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树栽培技术(茶树怎样管理才能高产)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7-29 10:53:40
山茶花不仅花色鲜亮,而且即使在冬天花朵也会开放。所以,现在养殖山茶花不仅仅限于地栽了,很多人都开始养山茶花盆栽,并且精心打理,把盆栽养成了盆景。
但是不能盲目的养殖哦,在养花之前,我们要先熟悉此种植物的属性。山茶花这种植物是适应性较强的木本植物,怕高温,耐霜冻怕干旱,喜润泽,少暴晒,喜散射光线的品种繁多的花卉。上海地区露地栽培非常普遍。苏州拙政园十八曼陀罗馆就面对大片著名的茶花。花时艳红嫩白,满枝招展。
茶花按习惯分三类。即比较矮小的灌木状的茶梅。最适合盆栽,玲珑小巧,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上海豫园移植一棵上百年以上茶梅堪称茶梅之冠。第二种单瓣桃红色为主的油茶,花繁枝高气势恢宏。上海复兴公园的油茶历史悠久,树冠庞大冬令花时气度不凡。第三种是习惯称呼山茶的园艺栽培茶花。分国产原生品种和引进的西洋茶花。
了解完这些以后,算是做好了一半功课。如果没有经验,也是养不好山茶花的。我家里现在就养着一盆山茶花,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养护经验吧
1.首先这个山茶花,是冬天开放的,大概1月份到3月份吧,这个花特别不耐冻,第一年养的时候不知道,冬天了没有弄进屋,受了凉,有的花苞没开就直接整个掉了,有的花苞勉强开了,没几天也掉了,所以养的是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一般15度左右吧,也可以在花上套个袋子,保证温度。
2.培植茶花,要用酸性土壤。一般花市都有购买。褐红色的山泥,或者袋装的专门调配好的茶花,兰花用土。如果不买专门的茶花土,也可以用黄土或者腐殖土,都比较不错,营养成分充足有利于茶花生长。千万不要选择碱性土(pH值>7),碱性土会让茶花营养不良,甚至停止生长或者死亡,最好的情况都是刷刷掉花苞。
3.山茶花花苞的成熟时间跟其他花卉植物想必,是要长一些的。一般要长六七个月才会长成一个成熟的花苞,所以不要因为它长时间不开放就觉得它不正常,其实它健康得很。如果遇到了花苞长得特别多的情况,可不要觉得美滋滋。这可不是好事,最好是去除一部分比较弱小的花苞,以保证其他花苞的养分,这样开出来的话更好看,开放时间也更长,花也更大,如果花苞太多,它开的花就是单层的,显得有些营养不足。
4.浇水也不要太过频繁。等到盆土干燥之后再浇水,而且一旦浇水就要浇透(用筷子插进土壤,约一两厘米处土壤还是湿润的话就是浇透了),而且要保证花盆的透气性,不要选择那种塑料下方还没透气孔的花盆,花盆不透气,盆内积水过多,会烂根,还会导致哗哗掉叶子,一般瓦盆,砂岩花盆都比较不错。盆栽茶花,遇多日下雨,一定把盆中积水倾尽或者侧盆不使进水。不过等到四五月份,植株长叶孕花的时候,要尽量满足水份肥料的需求,这样植株才能健康成长和起蕾。
5.茶花喜欢温暖气候,长的适合温度为18到25℃。花温度为2℃,略微的耐寒,一般品种能耐零下10℃的低温。在冬季一定要放到室内养护,不过不要放在暖气旁,有地暖的话要在花盆底下垫隔热板,太热了也会导致掉花苞,或者花朵开放时间短,或者开放之后立马掉落。茶花不宜暴晒,尤其夏天,多晒会枯萎凋谢。所以适当遮荫很重要。从晚春到中秋都是这样。
6.茶花宜施淡肥,我常在花前视花蕾大小施一二次磷肥增强防冻能力,促使花蕾长大。冬季开花的时候可以,追施一些磷酸二氢钾溶,注意要薄肥为主,千万不要用多了,可以薄肥勤施,因为营养不足会导致山茶花落蕾。
这就是我的一些养护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或许不是很全面,但还算实用,总体来说这个山茶花比较矫情,需小心养护
2.盆栽茶树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宜使用过多酸性肥料。叶片保持浓绿一般喷点叶面肥为好。如硫酸镁、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喷叶面肥要向叶片背面喷施。主要是毛细胞孔主要在背面利于吸收养分。水保持一次浇足。不要过频。适当光照。光照少了叶片发黄。光照多了。盆栽受不了叶片不是浓绿了就。盆栽一般都是需肥量不大的。使用多了容易烧死。尽量少用。一般盆栽作物1-2年最好换土。

茶梅喜欢疏松透气性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一般用腐叶土、松针土栽种比较好。要是用黏性较大、贫瘠、碱性土壤栽种茶梅,就会影响生长,甚至整株慢慢枯死。
茶梅喜欢半阴的生长环境,秋冬季节多见直射光,有利于孕育花苞开花。春末、夏天、秋初的时候,要遮光养护,防止晒伤或者整株晒死。
茶梅比较耐寒,地栽温度保持在零下8度以上,就能顺利过冬。盆栽的茶梅耐寒能力不及地栽,温度下降到零下2度左右,就应该移到温暖的地方养护,防止冻伤或者冻死。
茶梅喜湿,但是有比较怕涝,浇水要见干见湿。在春、夏、秋三季,养茶梅要适当多浇水。在秋末、冬天、早春养茶梅,要适当控制浇水,盆土偏干养护。尤其温度长时间低于5度的时候,少给茶梅浇水,非常有利于过冬。
一、地块选择与土壤管理地块选择是茶树栽培过程当中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般来说,综合茶树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势状况等方面的内容来考察选定种植的地块。在茶树种植的土壤选择方面,倾向于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层肥厚的微酸沙质土壤,这一类土壤一般具有比较良好的透气、排水优势。平稳是茶树种植过程当中对于地势的最基本要求,建议茶农选择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进行茶树的种植。对茶园的土壤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土地肥力的保持,通过使用草叶的覆盖可以稳定土壤对于水分的保持促进茶园土地的活性,还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杂草的发育以及蔓延。二、平衡施肥茶树种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的内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则是追肥的应用。茶农应当选择秋天时节在茶树之间挖掘土沟,进行肥料的施加,推荐史丹利纯硫基17-17-17。基肥的施加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保证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采用生物肥料与史丹利的纯硫基混合施加以丰富土地的营养成分。追肥的工作则是集中在茶树发芽的早春时节,首选尿素为主,有机肥为辅。土壤的填盖一定要注意搅拌的充分性与均匀性,为了避免土沟的下沉,应当是铺盖的填土高到地平线以上。三、气候灾害和病虫害防治茶树病虫害防治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干旱的预防以及害虫的防治。由于昭平县具有夏季高温少雨的基本特点,因此要在茶园的开辟上加强对抗旱能力的注意。为了预防干旱,理想的茶园应当选择在土层厚实的近水源地。病虫害的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绿叶蝉可选用藜芦碱、茚虫威、丁醚脲;防治茶橙瘿螨可选用矿物油、炔螨特,防治芽叶病害可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在病虫害防治技术施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农药使用的频率与课题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于茶树天敌应当尽量采用利用而非杀灭的方式;加强对生物农药的积极应用与推广。四、茶叶修枝与摘采在适宜的时期对茶树树枝进行正确的修剪,对茶树的长势协调、茶叶的产量提高以及质量保证都是非常必要的。茶叶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干确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个环节。一般情况下通过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树的主干,在首次的修剪当中一般落在茶树上挑选三四条比较粗壮的枝条来作为留用的主枝以备进一步培养;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选枝干中再选定两到三个分支。如此反复,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干,确定出整株茶树的树形。采茶时间的科学确定具有两层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所采集到的茶叶在质量上能够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则是可以避免对茶树健康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实践当中,根据茶树特有的“早采早发”特点,形成了一套采茶的基本方法。在理论上,茶叶摘采的一般部位出于中开面以及小开面的中间,无论是在春秋季节还是在冬夏季节都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茶树栽培管理当中,一般在春季将茶叶的摘采稍作提前,这样的茶叶采集方法有利于延长茶叶生长周期,处理好茶叶生长与采摘、质量与数量之间的矛盾。拓展资料:一、茶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茶叶
茶水是可以用来浇花的,可以给植物带来一些养分,合理的使用可以促进花儿的生长,但是用茶叶浇花是要经过预处理的,跟啤酒浇花以及淘米水浇花一样,要先发酵哦。不然,不仅起不到效果,还会对花儿造成不好的影响,没有发酵的茶水直接浇在花盆里有烧坏根茎的风险,也容易滋生细菌,同样的,发酵后的茶水浇花也是要稀释的。
7.盆栽茶叶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养殖方法:应选择偏酸性土壤,北方应注意选用腐殖质含量高的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泥炭土加1/3河沙及部分基肥配制成培养土。它蘖芽生长比较靠根茎上,盆栽时,因较原来栽的稍深些,以免新芽更好地扎根。
不能。小叶茶树属于亚热带植物,最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所以云南、海南等南方地区,茶树生长旺盛。北方平均气温较低,不适宜小叶茶树生长。
(一)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适制性好、制优率高的茶树优良品种,集中连片30~50亩以上茶园早中晚熟品种应各占1/3为宜,为确保移栽成活率,茶苗出圃后,茶苗根系应沾黄泥浆。
(二)茶苗规格:无茶根结线虫、茶根蚧、茶饼病、根癌病等危险性病虫。基本标准:苗高达500px以上,茎粗1.8mm以上,茎杆变硬,三分之二以上红棕色。一年生苗最低标准:苗高300px以上。着叶数4片以上。
(三)起苗出圃:起苗前,先灌水浸透苗床。多带土,匆伤根系,苗木太高可适当定剪,并挑除异种杂株、病虫株。
(四)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萌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尽可能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种植,以利成活。
(五)种植规格(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单行双株:一个种植行(畦)种一行,株(丛)距25 -750px ,每丛植2株,两株之间留间隙3 -125px ,以免日后两株主干相贴影响生长。②双行单株:一个种植行(畦)种植两行,小行距20 -750px ,两行植株位置要错开种植(三角形种植),同行株距25 -750px ,每亩用苗量2500-3000株。③计划密植,种植畦宽1.3 -1.5m ,沟宽 0.3m 。每畦植四行,株行距25 -750px ,丛植一株,亩植4000-5000株。
(六)种植方法:①大小苗分开种植,大苗植于生长环境较差处,小苗植于土质较肥沃、生长环境较好的地块。②种植前需粘黄泥浆。③定植时,在种植沟内挖稍大于根系的穴,填上土压紧压实,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根茎,要浇透水。④定植后宜铺放稻草(厚约 250px )及其它植物稿秆或地膜,以利保湿保温,抑制杂草生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