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雅韵茶叶的价格(清风雅韵茶叶多少钱一盒)
- 茶百科
- 用户投稿
- 2025-07-10 11:34:15
清风雅韵可以写成雅韵清风吗?
通常应该写作清风雅韵。不过一副字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的,感觉意味没变化,都挺风雅的感觉。而且人眼睛读文字不太注意顺序,一眼看上去没差别。^_^
祈心姒音迟绾画心男生用哪个
您问的是男生更适合用哪句做网名吧,男生用迟绾画心合适一点,祈心姒音迟绾画心的意思是希望内心能够听见绵远悠长的清风雅韵,时不时还能卷起袖子把你永远铭记刻画在心中,表达了男孩对女孩的爱慕,因此后半句更适合用作男生的网名。
清正廉洁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无私。与贪得无厌、贪赃枉法相对。
2、解释: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无私。因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人们常用荷花来比喻,清正廉洁的人
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传统美德,提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4.清正廉洁,当视名利淡如水;执政为民,应看事业重如山。
1、一分清廉建设,十分和谐通山。
2、清风润通山,廉洁福万家。
3、清廉畅达山通水富,正气浸润千家万户。
4、山通水富赶考路,气正风清践初心。
6、山藏九宫承正气,水隐通山沐清风。
8、廉洁通山你我共创,风清气正万家同享。
9、同沐清廉实干风,共筑通山富强梦。
10、七个载体共谱廉韵,一城山水同沐清风。
12、清廉通山同心同向,美好生活共建共享。
13、廉“通”心间,绿水清“山”。
14、清风雅韵幕阜洞天,崇廉厚德山外通山。
15、同沐清廉之风,共筑通山之梦。
17、你心我心不忘初心,你行我行清廉同行。
18、教育固根本,教化遵清廉。
19、全民携手“廉”动,创享“清”风通山。
20、清廉同心,创建同梦,通山同行。
21、清风为笔,绘就清廉村居画卷。
22、清廉“医”路同行,健康“益”生相伴。
23、建清廉村居,树文明乡风。
乡愁情怀的唯美句子短句,大家离开家乡久了总是会思念家乡,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以下分享乡愁情怀的唯美句子短句
1、轻轻濮阳青青柳,青青河畔诉离愁,晴晴园日溯乡愁,卿卿我我何日留
2、致《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着诗人厚重的乡愁,一张窄窄的船票,寄予了诗人无限的相思,一方矮矮的坟墓,隔绝了诗人不尽的情愫,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了诗人永远无法跨过的鸿沟、、、、、、、
3、生小江南住。惯清游、新妆人试,繁花碍路。浅草茸茸远天接,重到此情偏苦。迷旧径,暂栖无处。笳鼓关山笙歌咽,理欢娱、梦里都非故。思量后,总休诉。重帷病起开尊俎。唤乡愁、乾坤洒泪,茫茫四顾。映雪凭霜罗袖薄,犹有蠹书堪赌。残数卷,笑邀闲鹭。莫说承平年少事,雨连宵、何日香车遇。堆苜蓿,作羁旅。芳草年年记。有斜阳、江山依旧,征车何系。尘涴罗衣难频换,多少天涯愁思。春不驻,铜仙铅泪。玉笛谁家黄昏怨,映眉颦、前度瑶笺字。百感并,一抔祭。酽茶淡酒都无味。自沉吟、香残老桂,碧梧叶坠。颓日忍看西倾渐,珍重题红羞寄。浑未信,浮云世事。风雨几番清明过,晚传经、短梦留诗史。回首望,雪初霁。
4、淡淡的乡愁,愁的是那家乡没变。淡淡的哀伤,伤的是那家乡的退步。
5、暖风扶摇绿,细雨思乡愁。沉沉残晷坠,戚戚冷月隐。滴点雾窗影,何时印归人。
7、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用心感觉,温暖依然。用感恩的心去收获更多的感悟、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幸福快乐。伫立在岁月里,自己放眼望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也近了……于是自己甜美的微笑着!
8、望月水笑云颦月冷清,烟雾缭绕人独行。万里瀚海飞叶处,乡愁肠断不见星。
9、都市的繁华迷乱了我的眼睛,找不到了自己,可故乡依在。纵使你在某个城市开心快乐的生活着,但在心灵深处,总有一条无形的东西牵引着你,一头在故乡那边,一头结固地栓在心底,一扯就痛。特别是久别故乡的人,也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故乡这杯酒就愈香醇,故乡的影像就愈清晰,香醇的不想醒来,清晰的叫人心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就是因为这纵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解不开的乡情和乡愁,才让漂泊的我们得以慰藉,让流浪的心不再孤寂。
10、豪情壮志,乡愁家思,俱已舒怀,是当共勉,同学少年,剑指云天!(
11、木兰:家乡的意思,其实家乡有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离开家乡会有乡愁,年纪越大乡愁越深,树高千丈,落叶贵根。
12、望桃花暗柳增添几多乡愁痴今夕红颜却随他人优柔……
13、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一首《乡愁》勾起了我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多少回忆,但却始终不改变我对母亲的绵绵思念。
14、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联结在一起?是中华文化。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春联;那成双的喜字,那倒贴的福字,那前额突出的老寿星,那戏台的脸谱所有这一切都唤起游子们浓郁的乡愁,魂牵梦绕中华情。
15、夜夜那是一条梦中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故乡的距离。日日,那是一腔滚烫的江河,默默流淌着心灵的乡情。那是谁,在黄河边,声浑厚的豫腔,又将我迁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谁,在嵩山上,一句思乡的诗句,又将我带回心灵的故园。
16、我遥遥想着你,远眺来时路,耳畔南雁长鸣,乡愁磨损了眉头,怎么你寂寥我也寂寥?
17、乡愁是母亲那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曾经就是这双手牵着我走在上学的路上,这双手用劳动为我换取读书的学费,这双手在我生病时为我端水送药,这双手在我夜里失眠时轻抚我的脸颊和发丝,直到我安然入睡,想念母亲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那双牵引我成长的粗糙的手,母亲的手心里啊,托着我浓浓淡淡的乡愁。
18、乡愁,是远方游子沉重的行囊,乡愁,是家中母亲期盼的泪光。乡愁,是可爱孩子想念的玩具,乡愁,是心爱姑娘娇红的脸庞。乡愁,是村头郁郁葱葱的老树,乡愁,是故乡河里湾湾的月亮。乡愁,是碗里热气腾腾的饺子,乡愁,是我日思夜想白发苍苍的爹娘!
19、乡愁是一首歌,乡愁是一句诗,乡愁是一阕词,乡愁是我奔走的疲惫,乡愁是我满目的沧桑,乡愁是我缠缠绕绕无法忘却的思念。浓浓淡淡的乡愁,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成了我无时不在的呼吸。这解不开的乡愁啊,是雕刻在我心头的一道深深的痕,永远挥之不去!
20、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却不断发酵,于是我们会在说着顺畅的普通话时无意间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们会对千百种口音中突然响起的熟悉的声音如此敏感,于是我们会很容易就做到在两种不同语言间娴熟地切换。乡音,永远是我们属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记。
1、乡愁总与距离有关,总与去国离乡有关。乡愁是条穿越时空的线,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乡。游子走得愈远,乡愁收得愈紧。当游子头发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2、乔然说:感情有很多种对一个人好不一定要和这个人在一起因为你知道她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是希望他幸福乔然
3、都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人生的避风所,家是温暖的代名词。真的!当一个人心理极其脆弱的时候,唯一想到的便是家。
4、乡愁更是记忆,记忆捉摸不定,乡愁也就咂摸不够。在他乡流浪十几年几十年,记忆中的故乡却永远不会变,我们会很准确得说出每一个细节,但却在回到故土时发现已然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宁愿看到一个记忆中的村庄,不愿时光对其无情地篡改。但当我们失望地离开了,乡愁又开始积聚,开始发酵,于是我们又努力在记忆中抚摩故乡的门环。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林清玄

8、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9、在崭新的天空下,这些被岁月尘封的美好文字会像千年古莲子一样复活,沐浴新鲜的阳光和风,绽放出绚烂明丽的光彩。它们是飘荡在山川日月风物之外的性灵精魂;是超拔于大千世界市井尘俗之上的清风雅韵;是纷呈世象驳杂人心之内的一份澄明至纯;是功名俗累生存重压之下的一份放纵不羁;是闪烁着人文精神的温暖烛光;是文化乡愁的清凉慰藉;是一份抵御孤独深寒的贴心温存。作者:孟斜阳出处: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10、嗟因循久作天涯客。——柳永《浪淘沙慢·梦觉透窗风一线》
11、只有在朦胧黯淡时才念及灯火光亮,只有在冰天雪地时才怀念阳光温暖,只有在已然放手后才始知那是真爱,只有在身处低谷时才遥想过去峥嵘,只有在乡愁涌动时才痛恨旅途遥远,只有在让她离去之后才始知那是真爱,而你已让她离去
12、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13、痛苦分两种,一种让你变得更强,另一种毫无价值,只徒添折磨。我对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耐心,这种时刻,需要有人采取行动或做一些不好的事也是必要的事。好了,痛苦结束了。
14、一场霁雨打湿了我所有的记忆,乡愁尤如满园的韭菜;长了割;割了又长。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在我孤寂的心灵中思绪如鱼在畅游。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
16、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
17、也许我回来是为了在家乡埋一滴眼泪,好让我这一生也有乡愁。出处:夜奔
18、乡愁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而永远不能适应北京的香菜一样。乡愁让我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势,因为它,我们会在端午节到来时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节到来时想起该去上坟了,在春节到来时想起冻米糖和甜酒酿
19、木兰:家乡的意思,其实家乡有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离开家乡会有乡愁,年纪越大乡愁越深,树高千丈,落叶贵根。
20、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21、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
22、心里总是苦苦的!原来我是这么的没用,我是家的一份子,但是却只能看着家碎而无能为力!再也感觉不到家的温暖,!
23、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24、那边云筋销啼粉,这里车轮转别肠。——辛弃疾《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2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7、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8、“我们不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却依然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作者:李海鹏出处:佛祖在一号线
29、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本字典,在它的体内,你能找到欢乐和温暖,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颗明星,在漆黑的夜里,它能给迷途的心指引方向。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根绳子,用它的身躯,把心与心紧紧地连了起来,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罐蜂蜜,蕴含着浓浓的香味儿,使人们的心儿如痴如醉。亲情是什么?亲情是字典,是明星,是绳子,是蜂蜜。
30、听过一句话如果你的人生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一定是你错了。
1、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2、我的乡愁啊!漂浮于家乡的山峦,宛若当年的云雾缭绕。我的乡愁啊!弥漫在天空,却煎熬着我的心。我的乡愁啊!是我梦醒后的一声幽怨的的叹息。我的乡愁啊!是白袅袅中略有些淡蓝的炊烟。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苦涩的味道。我的乡愁啊!是我心里的一个永远的痛。我始终纠结于离开家乡是不是一个注定要犯的错误。
3、想起故乡,我就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也大。
4、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
5、思乡的人啊!思乡是以无法抚平的伤痛。对于远离家乡的人,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家乡就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家乡是一副永恒的画;家乡是一种浓浓的味道。我美丽的家乡啊!倾注了我无尽的思念。我也不知哪一年,哪一时,哪一刻才能回到家乡。然而那群山的树木会依旧在吗?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吗?是的!岁月的消逝中一切都有可能改变,然而我的思乡之情却永远不会改变。
6、想起故乡,我就静静地思念故乡。
7、在一个停满了船舶的码头上,一座绿色的小岛正酣甜地睡去。路灯在黑夜里无声地战栗着。车站里开走了最后的一班车,夜归的人静静地走过乡间的小路。
8、这个城市繁华空旷,膨胀着虚浮的快乐,而我,满目荒芜,找寻陌生的熟悉。你的手伸过来的时候,我隐忍着的疼痛与柔弱,层层蕴开。你说,该回家了。这里虽繁盛喧嚣,却始终不属于我们。乡音袅袅,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泪。
9、又是一年端午至,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时候。
10、“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侧头仰望圆圆的月亮,高高悬挂于深邃的苍穹。有凝重的云块,漂浮在周围,犹如远方在游子,写满相思的泪滴。那泯灭不了思念的素光,何以寄托心中那沾湿的云彩。
11、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12、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13、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14、有个美丽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间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将灵魂丢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逢佳节,倍思乡,思那一草一花,一树一木,一砖一瓦。
15、幽幽之夏夜,爬满丝瓜青藤的木格窗下,我读书倦了,忽而一声鸟啼,划破寂寞的长空悠然飘入耳中。哦,我想故乡哪里,改也是端午了吧!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16、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1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8、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19、原来,思念一个人,一个亲人,真的和时间没有关系。
20、乡愁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而永远不能适应北京的香菜一样。乡愁让我们有了一种思维定势,因为它,我们会在端午节到来时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节到来时想起该去上坟了,在春节到来时想起冻米糖和甜酒酿。
21、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2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3、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4、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
25、在那一缕缕的思乡,时光把我带向远方,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她那无忧的快乐和青春,在记忆里,它变得渐行渐近,又变得渐行渐远。刻下了留恋的目光,让我永久收藏。
26、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2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9、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30、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听说收视率很高,买了花样少男少女盘回来看,结果第二蝶无缘进我的光驱。这样的故事,看过相视一笑,难入心底。即便是论情节,我也觉得梁祝书院里的风波比起花样好看了许多。我喜欢这种清清淡淡的搞笑,不刻意不做作的让人会心一笑,清淡隽雅,清风古韵,不显山漏水,却余韵绵长悠远,唇齿留香,直入心底。非常喜欢双飞这首歌,时常想,音乐究竟是唱者的世界还是听者的世界呢?有时候很珍视听音乐时候那种刹那的感动,不愿去动笔斟酌而错过那份当时的感触,心里的感受和笔下的毕竟不同啊,或许因为心里的东西是自己的,而笔下的却可能是别人的吧。即便是自己的感受,来日看来怕也没了当初的那丝悸动了吧。初时听到这首歌,只觉得曲调琅琅上口,曲风幽远,很古色古香,歌词哀婉动人,诗情画意,美得不真实。直到看完下部,再听此曲,一寸一寸的隐痛,说不出的哀伤。同一曲,在人心确实如此不同。好悲伤好悲哀,这是它给我的感觉,不同于8号当铺的沉重,有种好不真实的轻飘飘的感觉。一种不属于尘世的飘忽、泣美、哀柔。打碎了时时提醒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奈压抑,再不能面对现实的丑陋。听时便想,那样的清新、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心意相通、那样的爱情神话是存在的么?时常觉得这世界上必然有另一个自己,只是无缘遇到。如果当真有8号当铺,我愿去交换一个相遇的机会,可是这样的情这样的人,独一无二,何其珍贵,我又有什么值得拿来交换呢?此时才发现自己的人生如此匮乏。陶大叔说,缘份的巧妙,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而在于心灵相通的两人碰巧相遇。朋友,是两颗相通的心偶然的碰撞。友情,尚且如此,爱情呢?更甚吧。即便是在封建思想独霸的古代,爱情仍然冲破了束缚留下了几朵美丽的印记,一如梁祝。不管那样的故事有多少渲染的成分,但是那绚烂如流星般的飞弧确是人们心理最美丽的愿望。男尊女卑、身份等级,亘古以来,男人和女人仍不停的上演着一幕一幕的爱情,无怪乎爱情至今是荧幕上的永远主题。是啊,明明毫无牵连的一对男女,竟是为了这个名为爱情的东西,牵牵念年,不离不弃,甚至生死相许。这是友情和亲情无法比拟的。爱情啊,当真是无解。梁祝,是悲剧,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悲剧之首,看着他们相殉化蝶,我哭了。但是我也无数次告诉自己,他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不仅仅以另外的方式拥有了彼此,能够相识相遇相惜相恋,本身就已是难得的幸福。人生,能有一个这样的人,这样一段情,何其幸运?自小听说过梁祝的故事,对那首经典的曲子更是熟悉,这是中国人都知道的事。可是我却不喜欢这个故事,更没有更多的触动。在我心底里,这对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太过软弱。也许死已是人最大的抗争最大的勇气,但我真的觉得他们很懦弱,甚至没有为彼此相守努力过。不过若果真他们逃婚了,怕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后人也便无从得知。其实我一直认为这个故事再简单同窗三载,相知相恋,家族门第,难以结发,山伯病逝,英台殉情。这个故事里,很老套的,我觉得英台是主角。女人,当她爱了,倔强,坚强,决绝,绝恋。试想换过来,如果英台病逝,山伯会否相随呢?很可怕的念头,但我有时候会略带讽刺的问自己。若说这个故事有什么值得我侧目,那么就该是祝英台了。生死相随,这就是女人,为爱,是女人的另一生命,因其真,为其著。这份勇气又与那些所谓的贞洁烈妇之名不同,为的不是声明,只缘于心底的情。在那个故事背景下,祝英台的殉情之会背上不孝不洁的罪名,死后难得清名,应该无人想到她的死会激起人们心里的桃花,那么此举无疑出于真情,需要勇气更需要坚定。女扮男装不为世俗所牵绊,为爱而死,这样的女子,该是不俗的。而能让这样的女子爱上的男人,又该是如何的呢?也该有着不凡的心智吧。片中的英台,不够温柔不够柔婉,但确是我心中的祝英台,倔强、坚强、独立、聪慧,善良,才气纵横,追求自我,倨傲清高而又蔑视权贵,有着不屈从于现实而又面对现实的勇气。而这个梁山伯应该说是个完美化的梁山伯。我心中的梁山伯,该是这般谦和、善良、正直,犹如春风白云,悠悠飘荡着的清风雅韵。片中的男主角更臻完美,仿佛天使般纤尘不染。反过头去看,发觉早在他二人船上再度相遇,言语之间,已是注定后来的相恋。他们是一种人,用心活着的人,不属于尘世的人,有着最真的性最挚的情。书院三载,历历往事,曲曲折折,生生死死,只是更印证彼此的相知。如果再问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必然是肯定的。不论他们谁先辞世,后者必定相随不弃。倘若不曾相遇,或许他们会如世人一般别娶他嫁,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只可惜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爱情不是调味剂,而是无法戒除的毒药,一旦沾染难回原点。如果梁山伯是那轮温暖的日,那么祝英台无疑就是那弯清冷的月。英台是刚中有柔,山伯则是柔中带刚。在我眼中,英台很坚强,骨子里溢着一份清傲,是清冷的蓝色;而山伯是柔和的白色,梁山伯的个性就像那首诗,抱着出世的心态入世,济世救人,总泛着最温暖的色彩。他们两人是注定相爱的,还记得船上相遇,那句敬其神而非好其色,已然昭示了二人的心意相通。假如没有梁山伯,那么英台或许会平静的求学三载,归家嫁人,只因她心里追逐的世外桃源不曾存在,期盼的美好灵魂不曾出现,现实依然是如故。英台身为氏族娇女,的确没有一般氏族恶习,但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清傲品性,而她这份品性也正是吸引马文才的地方。她虽善良正直,但也不可能与贫民打成一片,换句话说,缺乏一个管道去体现她的真她的善。而梁山伯责正是这个管道,借由他,英台看到了印证了世间的真善美,也是因由他,才使得英台掩藏在清傲背后的真善得以更适度的展现。试想,官兵围困贸县,幸有良药,若英台身为县令,会否相救?或许,但绝不如梁山伯一般没有丝毫犹豫。聪慧如英台,她懂得梁山伯的善,或者在知他的同时也印证了她心底最深的想法。英台是处在现实和真善冲击下的坚玉,山伯不然杂质的光正为其扫除了阴霾,开启了一扇门。而山伯爱的是则是英台的遗世独立。八哥有句话说,舍妹向来自专,无人能撼其心志。无论是对马太守的怒目相视言辞相对,不畏强暴,蔑视权贵,还是特立独行追求自我,女扮男装读书求学,古灵精怪,花招百出,灵动清俊,都再再说明英台有颗坚定的心魂。说说马文才吧,他的确是戏中另一个看点。其实这部戏里的看点实在太多,人物的塑造确实丰满鲜活,那种轻轻淡淡的搞笑方式让人莞尔,仿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淡雅隽永,回味无穷。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在问,为什么祝英台不喜欢马文才而喜欢梁山伯,为什么祝英台对马文才那么绝情。马文才的个性是桀骜不驯的,是孤僻的,更是孤独寂寞的,像长不大又死不承认的孩子般的任性脆弱,又像是做给英台的老鹰风筝般的孤傲难触。如他所言,就算这只老鹰再怎么凶恶,它不还是攥在手里,要它怎样就怎样,不会有丝毫违背。可惜英台却不是那个放鹰的人,她要的不是驯服,而是比翼双飞;不是倾心付出,而是心意相通。同样对她好的两个人,对马文才看似绝情,看似不公平,实际上这便是祝英台,她是忠于感情的人,不会因谁对她好便爱上谁。假若没有梁山伯或是先遇到马文才,结果会不同么?在英台和文才一同下山寻找陶渊明的时候,我也私心的希望他2人有些进展的,直觉不讨厌马文才这个人物。但剧情安排没有,其实后来想想,倒也合该如此。祝英台的个性是强悍坚定的,是震撼人心的,而非旭暖人心。倘若英台有着梁山伯那样阳光般温暖的性格,那么我想马文才和祝英台必然会有着牵扯不清的纠葛了。可惜,祝英台不是太阳,马文才爱上的是一轮清冷的月。祝英台不是张无忌,更有着最坚强独立的心志,情感坚定而鲜明。人们常说爱情是没有理由的,我却很不赞成这种说法。在我看来,爱一个人是有缘由的,只是或许这缘由太繁杂厚重,难以表达罢了。爱或不爱有理由,却没有选择。如果可以选择爱或不爱一个人,那便不是真爱了。当所爱出现,也许现实无奈挣扎冲突接踵而至,但爱却是无从抉择的。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爱如影随形。英台和山伯本质上是相通的,而文才却与他们“道不同”。总有人说不相同的两个人才真正相称互补,如同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但前提是这2极有着共同的特质,一块磁铁是无论如何吸不起一块木头的。无疑,应台山伯和文才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文才再如何付出也不可能打动英台。马文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偶像剧里的最佳男主角,有着显赫的家世,英俊的外貌,孤高的性情,堪怜的童年,脆弱的心智,难近的性情。这样的人物,对现代的女孩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可惜我们都不是祝英台。祝英台爱的正是这个时代没有的那个傻傻的呆呆的,什么都没有的梁山伯。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演员了。其实本人对何润东、董洁都不感冒,尤其是看过秦王李世民,更觉得何润东外表实在抱歉,不过身材很好。印象中他都是演那种装酷耍帅的角色,很难想象他演书生。看过之后不得不承认,他演出了梁山伯大憨、大孝、大仁、大义的形象。谁规定书生就一定要是小白脸,一定是瘦弱矮小?人物如何不在色而在神,演出神才算是成功。这个185公分、有点黑的梁山伯很形象,如同初生的旭阳一般温暖人心,至诚至孝。也许这个梁山伯不够帅,但是看罢之后真的一如英台所说,他笑起来好温暖。这样的人物或许不符合现代审美标准,但是却是应合了故事人物的定位。董洁的祝英台很有味道,没有过多的江南女子的柔美,但是却多了股子清傲独立,没有弱柳扶风的姿态,却有着金刚难移的心志,就连羞怯都多了份自持。在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敢于女扮男装求知向学,不理世俗以死相抗,这样的女子该有这种心魄。至于马文才,我觉得这是个现代版本。山伯病逝,应台撞碑入坟,以其性格,毋庸置疑。如果英台先逝,那么山伯大概不会以如此激烈的方式结束生命,很可能是慢慢将自己折磨致死。而文才呢?他也爱英台,但他会以死相随么?说到底,山伯和英台之所以生死不离,是因其爱的刻骨,爱的深邃,心神相合。试想一个人如何失去自己的心魂独立存活呢?而文才和英台却不是,所以说其实也没什么好抱怨的。看这戏,赚取眼泪的还不是生死相随,而是为爱求生而不得的悲怆与无奈。或许对他们来说,死是最后的选择,却也是最自由的选择,而为彼此而生,竟是可望而不可求。无望的活着,竟也是种奢望。印象最深的是楼台相会和山伯拼命的求生。当山伯仓皇的问着喝了药会好对不对,让我再多活几天好不好,我怎么也忍不住眼泪。当生为不可得,那份达观知命进而安抚母亲的体贴更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梁山伯,或许这个时候他已知英台必然不离不弃,无论怎样抗争怎样阻止已是定局,他们相知,能做的就是等待相聚。而英台,在她用血在红绫上写着死当同穴时就已准备好生死相随了,而她那种无声的哭泣沉静的悲怆,沉悲得痛入骨髓。无法言传的伤痛,无人可撼得坚定,这就是祝英台,与山伯那份平淡竟出奇的契合。梁祝一曲,千古奇谈。心意相通,无论生死,必然相聚。为彼此求生存,当生而不可得,竟出奇的平静。所谓的直叫人生死相随,该是这般,在另外一方天地中拥有彼此,生死无惧。那份镇定那份平静那份平和与其说是对生活无声的对抗,不如说是对彼此感情的执著坚定。现实如何,此时早已不在他们之间构成任何障碍,那股无视现实的情感牵系令人不敢逼视。而那正是这个故事开在人们心中的桃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