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常识 > 碧螺春要怎么泡才好(铁观音冲泡时间)

碧螺春要怎么泡才好(铁观音冲泡时间)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素有“骇人香”之称。属于绿茶范畴。碧螺春是中国名茶中的瑰宝,以其造型优美、色泽鲜艳、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而闻名中外。同时碧螺春的制作成本也很高,本身价格也没有那么亲民,那怎么制作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碧螺春怎么泡?

中国的茶人认为“茶必静,香可通灵。”品茶之前,先点上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让我们以空灵的心,宁静的心,体会碧螺春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用玻璃杯泡茶。晶莹剔透的玻璃像一个纯洁的仙女。“神仙洗澡”就是把杯子再洗一遍,表示对你的尊重。

酿造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烫完茶杯后,我们不需要盖上水壶,而是让水壶开着,这样水壶里的开水就会随着水蒸气的蒸发而自然冷却下来。请看壶口氤氲的蒸汽,所以这个节目叫“玉壶含烟”。

“罗比现身”的意思是请把对干茶的欣赏传递下去。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品茶是欣赏它的第一个独特之处:“形美”。生产一斤超级碧螺春大概需要6万个芽。你可以看到它身材修长,蜷曲成一只蜗牛,浑身是毛,银白色,青翠欲滴,很像民间故事里那个娇嫩可爱又害羞的蜗牛姑娘。

5.雨水在秋天的池塘里升起。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秋潭暮雨涨”,意境优美。《秋池在雨中升起》给杯子倒满水,水只要灌到七分满,剩下三分钟充满感动。

即茶导将茶莲中的碧螺春依次拨入已用水冲净的玻璃杯中。披发银白隐绿的碧螺春,如雪花般落入杯中。吸水后会下沉。瞬间,白云翻滚,雪花翱翔。真的很漂亮。

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逐渐变绿。整个茶杯似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绿茶芽,绿茶,像绿云一样在杯中翻滚,氤氲的蒸汽让茶香馥郁。这个程序就是闻香。

趁热连续喝碧螺春。第一口,像余云的奶油,芳华的液体,让我觉得淡,香,静,汤的味道清新淡雅。

这是第二口茶。二、啜饮时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厚,舌根开始有甜味,满嘴都是口水。

碧螺春要怎么泡才好,铁观音冲泡时间

古人说,品茶要静,慢,细。唐代诗人陆通尝过七种茶后,写下了著名的诗句《茶歌》。他说:“五碗筋骨清,六碗仙,七碗不能吃,只两腋窝凉风。”品完三杯茶,请各位嘉宾继续慢斟细茶,静心体验七碗茶:“清风生两腋窝,清风送仙”。这就像是人们游览三山的美妙感觉。

碧螺春是一种绿茶,茶叶鲜嫩。所以碧螺春一般都是用抛起来的方式酿造的。

1.暖杯:清洗并提高杯子的温度。

2.热杯体:慢慢旋转杯体,使杯体上下温度一致。

4.冷水:将开水倒入杯中,使水温降至70-80度。

5.抛茶:用茶匙将干茶轻轻拨入杯中。

6.欣赏teamo:茶叶从水面缓缓浮起,在水中舒展,俗称“teamo”。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一撮碧螺春干茶(约3g)放入250ml玻璃杯中。建议使用花杯(250ml)。加入开水(约80)至约1/3杯,摇匀。待茶叶充分吸收舒展后,加水至7-8分饱,再趁热饮用。喝到茶汤剩下1/3,再加入开水冲泡,使前后茶汤浓度均匀。

平锅或斜锅,锅温190~200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摇为主,双手翻炒,做到净、摇、杀均匀、杀透,无红梗、红叶、无烟焦叶,持续3~5分钟。

锅温70~75,交替使用摇、煎、揉三种方法。随着茶叶水分的降低,逐渐形成条状。炒制时,茶叶的松紧要适中。太松不利于紧条,太紧茶叶溢出,容易在壶面形成“结皮”,产生焦烟味,使茶叶发黑,茶条断裂,绒毛变脆。当茶叶的干燥度达到60%到70%,时间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揉捻的过程。大概需要12~15分钟。

这是形成螺旋状天鹅绒覆盖形状的关键过程。50~60炒制时,用双手将所有茶叶揉成几个小球,不时摇动,重复多次,直至条索卷曲,露出毛丝。八成干左右,就进入烘干环节。需要13~15分钟。

采用轻揉轻炸的方法,达到定形、持续显现、蒸发水分的目的。九成左右干的时候,拿锅把茶叶铺在桑纸上,甚至把纸放在锅上烤到干。锅温30~40左右,干叶含水量7%左右,持续6~8分钟。全程约40分钟。

手不离茶,茶不离壶,中间搅,中间搅,中间搅,结合炒,连续操作。主要工序有杀青、揉捻、揉捻、烘干。

总之冲泡碧螺春茶讲究很多。洗茶一般用一泡,二泡最好,三泡是浓茶。在这三泡的过程中,年龄稍大的人更喜欢第三泡浓茶,浓而不苦;第二泡处于茶泡的最佳状态,喝了对大家都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