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 > 03年小景谷400克普洱生茶(景迈山普洱茶的排名)

03年小景谷400克普洱生茶(景迈山普洱茶的排名)

大白茶为景谷所特有,是一个特别的品种,它和普通普洱茶的区别在于,普通茶只有嫩芽才会长出白毛(白毫),而且是某个季节才有。

大白茶产于中国云南省景谷县民乐乡大村秧塔,其特点是茶树品种优良,芽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饮,以产地特色命名。秧塔地处高山密林的云雾山中,气候温凉,种植历史已有150多年,今老种树尚在。白茶与其他茶不同,外形特白,卖样好,于是当地土官责令精心采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成为稀有珍品。

具体到易武台地、乔木、古树的特点,首先是共性:一脉相传的树种、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决定易武茶均有入口绵柔、回甘清甜、久泡仍有甜韵的特点。比较大的区别在于:厚度、耐泡度、回甘回甜的持久度、喉韵的深度以及口感的平衡度。

所谓厚度,也可称为饱满度,是由茶的内涵物质的丰富程度决定的,茶叶泡开后,给到口腔饱满、厚重之感,是谓饮之有物,有厚度。茶树吸收土壤的养分越多,内涵物质相对也更为丰富些。

耐泡度、回甘回甜的持久度同样与内涵物质的丰富程度息息相关,茶叶的内涵物丰富相对要更为耐泡、回甘回甜也更为持久。

喉韵的深度是分辨树龄长短的一个关键,树龄较短的易武茶,回甘回甜往往只停留在舌面,或只表现在口腔,只有树龄较长的易武茶,才能享受到其甘甜及喉,树龄更长者,甚至有甘甜直达胸腔之感。

口感的平衡度主要指易武茶的苦、涩、酸、甘、甜等各种味道的平衡性。因“圈养”的特性,台地茶在口感平衡度上要差一些,苦涩度更高,甘甜偏弱;而作为“放养”的乔木古树茶,口感平衡度表现要优异很多。

    古树茶的香气特点大体分为“蜜香”、“蔗香”、“兰香”、“樟香”等等。

    古树茶叶的香味是天然而来的,不是那种人为添加出来的香味(如糯米香、花香),花茶的香是人为熏香的,是化学添加剂的最终产物。

    古树茶的香则是大自然最完美的馈赠。古树茶的香气是由于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出现的,所以您会发现,古树茶香气因产地变化而变化。

    古树茶有“越陈越香”一说,这最主要的原因得益于其晒青工艺,晒青完美保留了古树茶最原始纯正的香气!这就是古树茶“香”之魅力。

03年小景谷400克普洱生茶,景迈山普洱茶的排名

传说,在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后,一位陈氏农民去澜沧江边做生意,偶然在茶山坝发现了白茶种,便藏数十粒种籽于竹筒扁担中带回秧塔。大白茶种子经数年培育,成长很快,后扩种到周围的十四块茶地。目前,大园子地还存活着大白茶树,其中还有陈氏第一次所种的母树,年产白茶六、七市斤,距今已有150年左右。

大白茶为景谷所特有,是一个特别的品种,它和普通普洱茶的区别在于,普通茶只有嫩芽才会长出白毛(白毫),而且是某个季节才有。而大白茶芽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滋味醇和回甜这个白茶就很好喝

布朗,勐宋,南糯,勐海茶区

此产区位于澜沧江西以南,包括勐海县的南糯山、布朗山、勐宋、巴达、贺开、景迈等。勐海茶区的茶相对茶气强劲霸道,刚入口苦涩刚烈,但回甘方面比较好。

勐海茶的香不是主题,一个花蜜香即可概括,但贵在香气持久。

此产区位于澜沧江东以南,包括易武茶区,攸乐、倚邦等旧六大茶山。此地茶以香扬水柔而闻名看,不愧是贡茶之乡。

易武茶的香都认为是蜜香,但不够准确,易武茶多样,不同山头村寨的香型也有差异,野花香、果蜜香和梅子香都有。

普洱产区位于澜沧江东以北,包括普洱市的困鹿山、小景谷、无量山、哀牢山等。整体表现为清新淡雅香型为主。茶叶滋味相对平淡温和。

临沧产区位于澜沧江西以北,包括临沧市的勐库茶区,勐库大雪山(即冰岛所在茶山)、邦东茶区等。茶甜中带苦涩,茶香秀于林,却独具特色。

正是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香型。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香型。

不同地域普洱茶的香型还与当地茶树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阳光、海拔等密不可分。同时,制茶工艺也完全可以决定茶叶的口感和香气。所以,工艺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云南易武与景谷不是同一个地方。景谷是个县,易武是个乡。景谷全称叫: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于普洱市下属的县,是古茶马古道主要交汇处。易武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下属的一个乡,靠近国境线,是普洱茶(薄荷塘和麻黑)最早开发的茶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