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茶山里的心情(在茶山游玩的心情)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8-13 09:59:34
茶山归来,内心忐忑。一种场景与4年前似曾相识,又有所不同:在澜沧江流域的著名茶山茶寨,停满了来自浙江、河南、山东、福建、广东等地车牌的越野车。而车子的主人都将目标锁定在了茶叶上,他们长驱直入,直接在普洱茶的产茶区收购原料。今年不少春茶的价格上涨到了“史上最高”,相比巅峰时期的2007茶价有过之而无不及。眼看省外茶商掀起了普洱茶“收购潮”,云南本土茶商坐立不安,也纷纷下到茶区“抢茶”,一时茶叶市场冷冷清清,而原本宁静的茶区热闹非凡。此种现象,并非普洱茶郑子语/文独有,龙井、竹叶青早已成为奢侈品,进入炫耀性消费领域。
离2007年普洱茶价格跳水已经过去4年之久,中间经过了产业重新洗牌,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回归理性,茶价稳步回升。今年普洱茶价格普涨20%到30%,价格上涨的背后,试问有多少是自然规律、市场规律使然?又有多少人为原因在里面?茶叶纷纷脱离树枝,金钱在手中快速转移,车不是在茶区就是在茶区的路上,今年普洱茶市场还会继续保持理性和稳定吗?

比抢购更可怕的是,优质茶叶资源被“捆绑”。经过前期的普洱茶知识普及,“越陈越香”得到深入解读,即是:只有好的普洱茶,才是越陈越香,时间越长品质越好,升值空间越也越大,这样的普洱茶才是理想的投资品和茶品。基于这种认识,一些茶商不惜采用了垄断手法。比如,现在外地客商在著名的老班章买不到茶叶原料,原因在于老班章绝大多数茶农的茶必须卖给勐海县的一个茶厂。那个茶厂由一个广东老板投资,在2008年普洱茶市场最低迷的时候,茶厂同全村124户村民里的74户签订了30年的购茶合同,合同明确签约村民不得私自卖茶给其他茶商。垄断老班章茶叶原料之后,茶厂开始对老班章进行大规模宣传,茶价也一路上扬。当然,茶农也学乖了,并不完全按“合同”来,如果有人出价更高,他们自然乐意卖给别人。如此一来,茶成了当地的硬通货,越来越快地跟上了金钱的脚步。
受资本作用的岂止是普洱?今年,杭州某茶叶公司开卖龙井茶,价格从1万元到3万元一斤不等。其中,高达3万元的限量版顶级龙井是“8斤茶里挑出1斤”的茶。这里面固然有“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使然,也有“品质说话”的因素在,漫天飞扬的功利心已经飞到了一片小小的茶叶上,在茶叶上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尽人皆知。当天价茶成为一种炫耀性消费,当拥有和获取的感觉大于享受的感觉,我们还会静心品尝一杯吗?
为茶忐忑。当不懂茶的人越来越多地带着功利之心进入茶产业,茶会遭受怎样的损害?我们无法阻挡客商的进入,就像无法阻挡资本的流向。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当下,“资本为王”被连连叫好,山呼海唤。“资本为王”的时代,资本掌控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人心。做茶不只是做生意。周立波调侃说:在没有人民币之前就有普洱茶了,但是有了人民币,普洱茶就越来越像人民币了。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茶是平民化的饮品,茶是一份发自内心的优雅生活。而现在,资本已经紧紧捆绑了幼嫩的茶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