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百科 > 黄山毛峰茶怎样泡(茶叶泡久了为什么发红)

黄山毛峰茶怎样泡(茶叶泡久了为什么发红)

黄山毛峰,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叶,适宜饮用能促进人类的血液循环,它在采收以后经过杀青和揉捻等多种工艺加工而成,这种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叶绿素以及维生素,这些物质进人体以后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也能增加血管弹性,经常饮用可以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发生,是一种很值得饮用的茶叶喔!那要怎么冲泡大家知道吗?具体的介绍如下!

冲泡黄山毛峰的步骤

根据品饮人数准备好茶杯碗以及茶叶罐,茶则,茶匙,赏茶盘,茶巾以及烧水壶。

从茶叶罐之中轻轻拨取茶叶,将绿茶倒入玻璃杯之中待泡,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将绿茶的干茶弄碎。

水烧开后,待到合适的温度,就可冲泡了。将水高冲入杯,并在冲水时以手腕抖动,使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这样能使茶杯中的茶叶上下翻滚,有助于茶叶内含物质浸出,茶汤浓度达到上下一致。一般冲水入杯至七成满为止。

冲泡后尽快将茶递给客人,以便不失时机闻香品尝。为避免茶叶过长浸泡在水中,失去应有风味,在第二、三泡时,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低斟入品茶杯中。

一般是先闻香,再观色、啜饮。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1、茶水比例:直接反应的是茶的浓淡

浓淡要合适才好,使我们能够品尝到茶的色和香,同时,适当的浓淡对于茶叶中的物质的浸出是有影响的,这不但影响到茶水的色、香、味,也影响到茶水对人体影响作用。浓淡可以科学计测,但是平时很少有人去理会这一指标的,还是要自己把握,一般是宜淡不宜浓。大致上说,一般绿茶,茶与水的重量比为1:80。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放茶叶3克。一般玻璃杯,每杯可放2克。

2、冲泡水温:对不同的茶要求用不同的水温,应视不同类茶的级别而定。

一般说来,红茶、绿茶、乌龙茶有沸水冲泡还是较好的可以使茶叶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浸出。某些嫩度很高的绿茶,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应用80℃-90℃的开水冲泡,使茶水绿翠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甘醇。

3、冲泡时间:一般也就是3到10分钟。

泡久了不但茶的口味不好了,还容易将茶中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泡出来。将黄山毛峰放入杯中后,先倒入少量开水,以浸没茶叶为度,加盖3分钟左右,再加入开水七八成满便可趁热饮用。水温高、茶叶嫩、茶量多,则冲泡时间可短些;反之,时间应长些。一般冲泡后加盖3分钟,茶中内含物浸出55%,香气发挥正常,此时饮茶最好。

4、冲泡次数:一般3到4次就好了。

俗话说:头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赶快爬。意思是说头道冲泡出来的茶水不是最好的,喝第二道正好,喝到三道、四道水就可以了。饮茶时,一般杯中茶水剩1/3时,就应该加入开水,这样能维持茶水的适当浓度。

黄山茶可追溯到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

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黄山,隶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明代的黄山茶不仅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而且这时的黄山茶已独具特色、名声鹊起,黄山毛峰茶的雏形也基本形成。

黄山毛峰茶怎样泡,茶叶泡久了为什么发红

明代许次纾的《茶疏》记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顽,往郭次甫亟称黄山由此可知,黄山产茶历史悠久。《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清代江澄云《素壶便录》记述:黄山有云雾茶,产高山绝顶,烟云荡漾,雾露滋培,其柯有历百年者,气息恬雅,芳香扑鼻,绝无俗味,当为茶品中第一。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1875年试创黄山毛峰,始入上海,英商品尝称好,当即名扬上海,后来谢裕大茶号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欧洲四、五载之雀,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东北营口),时称奉庄谢裕大茶行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后销向华北,遂名扬天下。

解放以后,黄山毛峰被人们以名山产名茶,并作推断为黄山云雾茶的后身。

1937年《歙县志》云:毛峰,芽茶也,南则陔源,东则跳岭,北则黄山,皆地产,以黄山为最著,色香味非他山所及。后因战乱,民不聊生,黄山小源茶民过着斤茶兑斤盐、斤茶换升米的贫苦生活,黄山大源每年也只有少量黄山毛峰生产。

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官员,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即棕榈叶丝或苎麻梢捆扎),作为礼品相赠。

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徽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

1984年春开始,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

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

1994年起,歙县茶叶公司转向黄山小源的富溪乡,在黄山毛峰原产地充头源恢复特级黄山毛峰生产,出口西德、香港。

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干茶叶芽的芽峰应显露,芽毫多者为上品,芽峰藏匿、芽毫少者质差。特级黄山毛峰冲泡后芽叶会竖直悬浮于水中,继而徐徐下沉,芽挺叶嫩。

质好的黄山毛峰,抓一小撮干茶叶凑近鼻端,嗅之有鲜爽清新之感,或有近似兰香、板栗香味。

茶叶冲泡3至5分钟后,倾出茶汤于另一碗内。若是上乘的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而且清而不浊,香气馥郁高长。

黄山毛峰喝进口中,一般会感觉味鲜浓而不苦,回味甘爽。

黄山毛峰干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嫩黄肥壮,厚实饱满,均匀成朵,通体鲜亮。

泡茶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冲泡黄山毛峰有几点是要值得注意的,否则的话,即使是上等的黄山毛峰也泡不出好的滋味来,因此,建议正确冲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