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柑茶的功效与作用(柑子茶的制作过程)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8-20 09:39:22
原标题:制做酸柑茶台中石冈传承古法(图)

协会理事长吕理全指出,每年农历春节期间,正是“虎头柑”的采收期,许多民众都喜欢买几个比一般芦柑大上一倍的“虎头柑”回家拜拜。巨无霸般的虎头柑,由于皮厚、水分多,加上橙红色的外表,看起来充满过节的喜气,尤其还可以在供桌上持续放上一个月而不变坏,因此作为敬神祭祖并讨个吉利。
由于“虎头柑”的果肉奇酸无比,中看不中吃,无法鲜食,而有“酸柑”之称。通常水份消失而萎缩的“虎头柑”就会被弃置。勤俭惜物的客家先民不舍如此浪费,而将“虎头柑”的果肉挖出加入茶叶,制成有如普洱茶外观的“酸柑茶”,不仅可以存放多年,敲碎后冲泡饮用,不仅温润爽口,茶香与柑香融合的微酸口感令人回味再三,且据说有助于咳嗽、化痰、解热等缓解功效。
制做“酸柑茶”首先挖出果肉,在柑橘顶端挖出缺口,保留挖下的柑皮做盖子,再用杓匙将果肉挖出,滤掉果肉里的籽;挖出的果肉混合茶叶搅拌,再回填至挖空的柑橘内,盖上原本挖开的柑皮后,还得用棉线捆绑好。继而将五花大绑的“酸柑”用蒸笼经过一蒸、一压、一烤,再蒸、再压、再烤,每天重复同样的动作,天气好时必须将酸柑拿到阳光下曝晒。历经“9蒸9晒”不断的蒸、晒、烘、压,“酸柑”一共9次工序才能制成“酸柑茶”,总共耗时约需3个月的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