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 >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普洱茶工艺制作过程)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普洱茶工艺制作过程)

1.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熟普洱在制作工艺中,由于经过渥堆发酵已经完全变成熟茶,因此在冲泡工程中,水温要求100度沸水冲泡,主要有泡茶和煮茶两种方式。

熟普洱用盖碗泡,紫砂壶冲泡都可以,个人建议更偏向于用紫砂壶冲泡,紫砂壶的密闭性强,保温效果好,能更容易泡出熟普的茶味,在冲泡工程中首先要洗茶,在冲泡熟普时尤其要重视洗茶的过程,洗茶能洗去熟普中的仓味和杂质,这样茶汤会更加醇厚爽口。

熟普用煮茶器煮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煮茶器煮出的熟普味道醇厚无比,茶味特别浓郁,与工夫泡泡出的茶口味明显不同,工夫泡泡出的茶有层次感,每一道都不一样,然而煮茶煮出来的味道却是茶叶的所有滋味,茶叶中的各种香气滋味全部被释放,因此形成了一杯浓厚的茶汤。

平时喝茶口味清淡的茶友建议用泡茶法,平时喝茶重口味的茶友可以用煮茶法,另外粗老的黑茶和白茶也建议用煮茶器煮茶,因为它们需要在高温中才能释放出茶味,泡茶很难泡出茶的滋味。

2.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和流程

普洱生茶的制作步骤主要分为萎凋、杀青、揉捻、晒青、蒸压、干燥等,普洱熟茶比生茶只多一道人工渥堆发酵的过程。渥堆发酵是决定熟普品质的关键,可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的制作工艺主要是萎凋、杀青、揉捻、晒青,再将晒青毛茶高温蒸软后,放入模具中压制成砖、饼、沱等形状,最后经过烘干或自然晾干成为成品茶。

熟茶的其他工序与生茶一样,只是多了一道人工洒水渥堆发酵的工序,以达到人工模仿自然发酵过程,来达到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这一工艺最早由昆明茶厂于1975年正式试制成功。

渥堆发酵是决定普洱熟茶品质的关键点,具体做法是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的高度,然后晒水、覆盖麻布,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24小时左右,最后摊开晾干,经过渥堆后的普洱茶,颜色会由绿转为黄、栗红、栗黑。

3.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大部分时候,都是泡着喝的普洱茶。煮的也试过。用得来说,一般的普洱茶都是泡着好喝一点。但生茶里面的黄片,熟茶里面的老茶头,煮着喝会别有一翻风味。

不能笼统的说哪一个好。从品茶的角度来看的话,得分类,追求鲜爽滋味的生茶不应煮,而譬如老茶头之类的熟茶、老茶则可以煮饮。从养生保健来说则不宜煮。因为煮茶,水的沸点高,高温会破坏茶叶的一些有益的内含物质,如维生素等。而且,煮茶也。

4.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意思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普洱茶工艺制作过程

普洱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

采茶菁:普洱茶采茶严格遵循当年的采茶传统,即采茶时可高唱采茶歌,一心二叶慢慢采5~6心即放入茶袋篮里,茶叶不会受损折伤,萎凋杀菁较完整茶质也较佳。萎凋:采茶的工序颇有讲究,握于手中之茶菁会因过多且折伤,产生压挤的现象;茶袋中之茶菁过多而透气不佳,产生上下相压导致略为熟化;杀菁:普洱茶未紧压成型前是属于绿茶类,故其杀菁工序不可或缺。杀菁的主要目的是要让茶叶停止发酵;杀菁大多采用锅式杀菁;揉捻:揉捻需要依据茶菁原料老嫩程度之不同,而做轻重调整,目的在于使茶叶。

6.普洱熟茶制作工艺流程简单

要想喝好茶首先要会泡茶,不同的茶叶有不一样的冲泡方法。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普洱生茶和熟茶的泡茶方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说一说生茶与熟茶的泡法。

最佳水温应为100度,至少应保证95度以上。注:煮水时不宜过渡沸腾或沸腾的次数太多,这样水中的氧气过少会影响茶叶的活性。

一般情况茶水比例为1:50,或置茶量为容器容量的2/5左右。可根据泡茶的器皿和品茗人数等而定,如用盖碗冲泡、小盖碗一般为3~5g/1人,而若用大盖碗冲泡则5~10g/人;辨别茶是紧压茶还是散茶,一般散茶可多投一点,而紧压茶因紧压投茶量上可相对略少一点。

第一泡10秒左右,第二泡10~20秒,后每泡时间递增10~15秒。此外还可考虑以下因素:视茶叶的情况而不同,一般紧压茶可以稍短些,散茶可以稍长些;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投茶量少可以稍长些;根据个人口感而定,常喝浓茶重口感的可多泡一会;反则缩短;根据水温和冲泡次数而定,水温较高,可缩短浸泡时间,而头几泡一般快冲快泡,后面则可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延长冲泡的时间,方可泡出普洱佳味。

普洱茶的第一泡一般是不喝的,因为普洱茶上面可能会有很多杂物或者灰尘,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存放,为了卫生可以先洗茶1~2次,然后倒掉,能够把一些残留物质给清除干净,更重要的是唤醒茶性。一般生茶洗茶一次,熟茶洗茶两次。

7.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

普洱茶熟茶是1973年出现的。

熟茶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普洱茶(熟茶)的茶质温和,茶水丝滑柔顺、醇厚,适合日常饮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普洱茶(熟茶)的香气会变得越来越柔和和丰富。普洱茶(熟茶)以1973年为分界点,1973年之前没有熟茶。

普洱茶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茶采用“渥堆”发酵技术,1973年始重新进行尝试,1975年人工渥堆技术在昆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从此揭开了普洱茶生产的新篇章。人工发酵技术研制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普洱茶自然后发酵时间过长(往往十几数十年)的问题,所以人工模仿自然发酵的过程以达快速陈化普洱茶的目的。

1984年,现代普洱创始人吴启英通过普洱茶接种技术科学的方式,在保证普洱茶质量的情况下22天就完成了普洱熟茶的发酵转化。这是现代普洱熟茶的开端,为普洱熟茶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普洱茶冲泡时,高温洗茶1-2次,既可以清除掉微生物,又能洗掉表面附带的尘埃与不好的代谢产物。

熟茶里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有益微生物。但是在渥堆过程中,或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或高温潮湿的南方,微生物繁育旺盛,茶叶表面难免有从空气中吸附来的少量有害菌(有益菌会压制有害菌的代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少量有害菌的代谢产物附着在茶叶表面,不利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