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茶来八分酒是什么意思(茶七分满酒要八分满)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4-12 18:12:48
七分茶的意思是什么?答:一分茶,七分水。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这种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防止动脉硬化,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一分茶,七分水。喝茶的时候,水温不宜过高,否则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茶叶中的咖啡碱、茶碱等物质,会刺激激中枢神经,加快心跳,导致心慌、头晕等不适症状。所以,最好用100℃左右的开水冲泡,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一:七分茶八分酒是什么意思
七分茶八分酒——就是指给客人沏茶只宜沏七分满,而斟酒以斟八成为宜。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暗示喝酒的人不可贪杯过量,这样少斟节饮才既不会伤身体、出洋相,又不会造成浪费,这可谓古代斟酒中的“黄金分割法”。常言:“酒满欺客”,现代,两岸酒友在斟酒时更注重礼节与分寸,例如斟白兰地酒时,只倒三分之一杯或更少些;红葡萄酒倒至大半杯或更少。
二:七盏茶是什么意思
苏东坡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他登上过人生巅峰,也下过人间地狱,正如他自述的,“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自宋以降,苏东坡成为万人迷,吸引了历朝历代的粉丝。他一生写了3400多首诗词,在大宋文坛,按诗词数量苏东坡排第五名[1]。论诗词质量,他凭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等千古名篇,绝对是独步天下。
他的茶诗数量也不少,共有80多首。名篇佳作众多,良品率很好。
就是这么一个万人迷,心中也有一个粉丝梦,苏东坡居然是茶仙卢仝的超级粉丝。我们可以发现苏东坡茶诗中最喜欢用卢仝的典故,他至少有10多首茶诗引用了卢仝的典故。
卢仝(公元约795年-835年),唐朝诗人,作有《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俗称《七碗茶歌》,以此被后世尊为茶仙。自号玉川子。
明月来投玉川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东坡多次在诗中把自己比作茶仙卢仝。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担任杭州知州的苏东坡,收到了好友曹辅寄来的壑源新茶,心情大好,把自己比作玉川子(明月来投玉川子),把好茶比作佳人(从来佳茗似佳人)。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大意是:仙山出好茶,山上云雾缭绕,就像美人洗脸时涂擦脂粉不均匀。这时好友曹辅给我送来了饼茶,有如茶仙卢仝附体的感觉,清风吹开了杭州的春天。要知道这个茶饼真是好茶,茶饼上没有用膏油涂抹。今天作首小诗,请君莫笑话,从来好茶如佳人。东坡先生出手不凡,凭借这句“从来佳茗似佳人”,这首诗可以跻身最美茶诗前10名。
苏东坡在另一首答谢友人马子约送茶的诗中,直接把自己写作卢仝,做的梦也是卢仝梦(惊破卢仝幽梦)。诗的大意是,有劳仁兄千里迢迢地安排绣衣官员来送茶,茶饼还用白娟斜封密封得如此考究。送茶官敲门时我从梦中惊醒,就像《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所言,惊醒了卢仝的梦,拿到新到的云龙茶饼,我立即在北窗欣赏起来。
珍重绣衣直指,远烦白绢斜封。
惊破卢仝幽梦,北窗起看云龙。
《安国寺寻春》写于被贬黄州的次年神宗元丰三年春天(1080年),东坡先生身体有恙,心情烦闷,思念远方亲友,他借用卢仝贫病交加、无钱买酒、抱子赏花之情景,比喻自己如当年卢仝的处境,感叹自己命运之不济。
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槛欹深红。
看花叹老忆年少,对酒思家愁老翁。
病眼不羞云母乱,鬓丝强理茶烟中。
遥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
薄罗匀雾盖新妆,快马争风鸣杂珮。
玉川先生真可怜,一生耽酒终无钱[2]。
病过春风九十日,独抱添丁看花发[3]。
大意是,卧床听见群鸟在春天里鸣叫,起看村外的鲜花杨柳。黄州城南的安国寺在竹林掩映下,寺院曲折的栏杆与红花绿树交织在一起。看着繁花朵朵,感叹年事已高,不再年少,端起酒杯,涌起一片思乡之愁,想念远方的家人。病中老眼昏花,也不讲究穿衣打扮,边喝茶边梳理鬓发。仲春二月,遥想汴京城外,如花似玉的美女们在花海里的洪福寺游玩观赏,到处都是彩衣新装,骑马时发出清脆的玉佩声响。玉川子卢仝真是可怜,一生好酒但囊空如洗,撑起病体,怀抱儿子,在春日里赏花(我何尝不像玉川先生一样可怜呢)。
枯肠未易禁三碗,玉川风腋今安有
在苏轼茶诗中,有很多歌咏茶事之美的诗词。如《送南屏谦师》、《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汲江煎茶》等。
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东坡先生第一次任杭州通判(熙宁四年即1071年)时,就与南屏山净慈寺的谦师结下深厚友谊。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再次赴杭任杭州知州,一次游西湖寿星寺,谦师闻讯赶来,为东坡先生点茶。苏东坡见证了谦师炉火纯青的点茶技艺,品味了回味无穷的茶汤,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写道:谦师从南屏山赶来,用三昧手方法为我点茶。到了中午,谦师用兔毫建盏,打出像酒一样的茶汤,茶花像白鹅飘于其上。茶汤好似天台山的乳花,世所罕见,喝了这么好的茶,难道没有生出卢仝的两腋清风吗?谦师得茶三昧,可以续写《茶经》而名声不朽了。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汲江煎茶》是元符三年即1100年春天,东坡先生被贬海南儋州所作。描写了在春天的月夜,东坡先生带上春瓮和夜瓶,独自到江边的钓台上汲水,大瓢舀水时就像把月亮放进了春瓮,小杓舀水倒入煮茶的夜瓶。煮茶时雪白的茶花从底下翻滚上来,水开时就像风吹过松林发出的松涛声。三碗茶汤下肚,枯肠也未搜出,半夜三更坐听荒僻的边城,响起一次次的打更声。春日月夜、坐听夜更、汲江煎茶,原来是如此美妙和富有诗意。
元丰4年(1081年),苏轼被贬黄州时,为改善生活,带领家人把黄州城东的一片荒地开垦出来,种花种菜,消遣心情,还盖了一间草庐,取名为东坡雪堂,苏轼从此开始自称东坡。由于爱茶,去大冶讨来了茶种,种在雪堂边,并作了《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的名作。
《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
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
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这首词上阙是,春天下过几场雨,前夜打过一阵惊雷。建溪的茶山上茶芽争相吐翠,生气蓬勃,在春天占得先机。茶人把枝头嫩叶采下,带着新鲜的雨露和云雾揉捻制作成紫云般的茶饼,摇动茶碾溅起绿色的茶粉。
下阙大意是,不管是老龙团,还是真凤髓,招待客人时选中一款。顿时,兔毫盏里,舌头的味蕾马上触碰到神奇的茶味。叫醒青州从事,一起喝上这美妙的茶汤,原先的睡神魔鬼马上就退去了。两腋下清风吹起,就像卢仝一样飘飘欲仙。
东坡先生还写过最长的茶诗《寄周安孺茶》,共120句600字。其中引用到卢仝典故,“自云叶家白[4],颇胜中山醁。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清风击两腋,就是借用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一句。诗作太长,典故众多,很难读懂,我将单独发一篇文章解读这首诗。
且尽卢仝七碗茶,撑肠拄腹五千卷
在东坡先生的茶诗中,有一部分带有对茶仙卢仝的调侃之意。如《游惠山》《试院煎茶》《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黄州春日杂书四绝》,通过调侃表达对卢仝的喜爱和憧憬之情。
这首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东坡先生由徐州调任湖州知州,对无锡惠山泉水特别想念,携门生秦少游、诗僧参寥同游惠山。东坡和秦少游、参寥三人各赋《游惠山》三首,留下了千古传唱之作。
东坡三人在惠山林间舀水煮茶,明亮的窗下,紫色的茶盏中,茶汤色泽和味道堪称神奇。东坡自认为一生就是睡觉和饮食,吃饱了就万事不想。“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中的三百月,是引自《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指的是孟谏议送来的三百饼茶,意即玉川子卢仝爱茶到了痴迷的程度,饭没吃饱还要侍弄这三百饼茶。不如山里隐者,春睡后起来看看满树的繁花,路上也无来客,一个人独自品茗,也是十分惬意。
《试院煎茶》作于熙宁五年(1072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在试院监考后,东坡和其他监考官员打水煎茶,记录下了煮茶的经过,非常精妙。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银瓶泻汤夸未识古人煎水意。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
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蛾眉。
且学公家作茗饮,砖炉石铫行相随。
煮水时,先泛起蟹眼水泡,再泛起鱼眼水泡,到水开时发出风吹松林般的声响。水落茶盏时有细珠翻滚,茶汤在茶盏中快速旋转,像飞雪轻浮在水面上。用银瓶煮水只算我们领会不了古人煮水的意境。君不见,以前李生喜欢亲自给来客煮茶,关键是用活火煮新泉。又不见,潞公文彦博学习西蜀煮茶方法,用定州的花瓷泡茶。今天的东坡贫病交加,分明没有美女捧玉碗。也像官府人家一样煮茶品茗,出行时都带上砖炉和石铫。不必搜肠刮肚苦思冥想文字五千卷,但愿每天喝上一碗好茶、睡到日高三丈,才是神仙般的生活。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这首诗作于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时任杭州知州。那日,他遍游西湖周边上净寺、惠昭寺、智果寺等佛寺,本来身体不佳,但饮了惠勤禅师煮的七盏茶后,顿感轻松和愉悦,可谓茶到病除。他把这首诗题在惠勤禅师的墙壁上。
东坡先生一生爱茶嗜茶,他的茶诗也是茶史上的璀璨明珠。他酷爱卢仝,把自己比作玉川子卢仝,一是东坡先生折服于卢仝“七碗茶”的茶道境界,他最爱引用的是三碗茶(搜枯肠,代表文字五千卷)和七碗茶(两腋清风生,代表得道成仙),茶道的“精行俭德”与东坡先生气质十分匹配。二是东坡的精神气质与卢仝清贫刚直、淡泊名利、忧国忧民、讽喻时弊的精神高度契合,东坡爱用玉川子的典故可谓是高山流水、同病相怜。三是追求儒道释的精神统一,东坡先生一生宦海浮沉、跌宕起伏、转徙流离、几起几落,但始终保持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他与卢仝一样,善于从儒道释中吸取力量。
[1]苏东坡排第五名。分别是:陆游(9362)刘克庄(4804)杨万里(4239)赵蕃(3714)苏轼(3458)。
[2]“一生耽酒终无钱”一句:引自卢仝《叹昨日三首》:天下薄夫苦耽酒,玉川先生也耽酒;薄夫耽酒有钱恣长乐,先生无钱养淡泊;有钱无钱俱可怜,百年骤过如流川。平生心事消散尽,天上白日悠悠悬。
[3]“独抱添丁看花发”一句:引自卢仝《添丁》诗: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惭愧瘴气却怜我,人我憔悴骨中为生涯,数日不食强之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添丁为卢仝儿子名。
[4]叶家白:福建建溪的一种名茶。苏轼《岐亭》诗之三:“仍须烦素手,自点叶家白。”王十朋注引赵次公曰:“叶家白,建谿茶名。”施元之注引《茶录》:“建州叶氏多茶山,每岁贡焉。”宋陆游《村舍杂书》诗:“不知叶家白,亦復有此不?”。
三:七子茶是什么意思
这是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咏香港的一首。凤阙是指皇宫。
意思是说:我是守卫在祖国母亲身边的一头黄豹,虽然我不起眼,却是守护祖国的重要门户。说明了香港的重要地理位置,和对我们祖的重要意义。
四:三分茶七分酒是什么意思
酒满茶半是一句俗语,有留客人的意思。
1、酒满:在酒桌上敬酒时,酒要倒满表示对客人客气尊敬的意思,多喝酒就要多吃菜,(酒满敬人)。
2、半茶:客人来时,主人给客人奉茶要半分满,茶若倒满了烫手,客人不好拿,不好饮,有赶客人走的意思(茶满欺人)。倒酒要满是古时候的规矩,因为在古时候很多人通过酒中下毒来取他人性命,如果是满酒大家在碰杯的时候就可以相互之间掺入些对方的酒,以示酒中无毒表示友好,但如果不是满杯在碰杯的时候酒是不会溢出的,这个规矩一直延用至今。酒满茶半的由来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如何敬酒奉茶,更是有所讲究!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是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所谓“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恐怕也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