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常识 > 甘肃陇南面茶的做法和配方(陇南最好的茶叶是什么茶)

甘肃陇南面茶的做法和配方(陇南最好的茶叶是什么茶)

它是甘肃的南部,康县是陇南的南部,所以康县是甘肃的最南端。这里是陕甘川三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有羌族、氐族等少数民族聚居,这也让康县的风土人情处处闪耀着不同的光芒。比如有女嫁男的奇特婚俗,有特色的民谣《阿诗玛》,堪比《格萨尔》。体现在美食上,就是在这里,出现了一种连茶界权威人士都没听说过的茶:面茶。

这些年来,我写了一些关于茶的小文章,出版了一两本关于茶的书。在很多人眼里,我像个茶文化学者。其实,茶文化博大精深。我在甘肃生活了30多年,两年前才第一次听说面茶。我当时很震惊,问了几个茶学和人类学的教授,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有了一次云台之旅。是的,我不是故意要看康县的美景,只是想看看面茶的真面目。

在炉火的映衬下,碗中的面茶显得格外温馨、朴实。

云台是康县北部的一个偏僻小镇。

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一栋整洁的房子。主持人憨厚,话不多。他见人就笑。知道了我们的目的,他说,让掌柜的给你做吧。同事和主人开始在院子里聊天喝茶,吃的是当地的毛尖。我去厨房看她做面条茶。第一道工序是炒调料——。她把这种繁琐的过程称为“炒拌”,即依次用清油、精盐、葱花炒鸡蛋、豆腐、切碎去皮的核桃仁、小麦粉。她告诉我“勾兑”是一碗好面茶的基础。鸡蛋要炒嫩,豆腐丁要炒成金黄色,核桃仁要炒脆,面粉要炒好。炒到“和好”。在案板的另一边放上一大一小两个陶罐。她先在小锅里用清油和盐把茶叶炒香,然后加入煮好的茶叶。在大陶罐里,用葱皮、花椒叶、茴香梗、姜片为基料,加水,煮沸。然后加入一勺炒好的小麦粉,再将茶叶注入小锅中,用竹筷搅拌煮熟。

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茶叶是康县当地的毛尖茶。很多人认为甘肃不产茶。其实甘肃陇南也是产茶区,品质很好。这里应该是中国最西北的产茶区了。

甘肃陇南面茶的做法和配方,陇南最好的茶叶是什么茶

她弯腰给炉子添柴,锅里冒着热气。过了一会儿,她开始咕嘟咕嘟地借着热浪,用竹筷子把茶叶一片一片地压回去。这个过程可以让人想到中国的母亲,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夸她的时候,她一脸羞涩,小声说:“如果你不介意穷人的饭,那就好。”

我不禁好奇,为什么一种在我眼里风味独特的“茶”,在她那里却叫“饭”。

在云台,我发现面茶几乎是他们的全包早餐,可以上几碗,也可以当一顿饭。它又香又好吃,老少皆宜的咸宜。而且面条茶不仅在方圆云台有,在西秦岭以南的康县乡镇也很流行,比如云台的大南峪、米坝、三关,甚至陕西略阳都有。但是云台人从来不叫面茶,都叫“三层楼”。为什么会有这么俗的名字?这是因为在一碗面茶中,鸡蛋、葱花、油渣浮在上层,核桃仁悬浮在中间,豆腐块沉入碗中,故名。

其实一碗好的面茶是浑然一体的,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面条茶的历史已经无法考证。但我觉得肯定和中国茶马古道的发展有关。康县的云台和姚平地区本身就是茶马古道的一个分支。在康县发现了“茶马商贸易街路”的碑文。而且,这里还有千年的鹰茶树。古《木笼歌》年记载“秦人取蜀后,有饮茶”,包括康县地区。除此之外,这一带的饮茶方式也有很多种,类似于《日知录》中描述的京巴地区的煮茶方法。结合中国古代茶史,对云台面茶的研究,其实是古代以茶为汤,到以茶为简单饮品的过渡形态。

云台的面茶其实是古代遗留下来的。

天气晴朗。在绿树掩映的小院吃了两碗面茶,觉得既有面的西北味道,又有茶的独特韵味。而且,两者完美结合真的很难得。在这个茶道盛行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追求茶的优雅和精致。云台的面茶虽然在大山深处,但却让大家对粗茶淡饭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