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验收方法(茶叶检验标准有哪些)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5-23 18:44:07
一款茶品拿到手上的时候,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其条索外形,如何看茶叶的条索呢?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条索”?《云茶大典》中有介绍:茶叶的叶片卷成条状,即称为“条索”。
各类茶应具有一定的外形规格,包括长条形、扁形、圆珠形等规格,这是区别商品茶种类和等级的规格。长条形茶的条索要求紧直有锋苗,除烘青条索允许略带扁状外,都以松扁、曲碎的为差。长条形茶的条索主要评定条索的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松紧:条细空隙度小,体积小,条紧为好。条粗空隙度大,体积粗大,条索为差。壮瘦:芽叶肥壮,叶肉厚的鲜叶有效成分含量多,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壮实,身骨重、品质好,反之瘦薄次之。圆扁:指长度比宽度大若干倍的条形其横切面近圆形的成为“园”,如炒青绿茶的条索要浑圆,圆而带扁的次之。轻重:指身骨轻重。嫩度好的茶,叶肉肥厚条索紧结而重实;嫩度差的,叶张薄,条索粗松而轻飘。具体到茶叶,如绿茶龙井。这种类型的茶都归属于扁形茶,其外形评定的主要是涉及规格和糙滑。一般龙井茶条形扁平,平整挺直,尖削似碗钉形。又如大方茶条形扁直,稍厚较宽长且有较多棱角。而要看茶叶的光滑,可以有一个简单方法进行评定:将茶放在平面光滑的茶盘中,茶在盘中筛转流利而不钩结的称为光滑,反之则糙。还有些揉捻成圆珠形茶的条索外形判定,也比较简单,主要判断其颗粒的松紧、匀整、轻重、重实。作者丨云茶大典
观毫,白毫越多者越为上品,最上者雪芽,观之茶条全部覆满白毫;观叶,一芽一叶者为上品,一芽两叶者次之,大叶片不能称为毛尖,冲泡时叶片舒展匀称为佳;观汤,汤色黄绿,略微混浊,细观之可见细微纤毫悬浮汤中;闻香,茶香浓郁而不失清新,沁人心脾;品味,信阳毛尖根据采摘时节不同口感不同,所谓“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摘”之说,以春茶为上,并以时节划分,清明前为明前茶,谷雨前为雨前茶,上品者入口较苦,细品有回甘,饮罢口舌生津,神清气爽。
化学指标:水分,水浸出物,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物质含量,粗纤维,游离氨基酸,碎末茶,粉末,碎末,咖啡碱,茶多酚,净含量,含氟量,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新红,赤藓红
办理: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请别人做。费用在10000块左右。
具体流程可以从网上下载输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即可。
要求:国家有实施细则,细则规定的设备,人员,环境,实验室的要求要具备,检测项目要符合国家标准。
硬水定义:水的硬度是指溶解在水中的盐类物质的含量,即钙盐与镁盐含量的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GPG为水硬度单位,1GPG表示1加仑水中硬度离子(钙镁离子)含量为1格令。我们把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总浓度用“硬度”这个指标来衡量,每升水中含有相当于10毫克氧化钙为1度,即浓度为10PPm。硬度低于8度的水为软水,高于8度的为硬水。
按美国WQA(水质量协会)标准,水的硬度分为6级:0~0.5GPG为软水,0.5~3.5GPG为微硬,3.5~7.0GPG为中硬,7~10.5GPG为硬水,10.5~14.0GPG为很硬,14.0GPG以上为极硬。以上海为例,大部分地区的生活用水为各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的自来水,硬度范围为8~14GPG,按WQA标准属于硬或很硬范围。(部分地区如果使用井水,则硬度更高,达到极硬范围。)
硬度又分为暂时性硬度和永久性硬度。由于水中含有重碳酸钙与重碳酸镁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可把硬度去掉,这种硬度称为暂时性硬度,又叫碳酸盐硬度,水中含硫酸钙和硫酸镁等盐类物质而形成的硬度,经煮沸后不能去除的硬度,称为永久性硬度。以上两种硬度合称为总硬度。
硬水的由来:当水在大气中凝聚时,它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了叫做碳酸的弱酸。该酸最终随雨落到地上,然后流过土壤上部到达岩石层,碳酸溶解了石灰(碳酸钙和碳酸镁),中和,并同时变硬。硬水有暂时性及永久性之分,暂时硬水通常关系到钙和镁的碳酸盐和碳酸氢盐,这类结晶可长期存在水中,直到气压或温度出现变化,使水份变成超饱和,造成沉淀物,附在热表面或粗糙表面上,例如管道和热交换器内,即形成硬水垢;永久性硬水主要关系到硫酸钙及硫酸镁,是不会受到热和气压变化影响,但如水份被蒸发,依然会留下并形成硬水垢。

1、观察色泽在很多时候,直接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茶叶色泽的好坏,若色泽较为明亮且新鲜的话,则说明是新茶,好茶,若色泽较为暗沉,且没有光泽感可言的话,则说明是旧茶,坏茶。
2、观察外形茶叶的好坏在外形上是可以直接体现出来的,若形状大小,粗细都较为均匀的话,则说明是好茶,若形状各异,粗细不同,纹路杂乱且有茶梗的话,则说明该茶叶的品质不算太好。
3、进行冲泡除去观察,冲泡也是检验茶叶好坏的方法之一,取适量的茶叶放在杯子里面,然后用开始进行冲泡,静置片刻后,若汤色清明,可以一眼看到底的话,则说明是好茶,若汤色浑浊的话,则说明茶质比较差。
4、闻闻香气茶叶在经过发酵后会形成一股特殊的香味,是结合了多种化学成分而形成的,不同的茶叶所具备的香气自然也是不同的,若对茶叶有所研究的话,则可以凑近闻几下,若香气令人愉悦的话,则说明是好茶,反之若有霉变味的话,则说明是坏茶。
1.基础标准,即对的概念、名到、术语、适制茶类的茶树品种、种苗、茶树生长要求的生态环境条件、采摘时间、采摘要求、产量等作出的规定。目前适用的主要基础标准有gbll767-2003《茶树种苗》,其规定以茶树单株营养体为材料,采用尤性繁殖法繁殖的品种(品系),称无性系品种(品系),简称无性系。
2.产品标准,包括对茶叶‘种类、品种、规格、质量分级、加工工艺、技术指标、检验规则、包装、贮藏和运输等方面的规定。目前主要采用的是1981年颁布的wmb48--1981《茶叶包装标准》,其内容包括茶叶品质规格、茶叶包装和茶叶检验方法。其中茶叶品质规格把出口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压制茶等六类共81个花色等级。
3.卫生标准,主要采用卫生部2005年颁布的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很大残留限量》,同时考虑gb/rr5009.57-2003《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12---2010《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3-2003《食品中铜的测定》、gb5q09.19-2008《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等标准。对于无公害茶叶质量标准有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GB10221。2-88感官分析术语与感官有关的术语GB10221。3-88感官分析术语与感官特性有关的术语GB10221。4-88感官分析术语与分析方法有关的术语GB11767-89茶叶种子和苗木规格标准GB/T4879-85防锈包装GB/T5009。1-85食品卫生检验理化部分总则GB/T5009。11-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2-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3-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5009。19-85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5009。22-85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方法GB/T5009。57-96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33-85出口产品包装瓦楞纸箱GB/T5034-86出口产品包装瓦楞纸板GB/T5048-85防潮包装GB5127-85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T5398-85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8057-87茶叶机械名词术语GB/T8302-87茶取样GB/T8303-87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4-87茶水分测定GB/T8305-87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87茶总灰分测定GB/T8307-87茶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测定GB/T8308-87茶酸不溶性灰分测定GB/T8309-87茶水溶性灰分碱度测定GB/T8310-87茶粗纤维测定GB/T8311-87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8312-87茶咖啡碱测定GB/T8313-87茶茶多酚测定GB/T8314-87茶游离氨基酸测定GB/T9172-88花茶级型坯GB/T9172-88花茶级型坯(附录B)《茶叶滋味化学鉴定法GB/T9172-88花茶级型坯(附录C)《茶叶水分测定的快速法GB/T9172-88花茶级型坯(附录C)《茶叶总灰分测定的快速法GB/T9174-88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9194-88茶尺蠖防治标准GB9679-88茶叶卫生标准GB9683-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9833。1-88紧压茶花砖茶GB/T9833。2-88紧压茶黑砖茶GB/T9833。3-88紧压茶茯砖茶GB/T9833。3-88紧压茶茯砖茶(附录B)《茶梗检验方法》GB/T9833。3-88紧压茶茯砖茶(附录C)《非茶类夹杂物检验方法GB/T9833。4-88紧压茶康砖茶GB/T9833。4-88紧压茶康砖茶《紧压茶类每块(个)净重量检测方法GB/T9833。5-88紧压茶沱茶GB/T9833。6-88紧压茶紧茶GB/T9833。7-88紧压茶金尖茶GB/T9833。8-88紧压茶米砖茶GB/T9833。9-88紧压茶青砖茶GB/T10220-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GB/T10221-88感官分析术语一般性术语GBN144-81红绿茶卫生标准、茶叶卫生管理办法GBN238-84食品中镉允许量标准GBN54-81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量(附:食品放射卫生管理办法SB/T10036-92紧压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037-92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1680-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T13738。2-92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92第四套红碎茶GB/T14456-93绿茶GB/T14487-93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检验茶干干燥程度茶干的第一要素即为干燥程度,品质优良的。茶叶含水量必须低于5%——拇指与食指轻捏即碎,或将少许茶干置于掌心轻握略感刺手的茶叶,表示干燥度良好;相反,若对茶干施以重压也不易碎裂者,则表示已受潮回软,品质较差。观察茶干形状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茶干的条索与叶片形状应完整,大小整齐,茶角、茶梗、黄片以及其他杂质含量不能过多。条索类茶具有不一定的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等。把握茶干色泽带有油光、颜色鲜艳者为新茶,说明摆放时间较短,香气、滋味较佳;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则表明是好茶;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荼叶尚未冲泡前,可用赏茶器盛装些许茶干,闻一闻茶香。要特别注意茶干是否带有臭味、焦火味、青臭味或其他异味。
观汤色茶汤颜色会随发酵程度以及焙火轻重而有不同,但不论蜜绿或橙红,茶汤颜色必须清澈鲜亮,若茶汤混浊不清或呈灰暗色,则说明茶叶的品质较差。品汤味茶汤滋味以醇和为佳,各种茶叶均以少苦涩、味甘醇者为佳,喝完后口中茶香十足、持久,而且喉头有甘润的感觉就是好茶。
冲泡过的茶叶称为叶底。品尝茶汤后,观察茶壶中的叶底,若茶叶冲泡后很快展开,则制茶的茶青多为粗老枝干,茶干条索不结实,茶汤味道平淡且不耐冲泡。反之,冲泡时叶底慢慢展开,显示茶青为嫩叶,制造技术良好,茶汤浓郁耐泡。叶底展开后,以叶形完整为佳,碎叶多的为次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