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进贡在哪个朝代(普洱茶在什么时期成为贡茶)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5-07 09:53:23
讲究采摘程序,采摘贡茶要五选八弃,即选日子、选时辰、选茶山、选茶叶、选茶枝;弃无芽、弃叶大、弃叶小、弃芽瘦、弃芽曲、弃色淡、弃食虫、弃色紫。贡茶采制前要先祭祀茶祖。
讲究加工技艺。制作贡茶的揉茶师要沐浴斋戒才能进行加工制作,手工制作贡茶时有严格的工艺,有人专为揉茶师擦汗,不允许有滴汗进茶之中。清人张泓的滇南新语对普洱贡茶的制作曾有明确而详尽的记述:滇茶有数种,盛行者日‘木邦’,日‘普洱’。木邦叶粗涩,亦作团,冒普茗名,以愚外贩,因其地相似也,而味自劣。
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制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
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其余粗普叶,皆散卖滇中。最粗者熬成膏成饼摹印,备馈遗。而岁贡中亦有女儿茶膏,并进蕊珠茶。从以上记述中可得知,普洱茶制作精良,珍品当推毛尖、芽茶和女儿茶三种,都被作为贡品,上贡清皇帝及其众重臣享用。红楼梦里描述所饮用的女儿茶,就是普洱贡茶中的一种。
讲究花色品种。清普洱府志记述了普洱贡茶的制茶品种:二月问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嫩者名芽茶。采于三月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

清乾隆吴大勋在滇南闻见录中记述了普洱贡茶花色品种及其药理作用:团茶产于普洱府属思茅地方,茶山极广。夷人管业,采摘烘焙,制成团饼,贩卖客商,官为收课。每年上贡,有团有膏,思茅同知承办团饼,大小不一。偬以坚重者为细品,轻松者叶粗味薄。其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煎熬饮之,味极浓厚,较他茶为独胜。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备办贡茶极为讲究,要好茶,要八色贡茶。普洱茶最高年上贡6.5万斤,由思茅厅当地官员专门承办普洱贡茶呈送清宫。
讲究包装运输。清廷不仅看重普洱贡茶的色、香、味、形,而且注重其包装,必须以精美的云南锡瓶包装,以免串味。汪士慎普洱蕊茶诗云:客遗南中茶,封裹银瓶小,产从蛮洞深,人贡犹矜少。从诗中可知,当时的普洱蕊茶、芽茶系装在锡瓶中进贡的。
普洱贡茶收齐备,须由马帮、脚夫运至普洱府治所在地普洱官茶局进行查验、封箱。县、府、道的当地官员要会同恭选,把制作好的贡茶好中选好,把选好的团茶、散茶和茶膏分门别类用黄包袱包好。普洱芽茶和普洱蕊茶是散茶,要盛人精制的锡瓶,茶膏则盛人锦缎木盒。然后由地方官员带头领众跪拜、上章、用印并发给火牌,再将普洱贡茶装入木箱。
贡茶准备就绪,即由督辕派戈什哈和承差解员,用骡马驮离普洱通过官马大道运送,驮马上插有奉旨纳贡的黄旗,沿途有地方官派兵丁护送。运送普洱贡茶的马帮到昆明后交布政使司验差,再由布政使司布政使派员恭送进京。皇用贡茶储存在北京清宫内的茶库里。茶库设外郎二员,六品司库二员,无品级司库二员,库使十五名,专司普洱茶贡茶的收存管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