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各种形状名称(紫砂壶的保养方法)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4-01 10:43:17
1、西施壶,原名为西施乳,后改为倒耳西施壶;2、掇球壶,壶型由由小、中、大三个球体组成;3、石瓢壶,曼生石铫为上小下大、重心下垂;4、仿古壶,据说是由邵大亨仿制鼓型所作;5、文旦壶,形似西施、贵妃壶,但重古拙。
西施壶原名为“西施乳”,因其形似西施之丰乳而得名。西施壶的壶把为倒耳之形,壶盖采用截盖式,壶底的近底处往内收束,为捺底。后世人觉得“西施乳”一名不雅,改称为“倒耳西施壶”。

石瓢最早被称为“石铫”,原是指“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发展到陈曼生、陈彭年时期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到顾景舟时期才改称为石瓢。陈曼生所制的石铫壶主要呈上小下大、重心下垂的特征,壶身呈金字塔形,使用稳当,给人端庄之感。
仿古壶的一种说法是该壶体由邵大亨首创,是仿照鼓型所作,后人模仿该壶型便有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仿古壶的壶型身扁、腹鼓、颈高,线条饱满流畅,转合自然,整体匀称、协调。
文旦壶创制于明末清初,该壶的外形与西施、贵妃壶相似,西施壶、贵妃壶皆创制于情中末后,更偏重与玲珑娇秀,文旦壶则更重古拙。在文人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肩,又似西施壶那般拥有动人曲线,俊俏天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