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百科 > 关于茶马古道的对联(普洱茶马古道的简介和特点)

关于茶马古道的对联(普洱茶马古道的简介和特点)

从普洱这个茶马古道的源头零公里出发,有6条茶马古道,分别通向北京、西藏、缅甸、越南、老挝等地,再转口其他国家。这6条茶马古道中最主要的有2条,即官马大道和藏马大道,经墨江、玉溪、昆明到北京的茶马古道即官马大道,普洱人称为前路;而从普洱出发,经景谷、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的茶马大道即藏马大道,普洱人称为后路。藏马大道从普洱出发后,经过宁洱千刚风雨桥,贴着二无量山,进入景谷,镇沅,然后沿着大无量山,一直往北,过大理进丽江,穿过莽莽横断山脉,进入藏区,一路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和故事。就在这条崎岖的藏马大道旁,就有一塚镌刻着茶联的大墓,叙说着悠悠古道上的茶人轶事。?这塚镌刻着茶联的大墓,就是今景谷县小景谷镇的纪襄廷大墓。岁月悠悠,古道苍茫,大墓斑驳,日月可鉴。

关于茶马古道的对联,普洱茶马古道的简介和特点

2007年和几个昆明的茶人一起到景谷。我们在小景谷徐永齐朋友的陪同下找到了纪襄廷的第四代孙,50年出生属虎的小名叫昆福的纪德福。纪德福告诉我,纪襄廷是他的老祖,第二代纪仁寿是他的爷爷,第三代纪文焕是他的父亲,他父亲排行老二。现在他也当了爷爷了。?此后我和纪德福成了朋友,每年都要到他家几次,有时和普洱茶人有时和三五朋友,有时为了品茶买茶,有时为了寻踪问古,有时仅仅消闲溜达一圈。

在纪德福的带领下我们去拜竭纪襄廷大墓,大墓位于纪家村头,距小景谷街1.5公里。墓地面积一亩左右,原属纪家花园,现改种农地。纪襄廷大墓和他的后人的墓地在一片苍松和茶树中间,有一条水泥路可通往。墓地旁,还巍然耸立着升斗锦标石柱,这是当年南京民国政府专为其长孙纪文光任职于云南省漾濞、六顺两县县长而建造的纪念物。墓碑始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全部土石结构,八字造型,高8.8尺,宽6.6尺,长9.9尺,墓门的正中及两侧镶嵌有五块大理石。吉祥物雕塑有龙、狮子和麒麟。左右两侧的墓志铭文,系原民国高级将领、长沙起义有功之臣、后任全国政协常委等要职的李觉委托时任云南教育交通两司司长、云南大学前身即东陆大学校长董泽亲笔撰写的:“前清岁进士兼六品衔纪公襄廷墓志”。

墓志详细记载了纪襄廷的家世、为人、德行等等,由于铭文较长,我摘录了有关种茶历史的部分内容,以印证之前读过的文字。