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 > 茶妈妈小青柑陈皮普洱茶(小青柑普洱茶怎么泡)

茶妈妈小青柑陈皮普洱茶(小青柑普洱茶怎么泡)

在储存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小青柑和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可以存放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小青柑要密封保存,尽量减少罐子或袋子里的空气,但是还是需要少量的氧气与茶叶中的物质融合,这样保存能更好的保留小青柑的风味,一定年份的小青柑口感更出色。

小青柑是熟普洱茶,小青柑是新会优质青柑掏空果肉,再放入普洱熟茶,经过杀青、干燥等工艺制成,成品茶既有青柑的果香,又兼具熟茶的醇厚滋味,适宜日常泡茶饮用。

小青柑熟茶的原料是普洱茶,在市场上,普洱熟茶从原料等级上来划分。包括宫廷级、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等。

特级普洱:外形条索紧细,金毫显露。内质汤色红浓亮,陈香浓郁,滋味浓醇、叶底褐红细嫩。

一级普洱:外形条索紧结肥嫩,金毫显。内质汤色红浓亮,陈香浓纯,滋味浓醇、叶底褐红肥嫩。

三级普洱: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浓纯,滋味醇厚、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普洱:外形条索紧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陈香纯正,滋味醇和、叶底褐红欠匀。

七级普洱:外形条索肥壮,紧实。内质汤色深红,陈香纯和,滋味醇和,叶底褐红欠匀。

九级普洱:外形条索粗大、松泡,色泽褐红。内质汤色深红,陈香纯和,滋味平和甘甜,叶底褐红欠匀,较硬。

小青柑普洱茶外壳可以泡水,一般将整粒小青柑连同盖皮直接投入杯或壶中,加沸水冲泡,再等柑皮和普洱中的物质慢慢溶出,汤色呈深金黄色时即可。

相信很多人用的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就要注意方式了,开水必须倒于柑口,而不能倒在柑皮上,也不能倒在杯子,必须倒在柑口,倒在柑口,倒在柑口,重要的事说三遍,最好是慢慢倒,细水流长出好茶。

“小青柑+普洱熟茶”,两者之所以能够完美搭配及深受人们喜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1、茶香果甜融合度好,极大提升了口感舒适度

茶妈妈小青柑陈皮普洱茶,小青柑普洱茶怎么泡

普洱熟茶的汤醇、香高、润滑、清甜,与新会陈皮的果味清香完美结合,滋味上互相融合,相得益彰,大大提升了口感香甜的舒适度。

02、两者药食同源,搭配一起更具调养价值

新会柑皮晒干后,无论是青皮还是大红皮,都是中药里有名的药材;茶叶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茶叶起源的本身就是从“药”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和使用。两者结合,保健价值倍增。

03、陈皮和普洱熟茶皆可久存并具转化升值空间

新会柑皮晒干后,有越存越好的优点。普洱熟茶也一样,随着陈放的时间越长,茶叶内质随着时间推移而得以不停转化。两者都具有久存、陈存升值的特点。将两者结合,随着时间推移会幻化出美妙口感,其收藏价值也会与日俱增。

04、两者皆温和醇厚,老少皆宜

新会陈皮有“中和”的特性,寒凉食材和药材和新会陈皮放一起,那么它就不会那么寒凉;燥热的食材和药材和陈皮放一起,就不会那么燥热了,因为陈皮具有平和作用。加上普洱熟茶,茶性温和,两者皆是温和醇厚,人体更容易接受,而且口感接受度广,不管是大人小孩老人,都喜欢。

小青柑是柑普茶中的一种分类品种,是用广东新会柑中的未成熟青果与云南勐海普洱熟茶搭配融合制作而成。小青柑一般摘于每年的7-9月,果皮尚未成熟,外表柑皮青色,油室点微凹且密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

大青柑的采摘时间为9~10月份,其果实较大,其香气内敛,口感醇甜,刺激性小,属性温和,且填茶量较高,耐泡度高,适宜多人共饮,而小青柑的采摘时间为7~8月,其果实较小,香气高扬,清甜可口,刺激性较强,属性偏凉,且填茶量相对较少,适宜个人饮用。

1、大果(大青柑)一般为9~10月采摘,由于生理成熟,大青柑挥发油的青涩向醇厚开始转化,香气偏内敛,口感醇甜,入口会有更多的柑香同润甜的口感,刺激度小,性偏和。

2、小青柑一般为7~8月采摘,其挥发油内含酚酸和青涩度高,制成小青柑的香气高扬,清甜可口,入口伴有一些胡椒、薄荷般辛辣刺激的口感,而性也偏凉性多一些。

3、小青柑填茶有限,所以耐泡度稳定;而大青柑填茶量更大,耐泡度更高。所以,小果适合一个人独酌,大果更适合多个朋友共饮。

4、小青柑和大青柑的后期陈化效果也不一样,小青柑更容易陈化出药香,大青柑更容易陈化出陈香。

5、普洱茶(熟茶)属于温性,小青柑的凉性更好的中和普洱的热性,身体偏燥的朋友可以多喝小青柑。

6、年级大的朋友更适合喝大果(大青柑)或者大红柑,刺激更小,吸收更好,而且比较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