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常识 > 黔南布依族风俗(黔南布依族有什么风俗)

黔南布依族风俗(黔南布依族有什么风俗)

贵州侗家人、黔西南、威宁等地区的饮茶习俗

你喝过侗家的油茶吗?倘若你有机会到侗家山寨,热情、好客的侗家人,就会给你捧出一碗热呼呼的、香喷喷的油茶。

侗家的油茶是用糯米、茶油、茶叶、食盐作原料,经过精心制作而成的。它具有香、酥、甜等特点,能提神醒脑,帮助消化,是侗族人民喜爱的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糯米蒸熟、凉干、搓散,放进滚开的油锅(茶油、菜油均可)里作酥,然后舀放到土罐里装起来。吃时,还要做好油茶汤,即把油煎开,放进一把茶叶,再加一定数量的冷水,便成油茶汤,就成了侗家的油茶。

油茶的吃法,一般分为两种:平时早餐和响午吃的油茶,比较简单,盛上大半碗冷饭,放一把糯米花,泡上滚烫的油茶汤,全家大小围桌而吃;比较讲究的吃法是先将糯米用碓舂烂,过筛,加上稻草灰拌水做成汤圆,再放进油茶汤了煮熟,舀到碗里吃,谓之“粑粑油茶”,多在民族节日,或有远方来客时,才做来吃。

黔南布依族风俗,黔南布依族有什么风俗

山区人民是好客的。客来了,首先递给小茶罐,再从竹篓里抓来茶叶,当茶罐烤烫,将茶放入,慢慢地边抖边炒,再把预先烧开的水倒入罐里,“滋”的一声,一股芳香的茶香味扑鼻而来……

山区人民生活中离不开茶。一次,我在观风海一个铁工房里,遇见几个老铁匠,他们将茶叶嚼碎了吞下肚去。怪了,茶是喝的,怎能“吃”了?老铁匠向我解释:要是不“吃”茶,大便就硬结,象羊屎疙瘩那样,要用手指一点一点的抠,才痾得出来。我原不信这样的怪事,后来问了许多老茶客,也就慢慢的同意了他们的说法。我孩子的外公,已经七十高龄了,还在给生产队放牲口。他说:“只要每天喝三开酽茶,精神就来了,赶牲口有劲了,咋样大的坡坎也不怕了;不喝它,就头闷腰酸,连眼也睁不开--莫说放牲口,就是走路也是偏偏倒倒的!”为此,每逢去看望老人,我只要带上三两斤茶,就会被视为珍品。

侗家所采的茶,有栽培的家茶,也有坡上自生的野茶,品种繁多。如粗茶、细茶、大叶红果茶、节骨茶、刺茶、苦茶、甜茶、八担紫叶茶等等。

采摘来的茶叶,先用滚水略烫一下,使其柔软,然后把它塞入蒸糯米饮用的木甑内,用手压紧,约一寸厚时就隔着一层丝瓜布,再继续塞入。茶叶经过蒸煮,自然粘合。取出晒干或晾干,象盘子一样的茶饼,就成了侗家常年储备的“煮油茶”佐料了。

煮油茶是由家中主妇操作。四角火灶上,架着一口铁锅,待锅里的茶叶滚熟,将晒干的糯米饭粒(有的地方叫阴米)放入锅内,立即膨胀如金珠。米花炸好,又炸黄豆或花生,然后往锅内放入一把籼米,炸焦时,从茶饼上撕下茶叶一起炒拌;片刻,闻到香味,立即冲入冷水。等锅中水滚开一阵,再用竹篾漏勺过滤,味浓的油茶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