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老茶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普洱茶老茶头的功效与作用)

老茶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普洱茶老茶头的功效与作用)

老茶喝着有什么区别吗?普洱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茶,在古代就有记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饮品。普洱茶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降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减肥、美容养颜等功效。

1、老班章秋茶和春茶的区别?

一般来说,在普洱茶领域内,春茶的茶价远远高于秋茶的茶价,这差价要高出一倍及以上。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春茶,在其品质上都胜过秋茶的一倍及以上。通常情况如此,同片茶园、相同树龄采摘的春茶、秋茶,秋茶的品质能达到春茶的80%。当然,春茶的内含物质较为丰富,茶汤饱满度更高,但春茶价格不乏受过去的传统和“早为贵”的理念影响,春茶茶制品售价通常为秋茶的3倍。

香气和汤色:春班章由于存放时间稍长,香气相对内敛一些,汤色也稍深:而秋班章香气稍扬一些,汤色稍浅。

口感:春班章入口相对柔顺,对口腔的直接冲击力不是很强,但水很细,入口后张力很足,回甘很快,喉韵很深;秋班章入口冲击力很强,略带轻微毛刺感,回甘也很快,但喉韵稍浅。

耐泡度:春班章耐泡度明显要高于秋班章,一直泡到二十泡左右才略带水味;而秋班章在第十泡左右口感有较为明显的跳水。

茶底:春班章茶底较粗壮肥厚,而秋班章茶底相对瘦小。

普洱茶,重春尖的传统在清代贡茶中已然明显,但近10年普洱茶重春尖的发展很可能是受内地绿茶评价标准的影响。通过茶学专家和普洱茶行家近年对老茶研究发现,从普洱茶后期存放转化来看,春尖原料并不一定占优势,相反粗老原料却对茶品后期茶气、口感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相同地域、树龄的春茶、秋茶,秋茶口感普遍比春茶偏薄。有的人说,秋茶能达到春茶一半的品质就算及格了。但是这样的划分未免过于简单,会让我们忽略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秋茶茶汤的饱满度虽弱于春茶,但它在口感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并且秋茶因为特有季节性的高香,香气通常更为高扬持久。比如南茗佳人的2016年《景迈500年古树秋茶》,茶汤饱满度较同款春茶确实稍薄,但相比其他树龄小的春茶,景迈山500年古树秋茶的滋味远远比其要醇厚很多。茶香也更为悠扬绵长。

有的秋茶苦底较春茶明显,这和茶树从夏季到秋季的生长过程中,茶多酚与咖啡因的含量增加有关。这种苦感会在茶品后面的存储中逐渐转化,所以不必引以为憾。

从口感上来说,秋茶要更柔和一些,所以以“霸气”见长的茶区,比如老班章,秋茶的综合品质往往和春茶差距较大。但是有的茶本来层次内涵丰富,秋茶的醇柔可能反而有助于达到口感的平衡。这方面的例子也有不少,最直观来说,景迈山的茶一直以“兰香高扬,汤质柔甜,山野气韵强烈”见长。秋茶滋味较春茶更为醇和,香气更为高扬的特点,恰好使景迈秋茶口感更为醇柔,香气更为持久,形成了相较春茶自身独有的风格特点。

秋茶有时被忽略,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很多时候忽视了秋茶后期的转化效果,没有将秋茶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去考量。经验证明,不少秋茶的转化会比春茶更快,或者说更容易达到醇和浓厚的口感。这和秋茶、春茶的内涵物质的差异有关。

南茗佳人就曾分享过一款昆明干仓存放的2008年的大益秋茶——《秋香青饼》,八年陈期的秋茶,汤色比春茶要深不少,香气也更为甘纯持久,茶品转化良好,近50饼茶上市不到1小时便被茶友抢购一空。当然春茶还有一些后劲儿没有发力,有些内含物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证明自己。但以时间梯度来说,同时存点春茶和秋茶不失为明智之选,同时自己能非常直观地对比春茶、秋茶的后期转化的品质差异。

春茶和秋茶品质的比较还需要注意一点的是采摘,有经验的茶农、茶商会较好控制采摘的节点与节奏,使得采到的春茶、秋茶品质良好,又能使茶树得到充分的修养。而如果采摘时节不当,或采摘频率过度,会对茶叶品质造成影响。

茶叶的品质和采摘之前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时候过度的雨水或异常的气候会显著的降低茶叶的品质。而大多数秋茶采摘前,长时间秋高气爽,阳光充足、总体干燥,适当雨水的气候特点,很利于秋茶季节性高香的形成。

对一款茶的评价,和评价标准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把标准定的过于狭隘,能多方考察一款茶的特色,很多秋茶在口感上也会给人惊喜,加之秋茶价格通常只为同款春茶的三分之一,极具性价比的特点,让秋茶变得更为讨喜。春茶、秋茶,为普洱茶体系中最为庞大的两个产品模块,会喝春茶,又懂秋茶,才算得上真正的懂普洱茶。

春茶内含物质比秋茶要丰富,汤质更饱满有厚重感,香气馥郁,滋味更浓厚。秋茶汤质不如春茶丰厚,苦涩度低,整体滋味风格较为平和,香气柔和,相对春茶来说没那么出彩,别有一番不同于春茶的独特滋味。

具体看什么茶,绿茶红茶乌龙都是新茶好

hello,好久不见,第19期茶山味道,我是老洪。这一期,我们主题是新茶好喝呢还是老茶好喝?

那其实说到新茶,在我们的普遍人的记忆里边,我们都会想到就是你周围的人都会告诉你,新茶喝起来胃寒或者说苦啊或者涩啊。

各种原因都会听到说就是我们一个概念,就是说一定要把普洱茶变成古董传下来才好喝,那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在10来年前我的记忆里边也是这样子,说实在话,我个人接触的普洱茶,最开始我个人爱的是什么?

我个人爱的是熟茶,后来发现熟茶没有味道,更不像生茶那种来的那么细分,那我就会开始慢慢的去爱上了生茶。

那其实每一个人,在我发生在我身上的我身边的都有,就是大家的概念是什么?

新的生茶不好喝,那我们当然比如说太新的,我们从树上摘下来鲜叶,然后杀青、晒干成为了毛茶。

那这样子来喝的话,这最新鲜的时候其实是有点顶不住,这因为为什么呢?

茶叶其实最新的树上是寒的,那么摘下来以后,我们在锅里面炒,是燥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在山上的一个专业的词语叫发汗,需要发汗。也就是说把他的燥跟他的寒退掉,那么这个周期需要多长时间呢?

如果是说我们压成饼,那么大致的话半年的时间到一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太新确实是有点问题,是因为没有发汗嘛。

所以它的口感各方面都会弱一些,但是如果你第2年来喝,你就会发现了嘛,不一样,你喝到的茶是非常享受的。

什么说非常享受呢?这里我们要区分开说的一点就是什么?

金融属性的产品,一些工业化的大批量的那种一做就是可能几十吨的那种,那是不可能的,那因为什么?

我们整个云南的产量(茶叶)才30万吨,那么纯古树市场它的比例是多少呢?占不到1%。

那么作为金融属性的产品,他是不会来做得,很多时候就是整件整件的他(商家)才拿去炒作的,而像我们这种精微小产区的品牌,我们做的是什么呢?

我们做的是拿来喝的,那这里要搞清楚一个问题。

在我看来,我们得用10多年的经历来告诉你,就是新茶可不可以喝?一定可以喝。

主要是原产地对、环境对、生态对、树林对,如果这些都是对的,那么你现在喝起来是很舒服的。

因为多了什么,多了新茶的花果香,这个蜜香,包括那种原有的那种新茶鲜爽。老茶是没有的,因为在长期的这个存放。

它会什么?它会把香气去慢慢的变弱,然后最后变成什么?

变成醇厚,也就是像什么像一个老人家一样的,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不要说心茶不好喝,这个观念我们得根据时代来看。

在我看来,我个人的说就是用成长性的思维,因为很多时候我听的也是这样子,包括我的太太、我的小孩,他们现在也在喝新茶。

那有些人会跟我开玩笑的说,那不行啊,太寒了,我们这么多人,我这么多年喝下来,作为白老鼠这么多年,你看到我有没有什么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

气色也好,身体也好,刚刚做完呃一项非常大的那个(手术),毕竟到人到了接近的中年吗?

那我也去今年也成立的去做了一些体检,没做之前,其实心里边还是毛毛的,做完妥妥的,心里边安稳了。

这个事情是要做的,所以不是说别人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个人觉得还是要听从自己的。

因为我们追究一下老茶,在这不是说老茶就一定不好,你就一定好。什么都有两面性,客观的去对待。

好的,相对非常的少,因为说像早年的中茶有代工,早年的孟海茶厂这些,其实我们回归到历史,在早年我们的茶2000年以前我们是私人企业是不可以的。

是2000年以后雨后春笋,大家才开始了这个私营企业才可以做茶。那么在最早的其实我们云南更多的是什么?

滇绿或者烘绿,就是绿茶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普洱茶。而普洱茶是在2000年过后如雨后春笋般的,大家才会对它的认知,因为早年大家其实更多的喝的是什么?

铁观音好或者红茶,或者你当地的绿茶,那么普洱茶为什么能作为独领风骚呢?

在整个中国的茶行业里边,它能一路的在增长,包括今年的双11的数据出来,去年占了38.6%,今年占到41.6%,也同期的在上涨,为什么呢?

因为全球来说没有这么大的古树群。

也没有这么好的一个环境,因为整个西双版纳是为什么是处于阿拉斯加不是阿拉斯加跟那个阿拉善就是那个沙漠那个地方,它是同一纬度的。

在那边是沙漠,而我们西双版纳来同一纬度是一个热带雨林,而这块宝地真的就是上帝献给人们的一块,非常难得的,在早年整个西双版纳州是绝对全部都是森林覆盖的,没有村寨,傣王是,听说当年是什么?

整个西双版纳现在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什么烧出来的,那么在回顾历史包括到80年代的时候,70年80年代左右的那个时候,我们当地没有什么旅游业,也没有什么这种烟叶,那烟到后期才起来,早年我们靠的什么,就是大面积种植茶叶。

出口就是靠绿茶,那我们会出现云抗1号啊、10号啊哈,这种这种大面积的这种工业化的这种植。

那为什么说工业化的种植不好呢?因为它是密集型的种植嘛。简单来说,如果我们这间房间只有30个平方,30个平方,如果此刻我们三个人坐在这里边是不是比较舒服。

但是如果我们这里边放上100号人,你有办法坐在这里边喝一泡茶或者吃个饭、喝杯茶吗?No,根本不可能,其实万物我觉得在我个人看来就是它是一样的。

最重要还是它的生态环境,所以说台地产密集型的种植,它求的是量,不是品质,而森林里边的这种大面积的这种生态平衡,这种多样化的生物出来的茶,我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是什么?

只有这种茶你喝进去才会发现它的喉韵,它的舒服哈,这种茶是完全不一样的。

————/未完待续/————

3、老茶一定比新茶“贵”吗?你怎么看?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其中之一,中国人早在“4000多年前的神农时期就开始喝茶啦~~当时,神农尝到有毒的药,已经死亡,不料从山上下的雨水里有茶叶浸泡其中,顺着竹筒正好滴到神农的嘴里,三天以后,竟奇迹般的起死回生∽∽在唐朝时茶文化已发展成熟。

自唐宋元明清直到现在,茶叶就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茶前饭后,饭后喝茶,也就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说到老茶一定要比新茶贵吗?我自认为,那要看是什么样的茶了!比如说,云南的普洱茶,越放时间长,越老越有味道,越老越好喝。

还有就是,福建的铁观音,老手茶要比新茶好!

河南信阳的毛尖就不一样了,新茶更比老茶有味道。

茶叶是个好东西,不仅仅是能帮助人们解渴,它另外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消化不良,解乏,解毒等等。

老茶头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普洱茶老茶头的功效与作用

难怪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走茶凉。

中国的茶叶太多太多了,各地有各地的特产,各有千秋,在此,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中国茶叶分为很多种类,有些茶是时间越久味道越好,价格自然也会比同类新茶贵,比如近些年来比较热的普洱茶、黑茶等;而有些茶则讲究喝新茶,比如龙井茶,还讲究喝明前茶,也就是清明节以前的茶。好的西湖龙井,在市场上一两可以卖到几千元。

所以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供您参考。

不一定啊。茶主要还是看工艺,最主要体现在它的滋味这些上面。有的老茶工艺差,制作出来的茶甚至可以说是烂茶,即便存的久,也是老烂茶,比不过工艺好的新茶

4、老茶和新茶的关联性是怎样的?你怎么看?

白茶能被奉为茶中珍品,不无道理。对白茶有所了解的茶友,都知道白茶很特别,不同等级、不同年份的白茶,从茶干茶汤的颜色、香气、滋味等等都存在很大的区别,从制作开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转化,充满无限的可能性,也蕴藏着无限的惊喜。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从新茶到老白茶,白茶发生了哪些变化。

白茶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它的茶干总体呈现由绿色系向黄色系最后到褐色系的过程。

由于白茶工艺的独特性,只经过萎凋和干燥两个步骤,再加上萎凋和干燥的过程都十分柔和,仅仅只是让茶叶自身发生自然的转化,不会破坏白茶的芽叶形态,更不会破坏茶叶内质。因此,白茶鲜叶以绿色为主,鲜叶中的叶绿素等那些呈现绿色的物质又被很好的保存了下来,新白茶基本以绿色为主。

由于白茶芽头满披白毫,而银针以单芽头为主的高等级白茶,所以会呈现银白灰色。

由于刚经过夏日高温,再加上秋天气温也还比较高,白天日光也比较强烈,叶绿素转化分解程度比较深,因此秋茶的颜色也会比较花杂,绿色、墨绿、黄色、砖红、红褐皆有。

老白茶由于已经经过至少3年的转化,在储存的过程中,新白茶所含有的叶绿素等绿色系的物质,会逐渐被氧化分解,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这些呈红、黄色的物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儿茶素等这类多酚类物质,在各种酶的作用下,会形成各种呈色氧化产物。

在这些呈色物质的综合作用下,白茶逐渐由绿转黄变褐,而且随着老白茶储存年份的增加,老白茶茶干的黄色会逐渐加深,最后呈现以褐色为主。

▲09寿眉主要呈红褐、黄褐、黑褐色

当然,正常逐年转化的老白茶,不论外观颜色怎么变化,它的色泽始终是有鲜活感、有光泽的。

从新白茶到老白茶,它们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由稍浅的黄逐渐加深到橙黄再变成橙红。

新白茶大多都是以鲜嫩芽叶为原料,本身就含有呈嫩黄色的天然色素。加上白茶工艺的天然性,只是让茶叶脱水,给茶叶创造更好的转化条件,提高茶叶的酶活性,从而转化出更多的滋味、香气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会形成多种呈色物质,比如部分儿茶素会转化成茶黄素等等。这些水溶性呈色物质以黄色为主,但是量相对比较少,加上脂溶性的叶绿素影响,新白茶冲泡出来的茶会呈现浅黄色。

根据白茶等级的高低,它们鲜叶原料逐渐变老,它们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也会随之加深,银针新茶茶汤呈浅杏黄色,而寿眉则呈现黄色。

随着储存年限的增加,白茶会逐渐转化,变成性格迥异的老白茶,这也是白茶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白茶所含有的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物质含量会逐渐降低,转化成茶黄素、茶红素。它们都是水溶性呈色物质,其中茶黄素是茶汤显橙红色的色素,是茶汤色“亮”的主要成分;茶红素为棕红色,是构成汤色的重要物质,对茶汤滋味与汤色浓度起极重要作用。

它们再与白茶中的其他呈色物质综合作用,最终使老白茶的汤色由浅黄逐渐加深,最后变成橙红透亮的老白茶汤。

当然,会影响白茶茶汤颜色的还有坐杯、闷泡的时间,泡的时间越久,茶叶释放的内质越多,茶汤的颜色也会随着加重。但是一款好的白茶,不管你怎么泡,它的茶汤都是清澈、透亮的,要是你的白茶冲泡出来的茶汤很浑浊,那就是不好的白茶,就不建议继续喝了。

新白茶的香型以毫香、嫩香、花香为主,而老白茶的香型则是陈香、药香、枣香、甜香。

白茶萎凋过程中,前期酶活性逐渐提高,鲜叶中含有的蛋白质水解生产具有鲜爽和甜味的氨基酸。

到萎凋后期,茶叶内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还原失去平衡,邻醌生成增加,氨基酸被邻醌氧化、脱氨生成低沸点挥发性醇类和醛类化合物,形成了新白茶的嫩香、鲜香、毫香等香气来源。

白茶在贮藏的过程中,内质及香气成分会进行不断的转化,具有清香型、花香型等香气的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等物质成分含量减少,而雪松醇、柏木稀等香气物质逐渐增加,在这些不同香型、不同比例的香气物质协调作用下,使老白茶产生陈香、药香、枣香等香气。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白茶不论新老,它们的的香气,都是舒服的、温馨的,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感。

对于新白茶来说,它最突出的特点是无与伦比的鲜爽感,而老白茶则是靠它的醇厚滋味俘获人心。

白茶尤其是高等级的白茶,最大的特点是白毫满披,而这些白毫富含氨基酸、茶多酚。

再加上经过白茶工艺的加工,新白茶所含有的氨基酸含量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是构成新白茶鲜爽滋味的重要来源,而茶多酚则是一种苦涩的滋味物质。

再加上白茶工艺的天然性,不炒不揉,茶叶中的咖啡碱和部分青叶醇也被保留下来。咖啡碱也是一种苦味物质,会与茶黄素以氢键缔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具有鲜爽味。

青叶醇虽然在良好的白茶制作工艺中大部分都转化成其他香气物质,但也有少部分会被保留下来,成为新茶中青味的来源。

这些滋味物质共同构成了新白茶的青味、鲜爽感和比较霸道的茶气。

老白茶经过长时间的转化,它的内质组成成分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

▲不同年份白茶主要成分变化表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白茶中重要的滋味物质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等等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储存年份越长,下降程度越明显。

这些物质减少并不是就消失了,而是转化成其他香气、滋味物质,例如多酚类物质在储存过程中氧化,形成茶黄素、茶红素,成为老白茶醇和甘甜口感和橙红汤色的来源;氨基酸经过转化、聚合降解生成醛类等茶叶的香气物质……

黄酮类物质则随存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虽然有降低,但是降低的并不算多。

随着白茶的储存年份增加,咖啡碱、茶多酚等苦涩滋味物质逐渐减少,而糖类等甜味物质变化不大,再与其他的香气滋味物质共同作用,形成了老白茶醇厚甘甜的独特滋味。

不管是新白茶还是老白茶,都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饮品。但是新茶性凉,肠胃不好的茶友需要适量饮用,老白茶则没有这方面顾虑,常饮养身又暖胃。这里吾雨建议大家存新喝老,这样不仅能保证老白茶的年份纯正,又能体验白茶在储存过程的惊艳变化。

5、白茶、普洱茶如何鉴别新旧?新茶、旧茶都有何区别?

白茶和普洱茶属两个不同的茶叶品类。从茶叶原料品种、工艺、风味都有明显的不一样;新茶泛绿色,旧茶呈红褐色且有明显的陈味。

首先看干茶,白茶干茶发青绿,年份久的颜色糙米色,更久的咖色。其次看汤色,新茶汤色像绿茶汤色。年份久的金黄色,老茶汤色橘红色。闻香气,新茶青草香,还带毫香,久一点香气已变有的是杏仁香,有的是枣香,有的是梅子香,有的花香。。。口感新茶发甜,比较淡雅。年份的口感会有涩感也会比较酽。普洱茶分生普洱,熟普洱。生茶和白茶判断差不多熟茶对于新手比较难判断,但是还是有直观的简单方法。新茶熟茶有渥堆味,土腥味。老茶有陈香味,药香味。口感新茶不那么绵滑,老茶比较绵滑当然不是绝对的。汤色新茶混浊,老茶汤色栗红透亮,并且有黄金圈。其实要想很好的有一个标杆我推荐中茶品牌的新茶,老茶对比喝,记住它们的特征就很容易区分了。中茶牌子的茶专卖店并不太贵,请不要贪小便宜网络购买。总之多喝多比较,什么理论都不是绝对的。温馨提示买茶要买适合自己并且健康的茶,营销故事茶少听为好!

6、请问,现在喝中老期普洱茶的人多吗?与当年新产普洱茶比哪个更好喝?

不管新茶、中期茶、老茶,好口感才是标准。好茶,人恒爱之……

普洱茶不论生熟陈化比新茶口感会好些,但也要看新茶的品质。

7、普洱熟茶与生茶的茶饼、汤色和口感有何差异?

生普洱茶的茶饼颜色青绿,熟普洱茶的颜色呈现出猪肝色;

生普洱茶的茶汤呈金灿灿的颜色,熟茶的颜色像是一杯香醇的红酒。

生普洱茶跟绿茶的功效差不多,有降脂、排毒、降血压等功效;

熟普洱茶同样也有降脂降压的作用,并且呢对于脾胃有养护的作用,前提是在适当的浓度。

普洱茶生熟茶两者的区别,是本次微享会探讨的重点主题。这两者之间具有有哪些区别呢?就此探讨主题,将其分为工艺、品质、功效作用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解读,旨在为知者温故,为不知者解惑。

生茶熟茶的品质区别

接上文《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区别:在制作工艺上有何不同?》。普洱茶生熟茶的区别,就品质来看,普洱生茶自然陈化进程较为缓慢,但随时间的沉淀,茶体内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矿物微量元素等内含物的转化愈加完全,其陈香也愈发醇和、平稳,香韵活泼,“茶气”馥郁。而普洱熟茶以人工方式的速成发酵,大大提升了内含物质的陈化效率,内含物的转换及形成也会有本质区别。在其过程中减苦除涩,除去茶叶中的青味,滋味渐醇厚,并且较大程度的缩短了普洱茶的品饮期。两者之间各有风味,在本质上的区别也较大。

以实操性鉴别生熟茶的区别,说茶网编辑部的探讨,主要依据茶叶通用的审评因子进行分享,即从外形、滋味、汤色、香气、叶底等方面,以此来进行参考,从而区分普洱生茶与熟茶的不同之处。

1、普洱生茶

外形:普洱新生茶在色泽多以褐绿色为主,茶汤多呈黄绿、橙黄明亮或透亮为主。储存年限较长的生茶年份茶,条索色泽逐渐加深。

滋味:茶性较寒,山野气韵较强,地域性品饮风味明显(如:冰岛普洱茶更能体现出"冰糖韵"的韵味,易武茶的汤感呈香扬水柔等显著特点)。行业人士推崇的"茶气"较足,苦、涩味等体感明显,回甘、生津持久等多方面的品质特征。

香气:花香、果香、蜜香、木香、嫩香等。

叶底:芽叶完整度较高,以黄绿、暗绿色为主,活性高,较为柔韧,弹性足。

2、普洱熟茶

外形:茶饼以棕、褐色为主,发酵程度重的茶叶色泽较深,渥堆味明显(部分茶友将此称为“腥味”)。汤色一般以栗红色或暗红色为主,透亮。

滋味:茶性较温和,苦、涩味弱,品质特征“香、甜、醇、厚、滑”为主。

香气:陈香、枣香、药香、樟香、荷香等。

叶底:轻发酵为红棕色,重发酵则多呈深褐色或黑色,叶硬较碎。

以审评法来鉴别普洱茶生熟茶之间的区别,可以参考以上列举的几个辨别“因子”结合实物加以区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方法在不清楚实物单凭某一因子断论,很难清晰得出。比如轻发酵的熟茶,其叶底与部分生茶的茶底的区别并不明显;又如储存年限过长而碳化的生茶,汤色与熟茶近乎雷同。因此,在区分普洱生茶、熟茶时,应考虑特殊情况,还需要综合多个因子来进行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