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银毫品质特征是什么(品质特点有哪些)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8-05 11:17:54
太白银毫品质特征是条索雄壮、紧实,银毫满披,色泽翠润,香气嫩香,汤色绿而清澈,滋味醇爽,叶底肥软绿亮。具有消食解倦、提神、清心明目、生津化痰、防治心血管病、防治金属中毒和放射性伤害等作用。
“太白银毫”的制作,要求技术精湛、采摘精细、工艺严谨,其工艺流程是:采叶、摊放、杀青、揉捻、搓条、显毫和烘干。

2、杀青杀青是形成绿茶品质特点的关键。鲜叶经过杀青,破坏了酶的结构,酶促作用被抑制,从而保持了绿茶、绿色、绿汤的品质特点。杀青锅温度为150-160℃,投叶量为0.4-0.5公斤。杀青坚持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使杀青叶温度在1-2分钟达到70℃,从而让酶的活性迅速钝化。太白银毫茶所用原料芽叶肥嫩,含水量较高,应在杀青中采用多抖、不闷的炒制方法,杀青除去鲜叶的青气、使杀青叶发挥茶叶中低沸点的芳香物质。闷杀出的茶叶黄绿,香气低闷,则是太白银毫杀青工序所禁忌的。闷黄的叶子不可能恢复绿色,这样的杀青叶要想制出香气清高、滋味醇爽、清汤绿叶的优质名茶是绝对不可能的。杀青中,鲜 叶要抖扬开,挑抖均匀,要看茶做茶,靠熟练的双手和敏捷的嗅觉密切配合操作完成这道工序。
3、揉捻、搓条显毫杀青后,稍作揉捻,将茶叶卷紧,初步成条,然后改作搓条显毫。太白银毫的制作功夫就在这道工序。揉捻锅温110-120℃、揉时要揉抖结合,用力要轻。揉抖2-3次后作搓条显毫,锅温80-90℃,用双手抱拳将锅中茶叶抓入手中,再双手前后推拉错开达到搓条显毫之功,并用手碗弹力将茶叶甩入锅中,此举反复进行,直到成条、色绿、银毫满披即止。
4、烘干烘干的目的是使茶叶进一步散发水分和增加茶叶的香气。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初烘)(以烘头)温度70-80℃,每烘摊叶量为揉搓叶的5-6锅。时间约30分钟,每隔6-8分钟翻一次。第一次烘后茶叶要摊晾4小时,即摊晾,使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利于足干。第二次烘干(复烘)(以烘头)温度50-60℃,时间约30分钟,每隔10分钟翻一次,每烘摊叶量为初烘的2倍。烘至茶叶手捏成粉、含水量4-6%,到此时太白银毫已制成。太白银毫茶有色绿、香高、味爽之绝称,用透明的杯子冲泡,展开的芽头像朵朵的花儿,从杯底浮向水面、活像整齐的生长在茶蓬上一样,细细品味,另有一番情趣。
太白银毫茶产于淮河发源地的河南省桐柏县。这里海拔800-1000米,山峰层叠,树木苍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茶园土镶肥沃,有机质达1.74%,茶树生长旺盛,芽叶柔嫩肥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