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布朗族(锡伯族服饰图片)
- 普洱茶
- 用户投稿
- 2025-08-20 15:54:49
一个布朗族山寨的沧桑巨变,滇南边境勐海县的布朗族山寨曼芽寨村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庆祝村寨整体搬迁40周年。这个原在大山深处的布朗族山寨,40年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实行扶贫易地搬迁,并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发展橡胶和蔬菜瓜果等特色产业,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布朗族是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滇南和滇西南的勐海、景洪、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澜沧和墨江等县市。曼芽寨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曼山村,搬迁以前的曼芽寨,全村都是清一色的茅草房,村民家里没有几件值钱的家当,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延续传统的刀耕火种,种一坡收一箩,生产效率极低。由于交通闭塞,村民对外界很少了解,生活极其贫困。

2009年,曼芽寨种植西瓜等冬季作物1000多亩,良种香蕉500多亩,养殖大牲畜800多头,农民人均有粮532公斤,人均年收入5700多元,成为西双版纳州最富裕的布朗族村寨之一。曼芽寨人口也从搬迁时的20户143人,发展到现在113户560人。
如今走进曼芽寨,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代替了过去低矮的茅草房,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村寨卫生路实现硬化,彩电、电话、摩托车和小汽车等家用电器也进入了布朗族农家,村民房前屋后的奇花异草争奇斗艳,果树硕果累累,村民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曼芽寨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传承和弘扬布朗族优秀传统文化。曼芽村被云南省列为布朗族歌舞之乡,村民岩瓦洛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依喃坎、岩应坎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