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常识 > 铁观音摇青每次要间隔多久(制作武夷岩茶摇青工艺过程)

铁观音摇青每次要间隔多久(制作武夷岩茶摇青工艺过程)

铁观音以鲜嫩的茶叶为原料,经过多个步骤精制而成,下面就为您简介铁观音摇青技术。以下以铁观音初制摇青技术为例具体解释:

摇青是制好铁观音的关键,而走水又是摇青的主要目的之一。所谓走水,即通过摇青,使嫩梗中所含有的相当数量的芳香物质和含量比芽叶高出l2倍的氨基酸和非酯型儿茶素随水分扩散到叶片,使之与叶子里面的有效物质结合,一道转化成更高更浓的香味物质,这也是乌龙茶高香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走水的进行,除了要求叶子要处于运动状态,还要求梗叶有一定的水分含量差和保持叶肉细胞的生理机能(亲水能力),也就是茶农所说的保青。相反,若过早丧失叶肉细胞的生理活性,就叫死青,死青就制不出好茶来,因其走水无法进行,叶子在摇青过程中得不到水分的补充,叶子失水过多,制成茶外形干枯、内质香味较低淡。

2摇青操作的三守一攻一补充

铁观音摇青操作上素有三守一攻一补充之说法,即第一、二次摇青宜轻,转数不宜过多,停青的间宜短,一般第一次摇3分钟,第二次摇青5分钟,以免使水分散失过多,以保持青叶的生理活性,使萎凋后的叶子能慢慢复活过来。到第三、四次摇青则要摇得重,摇得足够,使叶缘有一定的损伤,有青、臭气散发上来,一般第三次摇青10分钟,第四次摇青30分钟。一补充则是在第四次摇青摇得不足,叶子红变不够时,再补摇一次。每次摇的转数应由少到多,停青时间也是由短到长。第一、二、三次停青停到青气消失,表面叶子萎软下来之后,就要及时摇活,以免叶子因水分散失过多而死青。

3铁观音摇青中消水程度的掌握

消水即茶青的水分丧失情况。消水适度的掌握,是摇青的技术所在。在摇青摊凉过程中,若摊凉太久,不及时摇活,致使摇青叶失水过度,手握叶子有沙沙响声,并有枯燥感,就叫尽水。若摇青过程中停青不足,水分散发不够,摇青叶还有假活现象,芽仍挺立饱水,手握有梗断之觉,这样就行杀青,就叫大水。尽水叶制出的成茶,外形松懈,色泽枯黄。大水叶制出的成茶,外形也不够紧结,色泽青灰。二者的品质都比较差。

铁观音摇青每次要间隔多久,制作武夷岩茶摇青工艺过程

据老茶农的经验认为:发酵程度的掌握。应做到春秋等香,夏暑等红的原则,因为春秋委节气温比较低,叶子变红较慢,帮摇青可摇到梗叶水消,有较高的清花香显露,再行杀青。而夏、暑茶气温较高,叶子边摇边发酵,就不能等梗叶消,有高香了。而主要是看叶子红变适度时,就要立即杀青,否则变会发酵过度,降低品质。

北风天是制高级茶的好天气。因为在这种天气下,叶子中的多酚类的酶促氧化进行得比较缓慢,叶子发酵比较慢,摇青可摇到梗叶消,使叶子里面的内含物能充分转化为成茶的香气和滋味物质,同时,在低温低温隋况下,叶子内含物的化学变化比较缓慢,物质的转化,积累大于消耗,并有利于摇青时的保青,使走水能顺利进行。梗中丰富的有效物质能得以充分的利用,所以说北风天是制观茶的好天气。

要制好铁音,应天、地、人相配合。天即天时,也就是制茶的和天气。地即地利,是指铁观音特定的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及良好的鲜叶原料,这也是制优质铁观音的先决条件。再者是人,人要人宜,即制茶的技术水平,要制好铁观音,就要懂得看青做青,要掌握好摇青工序的操作要领及程度,这是制好铁观音的主观因素。

一是回青、二是拔青、三是拖青。对比正炒茶,区别如下:

一、正炒茶:采青后第二天中午11-12点炒青(杀青),毛茶条形圆结,色泽乌绿润,香气高强,带兰花香,滋味醇和但带微涩,音韵明,汤色金黄。

二、回青制法:采青后第二天15-18点炒青(杀青),毛茶条形紧结,色泽绿润,香气高强,滋味醇正,音韵明,带花生仁味及酸甜味,但滋味淡些,汤色金绿黄。

三、拔青制法:采青后第二天22-24点炒青(杀青),毛茶条形较紧结,色泽墨绿,香高,较醇正和有音韵,带酸甜味,汤黄色或深金黄。

四、拖青制法:采青后第三天6-10点炒青(杀青),毛茶外形紧略不沉重结,色泽暗绿,香气尚高,不够纯正,音韵轻,滋味醇和带有较强酸馊味,久浸则茶汤转橙黄色,叶底硬挺暗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