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太苦怎么办(普洱茶有点苦)
- 普洱茶
- 用户投稿
- 2025-05-18 17:06:40
很多个因素有关,比如投茶量过多,泡茶时间过长。除了少数比较几个特殊的山头古树茶之外,或多或少,普洱茶当中会夹杂着苦涩味!这是为什么?据权威数据显示,普洱茶的苦味来源于茶内的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花青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茶汤的苦味常常与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的滋味结构上占主导地位。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高的茶叶中,茶汤浓醇鲜爽,是优质茶叶的表现。茶叶带有“苦涩味”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是茶叶自身的苦味物质、涩味物质作用的结果。
二是病虫危害导致的。因此不能简单的把带有“苦味”的普洱茶,定性为都是不好的茶。
就茶树的一个枝条来说,决定茶叶品质的苦味物质,往往是嫩叶含量比老叶高,尤其是芽以下的第一、二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最高,依次减少。茶叶的涩味物质,主要有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尤为重要。脂型儿茶素苦涩味较强,它在芽叶里的含量远远高于粗老叶片。正常情况下,采制幼嫩一芽一、二叶的茶品,其苦涩味比采制一芽三、四叶的厚重得多。
所以,带有“苦涩味”的普洱茶往往是高嫩度、高级别的茶品。这亦是中低档茶滋味比较淡薄的原因。就普洱茶而言,凡茶品嫩度高、陈香显露、苦涩味低淡的,必是陈年老茶,是茶叶长期存放后,苦涩味物质大量降解、转化消失使滋味变得醇和的结果。
另一种不正常的情况是,采摘病虫危害严重的原料制成的茶叶,苦涩味往往比正常芽叶重,甚至出现“恶苦”、“腥臭”。云南茶区,茶树嫩叶常发病宫主要有茶饼病、茶白星病等,患有茶饼病的芽叶制成的产品,味苦易碎;患有茶白星病的芽叶制成的产品,味苦、腥臭、饮用后肠胃有不舒适感。
许多吸汁害虫危宫茶树后,也会增加茶品的苦涩味,在云南主要有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蚜虫、黑刺粉虱、茶叶跗线螨、茶网蝽等。受病虫危害的茶叶,可以通过叶底(茶渣)观察发现,叶底病斑虫叶多而滋味“恶苦”者,都是不好的茶叶,藏之无益。
从长时间单一施用化肥的茶园或紫色芽叶的茶树上采制出来的茶品,苦涩味亦较重。长时间单一施用化肥的茶叶,叶底无异常,苦味重于涩味;紫色芽叶加工的茶品,叶底呈靛青色,苦涩味皆重。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又可以分为生态、乔木和古树茶三类(其实古树也有乔木类和灌木类的,这里且笼统的讲,生态茶是无性系繁殖,乔木是种子繁殖),熟茶又分为轻度发酵、中度和重度发酵。前面是简单分类,先说生茶,且以当年新茶中的春茶为例,生态茶,约八泡,好点的生态茶头三泡汤色口味口感一致,后面开始逐渐下降;乔茶约8-10泡;古树茶通常会在12泡以上,好一点的在15-20泡,更佳者也有,前6-8泡稳定;熟茶,以混料和三年陈为列,轻度发酵约12-15泡,中度约12泡左右,重度约8-10度。以上仅为笼统说法,因为普洱茶的变数在山头、在树种、在工艺、在存放,万字不足以描述,以上仅供参考。
普洱茶之所以会有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茶所以能提神醒目,就是因为这些「咖啡碱」,对人体神经系统引起了兴奋作用的效果。
真正健康的普洱茶品茗,并非透过苦味去求得提神醒目,而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到回甘喉韵功效。
以比较幼嫩等级的茶菁所制成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
如有荷香的白针金莲普洱散茶,或者现在生产比较高档幼嫩的普洱茶,都带有苦味。至于对苦味的处理,都是以冲泡方法来控制。同时也视各品茗者对苦味的接受程度,而泡出适当的苦味茶汤。
普洱茶的涩味需要陈放几年后慢慢转化成醇香甘甜味,涩是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茶多酚在口腔中表现出来的味道,有的普洱茶涩味重,有的普洱茶涩味较轻,可以选择涩味轻的普洱茶或冲泡时减少投茶量开出汤快涩感就不明显了。
这跟茶叶本身有关系,普洱生茶更多就就是苦涩的味道,但是好茶讲究一个回甘,苦涩过后慢慢的会有回甘。假如你买到的饼很苦,你可以保存下来,随着时间会发生转化,苦涩味会慢慢的没有。
普洱茶中的苦味,来自于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花青素、茶皂素,涩味主要来源于多酚类物质,其中酯型儿茶素的涩味最强,酚酸、缩酚酸、碱性氨基酸则为酸涩味。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两种,生茶苦涩味较重,熟茶苦涩味则相对较少。我也是查询才知道的,分享给大家,我个人不太喜欢喝普洱!
曼松普洱茶比较苦,相对云南的产区,冰岛和班章属于高级别,曼松,可以成为中高级别的,在清朝曼松属于四大普洱贡茶,曼松在普洱茶中属小叶种茶,生长于红岩土山坡上,土壤中富含硒等稀有元素。曼松茶冲泡方法同其它普洱茶一样,但茶水不仅香气浓郁,茶气霸道,更持别的是回甘立起,且持久。喝完茶后再喝白开水,这白开水都是甜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