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叶生产的专门区域(六大茶类代表茶及产地)
- 茶百科
- 用户投稿
- 2025-08-09 08:34:28
我国是一个产茶大国,茶叶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每年茶叶的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南方地区很多省份都有茶叶的种植和生产,茶叶也成为我国对外出口产品中的重要一部分。你知道我国的产茶大省都有哪些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2019年中国各主要产茶省干毛茶产量(单位:吨)
从地区来看,2019年产量超过20万吨的省区有福建、云南、湖北、四川、贵州、湖南,产量分别为41.20万吨、40.00万吨、33.54万吨、30.10万吨、28.60万吨和22.31万吨。其中,四川干毛茶产量首次突破30万吨,保持第四;而贵州干毛茶产量大增8.67万吨,排名第五。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省,拥有1600多年的产茶历史。这里依山傍海,山青水秀,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福建的主要产茶地包括:安溪、武夷山、福州、福鼎、政和、漳平等地。福建茶叶种类繁多,乌龙茶、红茶、白茶、绿茶等都有涉及,而且品质上乘,比较有代表性的名茶有:正山小种、金骏眉、政和白茶、武夷大红袍、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天山绿茶等。
云南省是我国茶树的发源地,这里地处云贵高原,拥有非常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天不寒冷,夏天也不炎热,土壤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云南省的产茶地主要集中在滇南、滇西南及滇东南等8个州市。云南盛产红茶、黑茶和绿茶等,主要的代表名茶有:普洱茶、滇红、滇绿、沱茶、七子饼茶、南糯白毫等。
湖北省能排行第三名确实有点意外,湖北省面积并不大,但产茶历史悠久,三国时期这里已经开始大量种植茶树,并诞生了茶圣陆羽等名人。湖北地处水陆交通枢纽,茶叶生意十分兴隆,其中汉口曾是中国的茶叶中心和全国茶叶出口三大口岸之一,被誉为“东方茶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通过实施项目扶持、技术推广、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举措,使得茶叶产业快速发展。
湖北的茶品种不算多,主要的名茶有:恩施玉露、英山云雾茶、采花毛尖、大悟绿茶、宜红工夫茶、邓村绿茶等。
四川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四川农业较为发达,不仅是产粮大省,也是产茶大省。近年来,四川省建成了川西名优绿茶产业带、川东北富硒茶产业带、川南工夫红茶、川中茉莉花茶产业带等。四川的茶区多分布在日照少、气温适宜、降水丰富、云雾多湿度大的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川茶多为佛茶,峨眉山、蒙顶山等也因寺庙、道观林立,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宗教茶文化。
四川的名茶主要有:蒙顶茶、峨眉山竹叶青、宜宾红茶、川红工夫、早白尖、文君绿茶、峨眉毛峰茶、青城雪芽等。
贵州省以旅游闻名于世,同样也是我国的一个产茶大省。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良好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贵州省成为我国绿茶的主要产区。
贵州知名的茶叶品种主要有:都匀毛尖、贵州绿宝石、湄潭翠芽、遵义红等。
2.中国茶叶产地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
中国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产地遍布全国。在悠久的茶叶发展历史中,我们智慧的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发明出了各式各样的制作工艺,茶也因产地、茶树品种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各类茶种。今天我们一般把茶分为六大类,各类茶有它的产地范围,这里将有图有真相的为大家介绍下六大类茶的势力范围。
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
绿茶是六大茶类中唯一的不发酵茶,产区分布:北到山东、陕西、甘肃,南到海南,都生产绿茶。其余还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几乎涵盖了南方各省。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主要产于闽东的福鼎和闽北的政和等地,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品种茶树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
黄茶为轻发酵茶,按照鲜叶采摘的老嫩程度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三种。主要的代表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莫干黄芽、安徽的霍山黄芽等。
青茶,也称为乌龙茶,兼具绿茶的清香和红茶的醇厚,是半发酵茶,主要产于中国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红茶,发源地是近福建省武夷山桐木关(村),最早的红茶为小种红茶。此外还分布于安徽的祁红工夫和云南的滇红工夫,福建的闽红工夫、江西的宁红工夫、湖北的宜红工夫、湖南的湖红工夫(湘红工夫)、四川的川红工夫、浙江的越红功夫、江苏的宜兴红茶、广东的英德红茶等地。
黑茶,为后发酵茶,主要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陕西、安徽(古黟黑茶)等地。
喝茶,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可以说是国民饮品了。中国人的喝茶方式也走过不同的阶段。从最开始的煮茶到点茶,再到泡茶。跨越了几千年的时间,也足可见这种饮品有多受欢迎。
而安徽则是自古以来重要的茶叶产地。那么你知道中国著名的茶都有哪些吗?下面就来看看中国的6大名茶。咱们安徽可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呢!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龙井茶具有1200多年历史,其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乾隆皇帝喝过之后赞口不绝。
洞庭碧螺春,古人们称其为“功夫茶”、“新血茶”。碧螺春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得名。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
铁观音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是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滋味醇甘,香气如兰。由于新制茶叶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祁门红茶著名红茶精品,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六安瓜片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因起其外形如瓜子状,又呈片状,故名六安瓜片。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六安瓜片其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
主要的茶叶产地有安徽南部山区、西部大别山区,福建,云南,苏南,浙江西部山区。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接下来结合茶的品种以及产地进行简要分析:
1、龙井茶龙井茶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有"西湖龙井"、梅坞龙井"、"狮峰龙井",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狮峰龙井"最佳。龙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称。
2、产于闽南安溪县。外形头似蜻蜓,尾似蝌蚪,颜色砂绿起霜,质地重如铁,美如观音,滋味清高醇美,回味甘甜,带有独特的"观音韵"。素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以西坪松林头魏荫铁观音发源地所产最佳,为乌龙茶之上品。
3、武夷岩茶产于闽北武夷山。九十九岩,岩岩有一茶,一茶一名,独特采制,有"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肉桂"等名枞。岩茶外形条索粗壮紧实,呈钉状,色砂绿蜜黄,鲜润光泽,泛"宝色"。花果香浓郁高长,滋味浓醇高爽,具独特的"岩韵"。
4、碧螺春康熙所名。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中的洞庭山,成茶外形卷曲呈螺,银毫遍布,香浓芬芳,滋味醇厚,汤色嫩绿明亮,茶之珍品。"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最"。
中国十大名茶名茶,顾名思义,在于有名。其所以有名,则由于名茶具有烩炙人口的品质,独具特色的风韵,蜚声遐迩的名誉,以及体现悠久历史文化的掌故。名茶之成名,并为人们之所爱,社会之珍视,是与秀丽的名胜古迹,美妙的神话故事,优良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茶工艺,优异的品质风格,名人的诗词歌赋分不开的。在中国名茶艺苑中,花色品目,估计不下两百种,形形色色,俱显珍奇,各有千秋,令人爱慕。由茶学教授陈文怀先生费心机地从数十种蜚声中外的名茶中,挑选出西湖龙井、铁观音、祁红、碧螺春、黄山毛峰、白毫银针、君山银针、蒙顶茶、冻顶乌龙茶及普洱茶等十种作为代表,称之为中国十大名茶,并略作介绍于下。西湖龙井--色香味形俱佳西湖龙井茶,因产于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而得名。习惯上称为西湖龙井,有简而化之,索性称这种色香味形别具风格的茶叶为龙井。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龙井茶,向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之誉。西湖龙井,正是〔三名〕巧合,〔四绝〕俱佳。龙井茶采摘十分细致,要求苛刻。高级龙井茶,在清明前后采摘。清明采制的龙井茶,称为〔明前〕。〔明前〕龙井,为龙井茶极品,产量很少,异常珍贵,常成的龙井茶,历史上又分〔莲心〕,〔旗枪〕,〔雀舌〕等花色。西湖山区各地所的龙井茶,由于生长条件不同,自然品质和炒制技巧略有差异,形成不同的品质风格。历史上按产地分为四个花色品目,即狮,龙,云,虎四个字号。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最富盛誉。现在调整为狮,龙,梅三个品目,仍以狮峰龙井品质最佳。铁观音--音韵留甘铁观音,是中国鸟龙茶的极品,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又称安溪铁观音。素富盛誉,蜚声中外,特别是在闽南,粤东和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社会,享有极高的声誉,备加珍贵。铁观音冲泡后,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醇厚甜鲜,入口不久,立即转甘,具有一种特殊的风韵,称之为〔观音韵〕,简言〔音韵〕。品尝铁观音时,领略〔音韵〕,是品茶行家和乌龙茶爱好者的乐趣。铁观音由于香郁味厚,故耐冲,因此有〔青蒂、绿腹、红娘边、冲泡七道有余香〕之称。祁红--茶中英豪在红遍全球的红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赞,奉为茶之佼佼者。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祁红生产条件极为优越,真是天时、地利、人勤、种良、得天独厚,所以祁门一带大都以茶为业,上下千年,始终不败。祁红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芬芳常在。祁红向高香著称,具有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困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全国上下都以能品尝到祁红为口福,。皇家贵族也以祁红作为时髦的饮品,用茶向皇后祝寿,赞美茶为〔群芳最〕。白毫银针--银装素里里白毫银针,属于白茶类,产于福建省福鼎和政和等县。是用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等优良茶树品种春天萌发的新芽制成的。白毫银针,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芽、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号称〔十不采〕。蒙顶茶--茶中故旧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县的蒙山。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蒙顶茶,是蒙山所产各种花色名茶的统称。唐代开始成为贡茶,早期的贡品。,大都为细嫩的散茶,品名有雷鸣、雾钟、雀舌、鹰嘴、芽白等。以后又有凤饼、龙团等紧压茶,后来又出现甘露、石花、黄芽、米芽、万春银叶、玊叶长春花色品种。其中石花、黄芽属于黄茶类,其余属烘青绿茶。民国初年,以生产黄芽为主,故称蒙顶黄芽,为当时蒙顶茶的代表。碧螺春--吓煞人香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吴县隶属苏州,也有称之为苏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为茶中之萃。碧螺春采摘十分细嫩,生产季节性很强。春分开始采茶,到谷雨碧螺春采制结束,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高档极品碧螺春,都在清明前或清明时节采制。时间更短,季节性更强。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即早春茶树新发出的茶芽,刚长到一芽一叶,就及时采下。初展的嫩叶,犹如雀儿的舌头,故称〔雀舌〕。黄山毛峰--云蒸霞蔚黄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称,号称黄山〔四绝〕。可是,在松、石、云、泉之外,还有一绝,那就是轻香冷韵,袭人断的黄山云雾茶。黄山毛峰成品茶,外形扁稍卷曲,状似雀舌,白毫显露,色如象牙,黄绿油润,带金黄色鱼叶(俗称茶荀)。冲泡后雾气凝顶、清香高爽、滋味鲜浓醇、茶汤清澈、叶底明亮、嫩匀成朵。黄山毛峰耐冲泡,冲泡五六次,香味犹存。冻顶乌龙--喉韵沉香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君山银针--身居白银盘君山银针,产于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中一个秀丽的小岛--君山上。它的采茶季节性强,采摘十分细致。早在清代,君山茶就有〔尖茶〕和〔兜茶〕之分。采回的芽叶,要经过拣尖,把芽头和幼叶分开。芽头如箭,白毛茸然,称为尖茶。此种焙制成的茶,作为贡品,则谓之贡尖。拣尖后(即将茶芽拣出),剩下的幼嫩叶片,叫做兜茶,制成干茶,称为贡兜,色黑毛少,不作贡品。它也由芽头制成。外形紧实挺直,金毫密被,色泽金黄光亮,香气高而清纯,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爽甜纯厚。普洱茶--独具风格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普洱,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一个县名,原不出产茶叶,但为云南南部的重要贸易集镇和茶叶市场。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尤以西双版纳一带最多。古时所谓的〔六大茶山〕,都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现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采摘时期不同,分为春尖茶,二水茶和榖花茶。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又分细黑茶,二介茶和粗茶,为压制紧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白毫特多,亦很细嫩,为制饼茶的原料。普洱散茶,以比较细嫩的滇青做主要拼配原料,经过普洱茶特有的后熟作用而成。普洱紧压茶,以细嫩的滇青为主要配料,还要选用不同等级的粗茶,作为里茶或称包心茶。目前普洱紧压茶的花色有沱茶,饼茶,方茶,紧茶,圆茶等。冻顶乌龙--喉韵沉香冻顶茶,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产于台湾省南投鹿谷乡。它的鲜叶,采自青心乌龙品种的茶树上,故又名〔冻顶乌龙〕。冻顶为山名,乌龙为品种名。但按其发酵程度,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制法则与包种茶相似,应归属于包种茶类。文山包种和冻顶乌龙,系为姊妹茶。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其上选品外观色泽呈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条索紧结弯曲,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柳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汤味醇厚甘润,喉韵回甘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君山银针--身居白银盘君山银针,产于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中一个秀丽的小岛--君山上。它的采茶季节性强,采摘十分细致。早在清代,君山茶就有〔尖茶〕和〔兜茶〕之分。采回的芽叶,要经过拣尖,把芽头和幼叶分开。芽头如箭,白毛茸然,称为尖茶。此种焙制成的茶,作为贡品,则谓之贡尖。拣尖后(即将茶芽拣出),剩下的幼嫩叶片,叫做兜茶,制成干茶,称为贡兜,色黑毛少,不作贡品。它也由芽头制成。外形紧实挺直,金毫密被,色泽金黄光亮,香气高而清纯,汤色橙黄明亮,滋味爽甜纯厚。普洱茶--独具风格普洱茶因集散地的地名而得名。普洱,是云南省思茅地区的一个县名,原不出产茶叶,但为云南南部的重要贸易集镇和茶叶市场。普洱茶的原料,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流域,尤以西双版纳一带最多。古时所谓的〔六大茶山〕,都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现代的普洱茶,包括普洱散茶和普洱紧压茶两大类。其原料,主要滇青茶。作为普洱茶原料的滇青毛茶,因采摘时期不同,分为春尖茶,二水茶和榖花茶。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又分细黑茶,二介茶和粗茶,为压制紧茶的原料。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白毫特多,亦很细嫩,为制饼茶的原料。普洱散茶,以比较细嫩的滇青做主要拼配原料,经过普洱茶特有的后熟作用而成。普洱紧压茶,以细嫩的滇青为主要配料,还要选用不同等级的粗茶,作为里茶或称包心茶。目前普洱紧压茶的花色有沱茶,饼茶,方茶,紧茶,圆茶等。
中国十大名茶中,安徽茶叶就占了三成,安徽自古就是个出好茶名茶的福地。安徽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地区,多山地丘陵,是大量出产茶叶的省份之一。那么安徽最好的茶叶是什么?资深茶客何义群将带你品尝精美绝伦的安徽十大名茶。
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绿茶,产自安徽黄山。黄山毛峰原料采用“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良树茶种的初出肥厚嫩芽,经过手工炒制,形成外形微卷似雀舌、芽尖峰芒、银毫显露、绿中泛黄的伴有黄金色鱼片的茶叶,每到清明谷雨时节,就是黄山毛峰制茶好时节。黄山毛峰冲泡后汤色清澈泛黄,叶底鲜嫩,滋味醇厚甘甜,香气如兰花般幽雅。
六安瓜片产自安徽六安大别山,是特种绿茶。六安瓜片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厚,自古就是名茶贡品。唐朝时期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到了明初时期被奉为上品、极品茶,称之为“六安瓜片”,到了清朝以及是朝廷专属贡茶。六安瓜片是所有茶叶中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全由单片生叶制成。六安瓜片独特的制茶方式造就了六安瓜片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的特点。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太平县,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张,有着“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冲泡后的太平猴魁,芽叶展开,悬浮飘荡,茶汤青绿,香气清爽。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是极具历史感的精品红茶。祁红采用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的制作工序,芽叶由绿转成紫铜红色,后用文火焙干。此后,还得经过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等复杂的精细工艺才算制成。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声誉响彻国内外,堪称群芳最”、“红茶皇后”。在2017年4月安徽全球推荐会上,外交部部长王毅在致辞中专门点赞了安徽祁门红茶。

霍山黄芽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地是在安徽霍山大化坪、佛子岭水库上游、宋家河村等地。霍山黄芽条索笔直微微展露,芽叶齐整成朵,微微卷曲成雀舌,香气清幽持久,回味浓厚甘甜,汤色黄绿明亮。
岳西翠兰是生长在大别山的优质云雾茶,原产地是陆羽《茶经》中盛产茶叶的寿州和舒州,此地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云雾弥漫,昼夜温差大,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峡谷中,适合茶树的生长。岳西翠兰是根据地方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制作技术基础上创制的。
泾县特尖是特有的安徽烘青绿茶,有着色泽青翠、香高持久、浓郁馥郁、滋味醇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黄的优异品质。
涌溪火青起源于明朝,历代皆是朝廷贡茶。外形颗粒紧结厚实,色泽油绿润泽,冲泡后汤色杏黄明亮,香气如兰花般幽雅,是特别的中国名茶。
桐城小花是安徽桐城茶叶,在明清时期,随着桐城文派的崛起,也被列为贡品特贡朝廷,桐城小花采制时期山上的兰花也恰好开放,故得此名。桐城小花香气扑鼻,品饮时犹如置身仙境之中。
中国十大名茶产地为浙江杭州、江苏苏州、湖南信阳、湖南岳阳、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贵州都匀、福建泉州、安徽六安,其十大名茶代表的品种为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
十大名茶的的产地以及特点: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碧螺春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茶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被誉为“绿茶之王”。产于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具有生津解渴的好处。
西湖龙井,属绿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西湖龙井采摘时间长,全年可采30批左右,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最多的。
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而最好的西湖龙井是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所产的茶叶,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将这十八颗茶树封为“御茶”。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君山银针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
黄山毛峰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一带,又称徽茶。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故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黄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武夷岩茶是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外形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
武夷岩茶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属于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门红茶根据其外形和内质分为:礼茶、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属于红茶中的极品,而且还是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
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安溪铁观音属于青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铁观音独具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在明朝是改称“六安瓜片”为极品茶,到了清茶成为了朝廷贡茶。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①西南茶区——又称“高原茶区”
中国茶叶主要产地,西南茶区,又称“高原茶区”云贵高原为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形复杂,有些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土壤状况也较为适合茶树生长,四川、贵州和西藏东南部以黄壤为主,有少量棕壤;云南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茶区更丰富。本区具有立体气候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19℃,年降水量为1000--1700毫米。
②华南茶区——又称“南岭茶区”
中国茶叶主要产地,华南茶区,又称“南岭茶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区内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茶区土壤以砖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该区以生产红茶、乌龙茶为主。还是生产乌龙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种茶的重要生产基地,年平均气温为19--22℃,年降水量在12O0毫米--2000毫米。
③江南茶区——又称“中南茶区”
中国茶叶主要产地,江南茶区,又称“中南茶区”,种植的茶树以灌木型为主,少数为小乔木型。茶区大多为低丘、低山,只有少数在千米以上的高山,如安徽的黄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天目山、雁荡山、天台山、普陀山等。这些高山,既是名山胜地,又是名茶产地,黄山毛峰、武夷岩茶、庐山云雾、天目青顶、雁荡毛峰、普陀佛茶均产于此。茶园分布于丘陵地带,土壤多为黄壤,部分为红壤
全区基本上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800毫米。
④江北茶区——又称“中北茶区”
中国主要茶叶产地,江北茶区,又称“中北茶区”种植的是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茶树,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均适宜绿茶生产。茶区土壤多属黄棕壤或棕壤,是中国南北土壤的过渡类型。加之,本区不少地方,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机质的积累,因此,所产绿茶具有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如信阳毛尖等,最北的茶区,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800毫米--1100毫米。
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这也是目前业界比较认同的同时也是最具权威的中国名茶评比结果:第一名:西湖龙井,第二名:洞庭碧螺春,第三名:信阳毛尖,第四名:君山银针,第五名:黄山毛峰,第六名:武夷岩茶,第七名:祁门红茶,第八名:都匀毛尖,第九名:安溪铁观音,第十名:六安瓜片。
9.中国茶叶的产地主要在哪里
四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
西湖龙井:产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地区最佳。
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
安溪铁观音:产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