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产茶叶吗(茶叶哪里的产地最有名)
- 茶文化
- 用户投稿
- 2025-05-01 15:21:41
北方适合种植绿茶。我国的茶叶大多产自南方,这是众所周知的。纬度较低的南方茶区,年平均气温较高,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多酚类物质的形成。长期生长在南方的茶树品种,往往因含有较多的多酚类而适制红茶,而生长在纬度较高的北方茶区的茶树,茶多酚的合成和积累较少,适合制绿茶。
像山东的青岛、河南的信阳等,都有地区性质的名茶。
一般北方茶叶花不是茉莉,茉莉花是茉莉花,茶叶花是茶叶树到了夏初花期开的花,花谢后结子。茉莉花茶是把炮制过得茉莉花添加到茶叶里面,就有茶叶的醇甜又有茉莉的香味。北方比较喜欢喝这种带着浓郁茉莉花香的茶叶,比如:猴王茉莉花茶、香碧螺之类的。
不能。茶树属于亚热带植物,最适宜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所以云南、海南等南方地区,茶树生长旺盛。北方平均气温较低,不适宜茶树生长。
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
泉州是福建省一个地级市,也是全国文明城市,而且还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泉州虽然只是福建省的地级市,知名度不如厦门、福州,但是福建省jdp第一城市不是省会福州,也不是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厦门,而是泉州。
泉州民营经济非常发达,尤其鞋业、服装、茶叶等产业!
武夷山是位于福建北部山区,是福建省旅游业的名片,山景叠苑、碧水环绕!景区旅游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多彩!
武夷山还是中国名茶大红袍产地,山上有几百年历史的大红袍母树!
北方也出产茶叶,绿茶为主。
中国北方最北的是山东地带(北纬35.l~38°),山东省诸城市和蓬莱市,适制茶类:绿茶。
我国江北茶区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北方的茶叶有日照绿茶、泾阳茯茶、陇南绿茶、崂山绿茶、茉莉花茶等,北方茶区气候较为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低,茶树生长比较缓慢,容易受到冻害影响,但光照比较充足,加上区域小气候影响,部分地区能种茶,也能产出不少优质茶,但整体上产量较低
茶树,一直被视为生长在南方的植物,种茶、产茶、制茶似乎都是南方人的专利。而今,在东丰县大阳镇华盛绿能农业科技公司的光伏大棚里,一排排龙井茶树枝芽繁茂,生机盎然,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茶叶。不久后,这批产自鹿乡大地的龙井茶将投放市场,一缕缕清香将给人们带来品茗的乐趣。
茶树生长适宜酸性土壤,北方的土壤.水是碱性的,不利于生长,但是小规模可以种植,大规模种植经济效益不会太好.
土壤:一般是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有机质含量1%-2%以上,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为宜。
雨量: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不足和过多都有影响。
阳光:光照是茶树生存的首要条件,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对紫外线有特殊嗜好,因而高山出好茶。
温度:一是气温,二是地温,气温日平均需10度;最低不能低于-10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地形: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度以下。
茶树的繁殖近来多采用扦插育苗法,过去的压条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到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适制绿茶品种有:特早芽种有元宵绿;早芽种有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九龙大白茶、福云595等品种。
适制乌龙茶品种:早芽种有黄旦、茗科一号、丹桂等品种;中芽种有铁观音、佛手、白芽奇兰等品种,迟芽种有肉桂、本山、杏仁等品种。
绿乌兼制品种有:黄旦、黄奇、梅占等品种。
温度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它影响着茶树的地理分布,也制约着茶树生育速度。温度对茶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两个方面。
气温主要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地温主要影响根系的生长。但气温与地温是相互关联的。就气温而言,从热带到温带茶树都能广泛的适应。但作为生育来说,有三个基点温度,即茶树生长的起点温度,适宜温度和低限温度。
引起茶树萌芽的平均温度称之谓生长的起点温度,在生物学上称此温度为最低温度。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但也有少数品种或者由于其生态环境的不同,在不到10℃时已开始萌动,如浙江的碧云,龙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芽萌动的起点温度是≥6℃,这类属早芽品种,开采期可比其他品种提早。
茶芽萌发以后,当气温继续升高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我国大部分茶区自清明(4月上旬)至霜降(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气温都在20-30℃之间,正是茶树生长最适温时期,也是茶叶的采收季节。
在茶树生长季节生物学有效温度(日平均气温10℃以上)累积值,称之谓有效积温。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我国茶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期越长。我国南北各茶区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茶树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数茶区茶树的全年生育期约为8-9个月,而可采期为7-8个月。
我国大部分山区,进入12月以后至次年2月一般平均气温低于10℃,茶芽停止萌发,处于越冬休眠状态,甚至有时出现严重的低温霜冻,对茶苗、幼树或抗寒性差的品种还会受到冻害。茶树能忍耐的绝对最低温度,因品种、树龄、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长季节而异如当气温降到-2℃时,茶花大部分脱落而死亡;气温下降到1-2℃时萌发的茶芽也会枯焦,而茶树的枝梢忍耐低温的能力较强,乔木型大叶种能忍耐-5℃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能忍受低温的能力更强一些,一般在-10℃左右,若处于大雪覆盖,则可忍受零下15℃左右的低温侵袭。又如,不同品种茶树的抗寒能力固然不同,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也不一样,如政和大白茶在福建能忍耐-7℃低温,而生长在皖南茶区却能忍受-8至℃-10℃的低温。一般说来,低于茶树所“忍耐”的低温度限度时,就会产生冻害。茶树发生冻害的程度,除与温度高低直接有关外,与低温持续时间、风速、冻结时间也有密切关系。据浙江气象局在浙江嵊县的调查,茶树越冬期间,当气温降至-6℃左右,连续冻结6天,西北风风速每6-8米时,当地的茶树品种嫩梢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当最低温度降至-8℃连续冰冻12天以上更会引起严重冻害,使茶嫩梢冻死老叶变黄。一般来说,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低温和土壤冻结时间愈长,加上干燥的西北风或早春气候转暧后突然降温等,都会使冻害程度加重。
温度过低固然会使茶树遭受冻害而损伤,温度过高也会引起茶树的热害,但遇到的机会不多。如当日平均气温到35℃以上时,生长便会受到抑制,日极端最高气温到39℃,在降雨量又较少的情况下,有的茶树丛面成叶出现灼伤焦变和嫩梢萎蔫,这种现象为茶树热害。通常是新梢和嫩叶比老化的枝条更容易受到这种逆境的危害。
论品类,北方茶以绿茶为主,南方茶则品类多样。
细心的你一定发现,北方茶品种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是绿茶,像山东“日照绿”、崂山绿茶等代表性品种。而南方茶则集中了中国六大茶类,像产茶大省福建省,除了黑茶、黄茶之外,各大茶类都有大小不一的产区。
论整体品质,北方茶逊于南方茶。
北方适宜种茶茶区气候较为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低,茶树生长比较缓慢,容易受到冻害影响,但光照比较充足,加上区域小气候影响,部分地区能种茶,也能产出不少优质茶,但整体上连续性不足,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高端茶;而南方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茂,季风性气候明显,雨量丰沛,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故多优品,尤其是国家级名品。
论市场影响力,北方茶与南方茶不可同日而语。
自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展“南茶北引”以来,北方茶才渐渐有了起色,但基本上属于零散型分布,产业规模比较小,主销区域集中在茶叶生产地的周边地区,市场覆盖面很窄,有点属于“自娱自乐”。
北纬30度一带,是中国名优茶的集中产区,分布着四川蒙顶山茶、贵州都匀毛尖、湖南安化黑茶、安徽黄山毛峰、浙江西湖龙井等名茶,也是中国传统的茶叶主要消费区。
中国十大名茶无一例外全部分布在南方,且南方茶大多历史悠久、名品荟萃,能够在国际上扛起国茶大旗的也是南方茶。例如,福建乌龙茶的产制历史距今已经300多年,福建红茶是最早挺进国际市场的国茶代表。
因此,长期来说,南方茶“一统天下”、北方茶“偏安一隅”的大格局并不会有大的变化,当然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北方茶的种类也将越来越多,品质也将越来越有所提升……这些也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贵州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加上“地无三里平”,山岭之上,森林密布,高山早晚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成为茶树生长的天堂。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省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同时,贵州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常常云雾弥漫,这正好适合茶树的耐阴习性。而贵州土壤主要为酸性,质地疏松,排水性好,并有20多个县的土壤富含硒、锌、思等微量元素。
湄潭,位于遵义中北部,是贵州茶叶第一县,是贵州最大的茶区和出口红茶基地。
凤冈,位于遵义东部,中国锌硒有机茶之乡,因其“有机品质、锌硒特色”,其产凤冈锌硒茶屡获国际金奖。
北方春天属温,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复苏。人们经过漫长的冬季后,易“内热积聚”,因此应注意驱寒御邪,扶阳固气,此时宜饮花茶。因为花茶香气浓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浊,具有理气、开郁、祛秽、和中的功效,能促进机体阳气的生发,并能振奋精神,消除春困。北方夏天属热,赤日炎炎,气候闷热,出汗甚多,易造成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因此必须补充大量水分,此时宜喝绿茶。因为绿茶性味苦寒,清新爽口,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及消食利尿等作用,暑季饮用,对健康大有好处。北方秋天属凉,有萧杀之象,空气渐渐干燥,人们易出现皮肤、鼻腔、咽喉干燥不适的“秋燥”症状,此时宜喝清茶。因清茶色泽绿润,内质馥郁,不寒不燥。秋季饮之,可以润肤、除燥、生津、润肺、清热、凉血,于秋天保健十分有利。北方冬天属寒,冷风凛冽,天寒地冻,寒气袭人,人的肌体处于收引状态,新陈代谢迟缓,容易罹患“寒病”,此时宜喝红茶。因红茶叶红、汤红,醇厚甘温,可滋养阳气,增热添暖,加奶或糖,芳香不收。还可去油腻,舒肠胃,有助于冬季养生。有些茶叶,如茉莉花茶、龙井茶、普洱茶、碧螺春等,却不必拘泥季节变换,一年四季均可饮用。番茄,苹果,黄瓜......都挺好的。对皮肤好,有很多功效,水分多的适合现在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