待豆泡软后磨成糊状,滤渣后把桨煮沸,再放进少许生桨或小粉搅拌,煮成糊状成黑色,这时盛入盆盘之类器皿中使其冷却即可成为凉粉。吃时将凉粉切成铜钱厚,1厘米左右宽的长条,放在碗内加上事先制作好的凉韭菜、绿豆芽和各种佐料,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冬天切成块用锅煎黄、热食。还可做凉粉炒韭菜、炒腌菜等多道菜肴。“吹猪肝”是纳西族请客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名菜。它制法特殊,色美爽口。主料猪肝配以芫荽、炒花生米、盐、醋、油辣子、芝麻等拌在一起。吹猪肝是要在农历冬腊月,将鲜猪肝吹膨胀后晒干。制作时将猪肝煮熟,冷却后切成薄片拌上上述配料、佐料,拌匀就可作盘菜食用了。“岩巴玖”(即鸡炖豆腐)是传统佳肴,清香、鲜嫩、色美。原料有土鸡、火腿、豆腐、葱、姜、盐、味精、辣子等,制作时将1公斤左右的一只鸡、200克火腿(无火腿可用腌肉),切成块加水、生姜、盐适量炖熟后,再加进成块的豆腐,用小火炖15~20分钟,就成“岩巴玖”了。“纳西火锅”,这里指用火锅煮食品而言。铜制火锅,工艺精美,是纳西族人家喜爱的器皿。“纳西火锅”是在寒冷季节纳西人待客和春游野餐的佳肴。“火锅”原料主要有猪排骨、瘦肉、酥肉、马铃薯、黄豆芽、茨菇、红萝卜、芋头、大韭菜根、白菜帮、青菜帮、粉丝、粉皮、豆腐等10多种,还有生姜、草果等佐料。制作方法是先将马铃薯、芋头、胡萝卜、茨菇、大韭菜根分层放入火锅,最后放入排骨和排骨汤,燃起火锅煮至菜肴稍熟,再加浸泡过的粉丝、粉皮、青菜(稍煮过的)、豆腐、瘦肉片、酥肉等,煮15分钟即可上桌。纳西族先民爱饮酒。东巴经书《耳子命(饮食的一历)》,是一部农业生产劳动的颂歌,长诗的第一部分,就描写了种麦、酿酒的全过程。说明纳西族在很早的古代就会酿酒。纳西族现代常饮的酒,有白酒、黄酒、窨酒,尤以窨酒出名,曾获中国首届黄酒节二等奖、全国旅游饮品优质奖。窨酒呈琥珀色,透明,味甘醇清香,含酒精20度,葡萄糖15%及多种脂肪酸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有良好的滋补作用。窨酒用大麦、小麦、高粱等粮食和特殊的丽江酒曲,玉龙山下的泉水酿造,酿好后入窖一定时间才算珍品。丽江土特产品1、程海螺旋藻产于永胜程海湖中的一种肉眼中看不到的飘浮于水面的微小植物,在显微镜下外观为青绿色呈不分枝的丝状,宛若一根盘曲的弹簧,故名螺旋藻。云南永胜程海湖是目前世界上继中非乍得湖、墨西哥特西科科湖之后,全球唯一天然生长螺旋藻的全球三大淡水湖泊之一。螺旋藻是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营养成分最丰富、均衡的生物,科学测检表明:1克螺旋藻四化建设的营养含量相当于1000克各种蔬菜水果营养的总和。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高达65%——71%,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血蛋白相似,极易被人体吸收。螺旋藻同时富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藻多糖、藻蓝素、亚麻酸,类胰岛素等多种生物活必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解肾毒、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抑癌防癌、加速创口愈合等多种药用和保健功能,是放化疗、贫血、肝炎、糖尿病、胃及十二肠溃疡、骨髓病变成等低能高效的理想药物和保健食品。2、永胜瓷器,早在同治八年(1869)年就能批量生产。《新篡云南通志》载:“永北所产瓷土较皖、赣优良。近来永北瓷器与江西争胜,迤西各属皆有之。”民国时期,开始引进江西景德镇的制陶工艺,使永胜瓷器有了瓷质晶莹明澈、绘图明丽古雅特色。如今,永胜建有地、县两个瓷厂,其产品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远销东南来各国。永胜瓷器用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高岭土是各种结晶岩破坏后的产物,产于永胜县城东南20公里的关照山一带,储量500万吨以上,大部分可露天开采,土质洁白细腻,耐火性强,是上等造瓷料。具体制法因品种不同而展异,一般都要经过备料、制坯、绘图填色、焙烧等四个阶段。装饰方法有青花、粉彩、釉下五彩、喷花、印花、浅浮雕、颜色釉等多种。现已形成了配套的机械化生产,品种近百个,年产量3000多万件。1960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赠缅瓷器便是永胜瓷厂之产品,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青花茶具、云南艺术剧院艺术杯及昆明部分星级宾馆皆用永胜瓷器。除餐具、茶具、酒具外,还有艺术陈设瓷花瓶、台灯、西代乐女、红楼人物、唐女、阿诗玛、傣女及各种动物等。还有镂空花瓶、笔筒、笔架等文房之宝。其产品获云南省优秀轻工产品金象奖,全国首届“瓷都景德镇杯”创作设计奖,大批日用瓷器通过边境贸易出口。3、丽江东巴蜡染是贵州苗族蜡染、大理白族蜡染的工艺基础上,以纳西族东巴书画作品为文化内涵的新的印染工艺品。它以棉布、丝绸、金丝绒等为载体,用一种特制的蜡刀蘸熔蜡绘东巴字画于布,利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后沸水煮去蜡即成。在制作中,工艺师们利用蜡冷冻后产生冰纹的特发报,掌握好冰纹的粗细、疏密、走向,使其恰到好处地表现物像,同时采用分色封蜡,丰富色彩层次等手段,增加艺术表现效果。目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和丽江县东巴文化蜡染厂研制出三十多个品种,除面料衣物外,还有旅游包,手帕、布帘、装饰画、沙发巾等。这些蜡染制品,图案丰富多变,色彩典雅古朴,生活气息浓郁,文化内涵深沉,因而受到国内外游客,特别是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喜爱,产品远销日、美、法等国。4、丽江木制工艺品主要有木碗、杯、盘、烟具、茶具、手镯、围棋盒、酥油盒等多种。按木头材质分有红豆杉、山楸、野樱桃、鸭掌木、豆腐渣等;按漆水分有土漆、清漆两种,土漆颜色鲜艳、华贵典雅,清漆自然古朴、美观大方;按工艺分有漆木碗、银色木碗(盒)两种。在丽江木制工艺品中,尤以山楸木制作的清漆制品逗人喜爱,外观纹理清晰,材质坚密,摔不破、砸不烂,是儿童就餐的理想餐具。特别是丽江木制工艺品中的高档围棋盒,主要出口日本,是棋弈大师们的钟爱之物。5、东巴挂毯,系丽江毛纺厂的工艺产品。它采用当地优质的细羊毛,精编细织而成,大多采用黄白色羊毛底色,图案为黑色羊毛绘制,以纳西族古老的东巴字画和富有吉祥美好寓意的图案构成多种样式。此项产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除挂毯外,该厂还有地毯、粗纺呢绒、格花毛毯、高级防虫蛀纯羊毛被等优质产品。精致耐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深受中外客商青睐,该厂现已具有年产10万米粗纺呢绒的生产线,并有年产3至5千平方米纯羊毛东巴文组画手工地毯的生产能力。6、苏理玛酒,这是一种度数低、味道清香酸甜的饮料,宁蒗摩梭人和普米族称其为“苏理玛酒”。其酒精度为10度左右,色浅黄,内含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等多种营养物质。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先把青稞或高梁放入一个大铁锅内用微火煮熟,就倒进一个大簸箕里散热冷却,然后拌上用本地中草药配制的酒粬,再倒进一个草编大囤子里发酵两三天后,放进一个土制大陶罐内封存起来,摆在离火塘较近有适当温度的地方,到十天半月左右,便在罐口封存处凿洞,掺进凉开水,过几天后用管子将坛内凉水吸出,就成了香醇可口的苏理玛酒。这种水酒,既可提神健胃,又有生津解热之功效,是普米、摩梭人民最爱喝的饮料。7、乌木春绿茶,是华坪县永兴僳僳族乡茶厂生产的各茶。它采用植于高山云雾中的乌木河畔的大叶种茶精制面成。经云南省茶叶研究部门抽样鉴定,其各种成份含量为:水份5.87%,水浸出物44.42%,儿茶素133.21mg%,茶金酚32.01%,氨基酸3052.96mg%,加啡碱4.01%,所含氨酚量比同类产品高。华平乌木河畔地势较高,气候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加上又有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特别适于茶树生长,并且能提高茶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因而其品质臻于上乘。“乌木春”茶具有色泽绿润、条索肥实、回味甘甜、饮后回味悠长的特点,曾获省级银缨奖。8、丽江雪茶,又名地茶、太白茶,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故名丽江雪共,生长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山苔藓植物带,系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丽江雪茶性凉、味甘,富含雪茶酸、鳞片酸、羊角衣酸、D-阿糖醇、甘露醇、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药检属安全无毒副作用的饮品。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平肝降火、滋阴润肺降压等药用价值,奕可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喉疼时将雪茶慢慢咀嚼,其味由苦转短甜、回味无穷,闻效甚快。丽江饮用雪茶历史久远,早在明代,雪茶已成为木氏土司朝贡珍品,现时丽江有多家公司生产盒装产品及饮料,是旅游馈赠亲友的佳品。丽江雪茶在中国药典中位置不菲《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雪茶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代茶饮烹食之,入腹温暖,味苦凛香美”。

9、虫草是丽江雪域高原的名产之一,又名冬虫夏草,其滋补和治疗功用在人参、鹿茸之上,价格十分昂贵,每千克上品售价近三、四千元人民币。虫草之年以称为“冬虫夏草”,其成因是雪域高原盛夏冰消雪化之时,蝙蝠蛾产在草甸花草树叶上的虫卵,经自然孵化后变成小虫钻进士里,*汲取植物根茎的营养长大,这时,盛夏季节开始活跃的虫草又潜入虫体寄生繁殖、萌发菌丝,从夏至冬,慢慢将地下的幼虫蚕食而死,形成“冬虫”。次年夏天,虫草菌在虫体内抽出子座,露地形成一株4——10厘米的紫红色小草,其顶端有菠萝状囊壳,这便呈“夏草”,夏草囊壳内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囊孔射出,随风飘游、侍机又钻入别的虫体繁殖,循环下一轮“冬虫夏草”。10、丽江天麻主要产自金沙江畔的“药村之乡”鲁甸,其产品多为野生,近年仅有少量人工栽培。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品、治酒、食补,是我国药典中的名贵中药材,其产品以野生天麻为上乘;其性辛温无毒,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药。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治惊风湿痹、神衰、头昏、眩晕、偏头痛、语言謇等作用,经临床实践证明;对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效果。在当地,丽江天麻有散装、盒装、家种、野生等多种产品,“丽江天麻补酒”,是出口东南亚的拳头产品。11、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大花菌、松茸、剥皮菌,纳西语称“裕茂萝”,是丽江地产菌类中的山珍,产品主要由丽江空运出口,有鲜货和盐渍两种。松茸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PP等元素,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益肠胃、理所化痰、驱虫及对糖尿病有独特疗效等功能,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12、海棠果海棠,是丽江的一道风景,海棠春观花,秋采实,既美化了环境,又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丽江海棠有三类型,一为木瓜海棠(又名贴梗海棠),主要是庭院美化、意在观花,花谢后结出的果实是木瓜而非海棠果;次为西府海棠(又名海红、子母海棠、小海棠果),西府海棠枝条畅密,树态峭立,叶绿花香,花开重瓣,着果艳甜;再是垂丝海棠,树姿婆娑,花枝细长下垂,有单瓣,重瓣两种,花色娇媚,形似小莲,是海棠花中名品,后两种海棠以丽江拉市最多,都是春花秋实,美不胜收。丽江海棠果多制成干品出售,有散装、袋装,纳西语叫“多利久补”,是治肾炎、糖尿病的药食兼用的干果,尤其适宜不善服药的儿童食用,既吃了水果,又祛了病灶。13、三川火腿产自丽江永胜县三川坝,是滇西火腿中的名产,虽然名声没有宣威火腿大,但品尝起来味道不在宣威火腿之下,尤其是陈放一二年的“老火腿”三川火腿从杀腊月猪到割腿腌制都有一整套完整工艺,腊月猪以土著黑毛为佳,宰杀之后,用快刀割成边缘整齐的“琵琶腿”,剔除油膜、擦掉血水,即可炒过的食盐、料酒加入少许葡萄糖及火硝揉搓,再置入木缸或瓮缸中“蜜腌”数日,再取出敷上绵纸,风干后捂在栗炭灶灰中保存,时间越长、香气越足、味道越厚。

丽江有没有什么土特产可以带的啊?

纳西族的风味食品很多,尤以火腿粑粑驰名。另外还有“纳西火锅”、“鸡豆凉粉”、鸡炖豆腐、“吹猪肝”、酥油茶等。火腿粑粑外酥内脆松软,油而不腻,香味扑鼻,搁置半月其味不变,有咸、甜两种。原料有丽江麦面,红糖、菜油、猪油、火腿、草果、花椒、葱、豆沙等10多种,制作考究。首先把各种槽糕,猪油、菜油、火腿末准备好。制作时先在专用木盆里用清泉水放少许苏打将面粉合成面团(冬天用温水),后在大理石案板上将面团揉透后放回木盆,制作时从待用的面团中取出100克左右面泥,用面杖擀成10厘米宽、40厘米长的薄面皮,然后涂上一层猪油,撒上盐,再铺上一层火腿末(甜的是铺豆沙、糖)及各种配料,再用手把圆筒压平,用面杖擀成圆形千层饼煎熟。煎时把菜油放入平底铸铁锅内用栗炭微火加温,油有七八成熟时才将粑粑入进锅里煎,翻几次,待粑粑呈黄色酥透后,就可以食用了。

“丽江凉粉”是传统小吃。味鲜美、韧性好,可口、价廉。原料主要有鸡豌豆、韭菜、绿豆芽、花椒油、油辣子、炒火麻子面、醋、酱油、姜汁、蒜泥、香油、盐等。制时先将鸡豌豆用冷水泡一夜,待豆泡软后磨成糊状,滤渣后把桨煮沸,再放进少许生桨或小粉搅拌,煮成糊状成黑色,这时盛入盆盘之类器皿中使其冷却即可成为凉粉。吃时将凉粉切成铜钱厚,1厘米左右宽的长条,放在碗内加上事先制作好的凉韭菜、绿豆芽和各种佐料,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冬天切成块用锅煎黄、热食。还可做凉粉炒韭菜、炒腌菜等多道菜肴。

“吹猪肝”是纳西族请客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名菜。它制法特殊,色美爽口。主料猪肝配以芫荽、炒花生米、盐、醋、油辣子、芝麻等拌在一起。吹猪肝是要在农历冬腊月,将鲜猪肝吹膨胀后晒干。制作时将猪肝煮熟,冷却后切成薄片拌上上述配料、佐料,拌匀就可作盘菜食用了。

“岩巴玖”(即鸡炖豆腐)是传统佳肴,清香、鲜嫩、色美。原料有土鸡、火腿、豆腐、葱、姜、盐、味精、辣子等,制作时将1公斤左右的一只鸡、200克火腿(无火腿可用腌肉),切成块加水、生姜、盐适量炖熟后,再加进成块的豆腐,用小火炖15~20分钟,就成“岩巴玖”了。

“纳西火锅”,这里指用火锅煮食品而言。铜制火锅,工艺精美,是纳西族人家喜爱的器皿。“纳西火锅”是在寒冷季节纳西人待客和春游野餐的佳肴。“火锅”原料主要有猪排骨、瘦肉、酥肉、马铃薯、黄豆芽、茨菇、红萝卜、芋头、大韭菜根、白菜帮、青菜帮、粉丝、粉皮、豆腐等10多种,还有生姜、草果等佐料。制作方法是先将马铃薯、芋头、胡萝卜、茨菇、大韭菜根分层放入火锅,最后放入排骨和排骨汤,燃起火锅煮至菜肴稍熟,再加浸泡过的粉丝、粉皮、青菜(稍煮过的)、豆腐、瘦肉片、酥肉等,煮15分钟即可上桌。

丽江乌木春茶叶的价格,鉴别乌木的最好方法

1、程海螺旋藻产于永胜程海湖中的一种肉眼中看不到的飘浮于水面的微小植物,在显微镜下外观为青绿色呈不分枝的丝状,宛若一根盘曲的弹簧,故名螺旋藻。云南永胜程海湖是目前世界上继中非乍得湖、墨西哥特西科科湖之后,全球唯一天然生长螺旋藻的全球三大淡水湖泊之一。螺旋藻是目前地球上人类已知的营养成分最丰富、均衡的生物,科学测检表明:1克螺旋藻四化建设的营养含量相当于1000克各种蔬菜水果营养的总和。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高达65%——71%,且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血蛋白相似,极易被人体吸收。螺旋藻同时富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藻多糖、藻蓝素、亚麻酸,类胰岛素等多种生物活必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解肾毒、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促进前列腺素合成、抑癌防癌、加速创口愈合等多种药用和保健功能,是放化疗、贫血、肝炎、糖尿病、胃及十二肠溃疡、骨髓病变成等低能高效的理想药物和保健食品。

2、永胜瓷器,早在同治八年(1869)年就能批量生产。《新篡云南通志》载:“永北所产瓷土较皖、赣优良。近来永北瓷器与江西争胜,迤西各属皆有之。”民国时期,开始引进江西景德镇的制陶工艺,使永胜瓷器有了瓷质晶莹明澈、绘图明丽古雅特色。如今,永胜建有地、县两个瓷厂,其产品不仅畅销省内外,还远销东南来各国。永胜瓷器用高岭土为原料烧制而成。高岭土是各种结晶岩破坏后的产物,产于永胜县城东南20公里的关照山一带,储量500万吨以上,大部分可露天开采,土质洁白细腻,耐火性强,是上等造瓷料。具体制法因品种不同而展异,一般都要经过备料、制坯、绘图填色、焙烧等四个阶段。装饰方法有青花、粉彩、釉下五彩、喷花、印花、浅浮雕、颜色釉等多种。现已形成了配套的机械化生产,品种近百个,年产量3000多万件。1960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赠缅瓷器便是永胜瓷厂之产品,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青花茶具、云南艺术剧院艺术杯及昆明部分星级宾馆皆用永胜瓷器。除餐具、茶具、酒具外,还有艺术陈设瓷花瓶、台灯、西代乐女、红楼人物、唐女、阿诗玛、傣女及各种动物等。还有镂空花瓶、笔筒、笔架等文房之宝。其产品获云南省优秀轻工产品金象奖,全国首届“瓷都景德镇杯”创作设计奖,大批日用瓷器通过边境贸易出口。

3、丽江东巴蜡染是贵州苗族蜡染、大理白族蜡染的工艺基础上,以纳西族东巴书画作品为文化内涵的新的印染工艺品。它以棉布、丝绸、金丝绒等为载体,用一种特制的蜡刀蘸熔蜡绘东巴字画于布,利用植物染料浸染,然后沸水煮去蜡即成。在制作中,工艺师们利用蜡冷冻后产生冰纹的特发报,掌握好冰纹的粗细、疏密、走向,使其恰到好处地表现物像,同时采用分色封蜡,丰富色彩层次等手段,增加艺术表现效果。目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和丽江县东巴文化蜡染厂研制出三十多个品种,除面料衣物外,还有旅游包,手帕、布帘、装饰画、沙发巾等。这些蜡染制品,图案丰富多变,色彩典雅古朴,生活气息浓郁,文化内涵深沉,因而受到国内外游客,特别是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喜爱,产品远销日、美、法等国。

4、丽江木制工艺品主要有木碗、杯、盘、烟具、茶具、手镯、围棋盒、酥油盒等多种。按木头材质分有红豆杉、山楸、野樱桃、鸭掌木、豆腐渣等;按漆水分有土漆、清漆两种,土漆颜色鲜艳、华贵典雅,清漆自然古朴、美观大方;按工艺分有漆木碗、银色木碗(盒)两种。在丽江木制工艺品中,尤以山楸木制作的清漆制品逗人喜爱,外观纹理清晰,材质坚密,摔不破、砸不烂,是儿童就餐的理想餐具。特别是丽江木制工艺品中的高档围棋盒,主要出口日本,是棋弈大师们的钟爱之物。

5、东巴挂毯,系丽江毛纺厂的工艺产品。它采用当地优质的细羊毛,精编细织而成,大多采用黄白色羊毛底色,图案为黑色羊毛绘制,以纳西族古老的东巴字画和富有吉祥美好寓意的图案构成多种样式。此项产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除挂毯外,该厂还有地毯、粗纺呢绒、格花毛毯、高级防虫蛀纯羊毛被等优质产品。精致耐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深受中外客商青睐,该厂现已具有年产10万米粗纺呢绒的生产线,并有年产3至5千平方米纯羊毛东巴文组画手工地毯的生产能力。

6、苏理玛酒,这是一种度数低、味道清香酸甜的饮料,宁蒗摩梭人和普米族称其为“苏理玛酒”。其酒精度为10度左右,色浅黄,内含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他命等多种营养物质。

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先把青稞或高梁放入一个大铁锅内用微火煮熟,就倒进一个大簸箕里散热冷却,然后拌上用本地中草药配制的酒粬,再倒进一个草编大囤子里发酵两三天后,放进一个土制大陶罐内封存起来,摆在离火塘较近有适当温度的地方,到十天半月左右,便在罐口封存处凿洞,掺进凉开水,过几天后用管子将坛内凉水吸出,就成了香醇可口的苏理玛酒。这种水酒,既可提神健胃,又有生津解热之功效,是普米、摩梭人民最爱喝的饮料。

7、乌木春绿茶,是华坪县永兴僳僳族乡茶厂生产的各茶。它采用植于高山云雾中的乌木河畔的大叶种茶精制面成。经云南省茶叶研究部门抽样鉴定,其各种成份含量为:水份5.87%,水浸出物44.42%,儿茶素133.21mg%,茶金酚32.01%,氨基酸3052.96mg%,加啡碱4.01%,所含氨酚量比同类产品高。华平乌木河畔地势较高,气候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加上又有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特别适于茶树生长,并且能提高茶叶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因而其品质臻于上乘。“乌木春”茶具有色泽绿润、条索肥实、回味甘甜、饮后回味悠长的特点,曾获省级银缨奖。

8、丽江雪茶,又名地茶、太白茶,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故名丽江雪共,生长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山苔藓植物带,系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丽江雪茶性凉、味甘,富含雪茶酸、鳞片酸、羊角衣酸、D-阿糖醇、甘露醇、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药检属安全无毒副作用的饮品。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平肝降火、滋阴润肺降压等药用价值,奕可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喉疼时将雪茶慢慢咀嚼,其味由苦转短甜、回味无穷,闻效甚快。丽江饮用雪茶历史久远,早在明代,雪茶已成为木氏土司朝贡珍品,现时丽江有多家公司生产盒装产品及饮料,是旅游馈赠亲友的佳品。丽江雪茶在中国药典中位置不菲《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雪茶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代茶饮烹食之,入腹温暖,味苦凛香美”。

9、虫草是丽江雪域高原的名产之一,又名冬虫夏草,其滋补和治疗功用在人参、鹿茸之上,价格十分昂贵,每千克上品售价近三、四千元人民币。虫草之年以称为“冬虫夏草”,其成因是雪域高原盛夏冰消雪化之时,蝙蝠蛾产在草甸花草树叶上的虫卵,经自然孵化后变成小虫钻进士里,*汲取植物根茎的营养长大,这时,盛夏季节开始活跃的虫草又潜入虫体寄生繁殖、萌发菌丝,从夏至冬,慢慢将地下的幼虫蚕食而死,形成“冬虫”。次年夏天,虫草菌在虫体内抽出子座,露地形成一株4——10厘米的紫红色小草,其顶端有菠萝状囊壳,这便呈“夏草”,夏草囊壳内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囊孔射出,随风飘游、侍机又钻入别的虫体繁殖,循环下一轮“冬虫夏草”。

10、丽江天麻主要产自金沙江畔的“药村之乡”鲁甸,其产品多为野生,近年仅有少量人工栽培。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水洋芋等,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品、治酒、食补,是我国药典中的名贵中药材,其产品以野生天麻为上乘;其性辛温无毒,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药。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有治惊风湿痹、神衰、头昏、眩晕、偏头痛、语言謇等作用,经临床实践证明;对血管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效果。在当地,丽江天麻有散装、盒装、家种、野生等多种产品,“丽江天麻补酒”,是出口东南亚的拳头产品。

11、松茸,学名松口蘑,别名大花菌、松茸、剥皮菌,纳西语称“裕茂萝”,是丽江地产菌类中的山珍,产品主要由丽江空运出口,有鲜货和盐渍两种。松茸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维生素B1、B2、维生素PP等元素,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益肠胃、理所化痰、驱虫及对糖尿病有独特疗效等功能,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海棠,是丽江的一道风景,海棠春观花,秋采实,既美化了环境,又有不错的经济效益。丽江海棠有三类型,一为木瓜海棠(又名贴梗海棠),主要是庭院美化、意在观花,花谢后结出的果实是木瓜而非海棠果;次为西府海棠(又名海红、子母海棠、小海棠果),西府海棠枝条畅密,树态峭立,叶绿花香,花开重瓣,着果艳甜;再是垂丝海棠,树姿婆娑,花枝细长下垂,有单瓣,重瓣两种,花色娇媚,形似小莲,是海棠花中名品,后两种海棠以丽江拉市最多,都是春花秋实,美不胜收。丽江海棠果多制成干品出售,有散装、袋装,纳西语叫“多利久补”,是治肾炎、糖尿病的药食兼用的干果,尤其适宜不善服药的儿童食用,既吃了水果,又祛了病灶。

产自丽江永胜县三川坝,是滇西火腿中的名产,虽然名声没有宣威火腿大,但品尝起来味道不在宣威火腿之下,尤其是陈放一二年的“老火腿”三川火腿从杀腊月猪到割腿腌制都有一整套完整工艺,腊月猪以土著黑毛为佳,宰杀之后,用快刀割成边缘整齐的“琵琶腿”,剔除油膜、擦掉血水,即可炒过的食盐、料酒加入少许葡萄糖及火硝揉搓,再置入木缸或瓮缸中“蜜腌”数日,再取出敷上绵纸,风干后捂在栗炭灶灰中保存,时间越长、香气越足、味道越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