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春茶和秋茶(如何辨别新茶与陈茶)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5-09 09:34:53
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
为求其鲜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谷雨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
陈茶,上市后,上了年份甚至更长时间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即使是保管严妥,茶性良好,也统称为陈茶。
“翻新茶”并不是茶学术语,而是一种市场概念,主要指储存一段时间的茶叶(主要为绿茶)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后让消费者以为是新茶,从而达到扩大销售和增加利润的目的。
陈化后的茶叶要做成新茶,造假者只能在色泽和香气上通过人为添加其他非茶物质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一年之内的茶通常都属于新茶(保存较好)。像绿茶等不发酵茶,往往以新茶为上,但是刚刚制成的绿茶,因为凉性较大,并不适合多饮,要搁置一段时间。
一般来说,3年以上属长期陈放,目的在于改变茶叶的风格,使之产生老茶的另一番风味,多用于黑茶类的后发酵茶。
长期陈放的茶叶,不要冷藏和真空包装。因为在陈放的过程中,发酵茶还在继续自然发酵,孕育陈香的味道。但是一定要做好防潮和避光的工作,潮湿会让茶叶变质,强光则会让茶叶失去味道。
大多数茶类新茶口感和色泽都好于陈茶,像绿茶、乌龙茶都是当年的新茶品质好,营养成分佳,但是像普洱茶、黑茶等几种茶叶例外,只要存放得当,反而是越陈品质越好。
01、色泽
茶叶色泽变化最大的是叶绿素的变化,新茶鲜活亮丽,富有光泽;而陈茶由于在贮存过程中,受空气中水分、氧气和光线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
02、滋味
新茶滋味鲜爽,陈茶则醇厚。

03、香气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挥发性的香气成分,它们是茶叶香气的组成成分。茶叶存放时间越长,茶叶香气降低越多,陈味就越突出,特别是新茶的清香丧失就越明显。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04、含水量
只要用手指捏一捏,就能很简单地鉴别新、陈茶。
新茶一般含水量较低,在正常情况下含水约7%,茶叶条索疏松,质硬而脆,用手指轻轻一捏,即成粉末状。
陈茶因存放时间过长,经久吸湿,一般含水量都比较高,茶叶湿软而重,用手指捏不成粉末状,茶梗也不易折断。
同时,当茶叶的含水量超过10%时,不但会失掉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而且很容易发霉变质,以致无法饮用。
是不是陈茶的质量就一定差?
很多人喜欢喝新茶,是因为大多数茶类新茶口感和色泽都好于陈茶,但并不意味着陈茶就一定差。从营养和保健角度看,新茶陈茶也不分优劣,只要存放得当,都是有营养价值的。
有的茶叶品种适当贮存一段时间,反而显得更好。比如:如黑茶、普洱茶、白茶,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茶性趋于温和,口感与香气越发醇厚、香浓,保健功效更为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好的陈茶前提必须是好茶、好原料才会有好的转化。
刚采摘下来不久的茶叶由于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放置,其所含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等物质无法得到充分挥发,因此可能导致饮用者出现肠胃不适、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会加重肠胃疾病患者的病情。
同时,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也较高,易使神经系统兴奋,饮用者可能产生四肢无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现象,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应高度警惕。
茶叶不必过分以新陈论优劣。只要自己喜欢,符合个人体质,再加以合理保存,新茶、陈茶都可带给你美妙的品饮体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